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黄金吗?当然,这个地球上有谁不在意金子呢,那可是实打实的硬通货。
但在考古学当中,黄金还真的没那么重要。除了南京“18斤西汉金兽”这种特别稀有的,能被评上国家一级文物。
其他大部分的黄金,连个等级都评不上。放在博物馆里金光闪闪,能起到增加游客的作用,而考古专家们更看重文字!
![]()
海昏侯墓的黄金
海昏侯墓出土的黄金确实空前,金饼、金板、马蹄金等等,加起来高达115公斤,而且纯度极高。
光计算当前金价,就超过1亿人民币!但这些是文物,都要放在博物馆里,私人就别想了,有钱人也只能去拍卖行买点其他合法的金饰。
而在考古现场,最让工作人员眼睛放光的,是那些不起眼的烂泥!
这些竹简泡在水里,历经千年和泥土混在一块变成一团糊糊,但历史价值不可估量。
![]()
图源“中国新闻网”
在几年前就找到失传了1800年的《齐论语》,而根据最新报道,最近又清理出秦汉时期全本的《诗经》。
海昏侯刘贺是个厚道人啊,尽管史书评价他27天干了1127件荒唐事,但通过这些年的考古,大家应该明白了。
这是被“黑”了呀!这么爱读书的一个人,就算人品不咋滴也不可能如此夸张。有人评价:他死后的价值,要远远超过活着的时候。
有人说发现这种有什么用?其实这是我们与古人之间,建立的一种奇妙连接。
![]()
之所以叫全本,是因为竹简明确写着“诗三百五篇,凡千七十六章,七千二百七十四言”。
它让我们首次看到,没有被东汉之后的学者“加工”过的原始经典!
比如竹简证明,西汉中期根本不存在严格的“齐学”、“鲁学”等学派划分。是百家齐放的,说白了很多经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流转后,被后人“改了”很多。
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真正意思:它根本不是后世僵化的教条,而是真正务实的处世智慧。
![]()
孔子的各种著作,表达的核心就是引导人们通过学习和自省,找到安身立命的平衡点。
据《汉书》记载,刘贺为昌邑王时,臣子就屡次引用《诗经》劝谏其行为。但史书到此戛然而止,后面是啥样子没人知道,大概被霍光等人隐去了,留下一个执迷不悟的昏君形象。
但海昏侯墓里出土了一封信,用优美的汉隶所写。是刘贺写给汉宣帝的,但皇帝应该没收到。
信中就表明,他看了大量著作,心中已然悔悟,用词充满无奈与辛酸,这明明是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
如果没有考古,这些历史信息能找到吗?
![]()
刘贺写给宣帝的奏书
很多文字因时间太长脱落了,但看到这句“...帝陛下臣贺昧死再拜谨使陪臣行家丞事仆臣饶...”
就能感受到刘贺那矛盾又惶恐的心理,这根本不是历史上那个“疯子”的形象。
通过这些文字,能直观感受到2000多年前的人,在想什么、说什么。
你就会明白,虽然时代变了,科技大爆发,但人类的情感和思考方式,其实有很多共通之处。
《诗经》里那些关于爱情、劳动、战争、思乡的诗歌,《论语》里关于如何做人、如何学习的道理,至今仍然适用。
![]()
华夏文化的连续性,是值得骄傲的。黄金的珍贵在于它能换成实打实的粮食,而竹简的珍贵就是精神上的食粮。
一个海昏侯墓考古了十几年,依然还有这么多新发现,这是哪个国家能比得上的?
还有一点想到就很有意思,再继续研究下去,刘贺就变成文艺青年了,反而霍光却成了大反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