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前线理论圈)
孟子一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穿越千年烟尘,仍如黄钟大吕,回荡在奋斗者的心间。其精髓何在?遇挫折坎坷,不怨天尤人,不诿过他人,唯躬身自省、刀刃向内,从自身寻根溯源。此话绝非仅是个人修身古训,更是干事创业、治国理政的智慧圭臬。
环顾现实,竟常见“手电筒”作风,如政策梗阻,责下级“阳奉阴违”;工作停滞,怨干部“能力不济”;难题无解,怪上级“支持不力”;群众工作难做,斥百姓“觉悟不高”;面貌未改,叹地方“基础太差”……种种推诿塞责,如毒藤蔓生,终将侵蚀团结土壤、消磨奋进锐气。事业前行,矛盾问题如影随形,关键在态度。《论语》有训:“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这便是“反求诸己”的真义,不避责、勇揭短、严自新。
![]()
唯有常怀明镜之心,善于自省自警自审,方能在“反求诸己”中照见瑕疵,亦映现人格光辉。清代重臣曾国藩,三十四载如一日撰写省身日记《过隙影》,透彻剖析自身“虚伪”“浮夸”,堪称“研几”之功的典范。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同志,六十三岁生辰之际,慨然书写“中夜尝自省,悔愧难自文;还是鼓勇气,改正再前行”之句,尽显共产党人勇于直面内心、修正错误的坦荡襟怀。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先生,八十一岁高龄仍为自己立下《自省座右铭》:“必须痛改前非,力图挽救,戒骄戒躁,毋怠毋荒”,将自省贯穿终生,诠释了革命者永不停歇的精神修炼。常思己过,修身正己;躬身力行,方能厚德载物。于过错之中反求诸己,是净化自我、坚守初心、砥砺灵魂、提升境界的必由之路。
反求诸己是根植内心的修养,更是自我革命、成长突破的通途。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犹如空气和水,是人进步的必需。拿破仑亦讲过,“不从失败中寻教训者,成功之路终遥远”。回溯战国时期,齐威王胸怀宽广,敢向天下求谏:“面刺寡人过者,受上赏;上书谏者,受中赏;市朝谤议闻于寡人者,受下赏。”此令一出,齐国言路大开,终成“一鸣惊人”之霸业。可见,如履薄冰的自省,是登攀的阶梯。知己短、补不足、察错患、止偏误,人生之路方能行稳致远。
![]()
孟子所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可谓历久弥新、发人深省,为后人点出自省的真谛。对于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而言,“反求诸己”绝不是一句漂亮话,而是实实在在的修身课,唯有坦诚面对自己,方能真正进步;唯有常修常炼、久久为功,才能在繁重的任务面前扛起担当,在群众的期待面前交出满意答卷。
作者:王厚明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5年第11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钟鑫
网络编辑:张家伟
美术编辑:薛佳娃
监制:宋明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