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arthquake Sensations
震感相关实验
Experiment


感到楼在摇晃,一定意味着不安全吗?
在地震时,你是否曾因感到楼体晃动而恐慌?其实,你感受到的“震感”背后藏着许多科学奥秘。让我们跟随曲哲研究员 走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新认识地震中的“感觉”与“安全”!

深度解析
我们曾在台湾花莲地震后聊过震感与什么因素相关此处简单回顾一下:通常认为,在同一地震事件中,影响人对地震感受的客观因素包括,地震波的类型、地震等级的大小、所处场地的地基条件以及建筑物的设计和结构类型。今天借着实验,我们进一步探讨与建筑相关的因素。
地震时,如果我们在建筑物内,所感受到的其实是楼面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了建筑结构的“过滤”,携带着建筑自身的动力特性信息(如周期、频率)。相同的振动幅度,不同的振动频率,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低频晃动如大海波涛,让人晕眩;高频振动则如密集鼓点,令人不安。这种"节奏感"恰恰反映了建筑自身的振动特性。
虽然个体间存在差异,但一般来说,人体可以感知到峰值加速度为5gal(0.5%g)的振动,重型卡车的经过、强风都可能引起类似振动,而15gal(1.5%g)就可能引发不适甚至恐慌。然而抗震设计中,8 度(VIII 度)设防区的多遇地震(小震)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设计值为 70gal(相当于 0.07g,即 7% g)。
这意味着,在建(构) 筑物符合抗震设防标准,且地震烈度不超过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的情况下,即便我们感到明显的楼面振动,但对建(构) 筑物而言根本微不足道。此时,采取“伏地、遮挡、手抓牢”这一避险原则才是明智之举。

来源:震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