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孩子要不要提前学这件事,大家千万不要听任何一个所谓“过来人的经验”,该听谁的呢?听科学的。其实这件事早就有科学的结论了,大家根本没有必要去纠结。
我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有没有听过所谓的过来人跟你这么说:“一定要让孩子提前学,我家孩子就没有提前学,直到小学毕业都跟不上。”还有人说:“提前学会导致后劲不足,我家孩子就没提前学,后劲就很足,一开始有点落后,但是三年级就反超了,甚至名列前茅了。”还有人说:“没有必要提前学,我家孩子当初就没提前学,一年级跟着一点儿都不费劲。”
那你说,为什么同样是没有提前学,孩子与孩子之间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变量太多了。首先,第一个最大的变量就是基因,这是最重要的;还有家庭环境、老师的水平,甚至连提前学的方法都不一样。所以这种所谓的经验是非常不靠谱的,一点儿借鉴的价值都没有。
那什么是靠谱的呢?
很简单,就是经过严谨设计、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这个是靠谱的。比如说双生子爬梯实验,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实验吧。这个实验很简单,就是教一对同卵双胞胎去爬楼梯,一个提前学,一个不提前学,然后再去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为什么要用同卵双胞胎呢?
就是要控制基因这个最大的变量,因为同卵双胞胎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然后,一个在48周大的时候学爬楼梯,另一个在53周大的时候学习爬楼梯,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一个提前学,一个不提前学。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这样的:提前学的那个孩子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更多的练习时间,当然他也学会得更早,看似是建立起了优势;但是那个没提前学的孩子,付出了更少的时间和更少的努力,却学得更快,很快就能赶上那个提前学的孩子,而且在后面还反超了。
之后,为了验证这个实验的结论,研究人员又找到了更多的同卵双胞胎,也进行了更多维度的实验,比如说玩积木、学习词语、数字记忆,最后的结论都是一样的:一个孩子学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成熟程度,而不是谁早学谁就有优势。
如果在孩子身心发育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去提前训练、提前学习,那一定是事倍功半;但是如果等到孩子的身心发育达到那个水平以后再去学习,那就是水到渠成,效率会高很多。在这个实验里面,变量控制了,样本量也不少,设计也很严谨,这样的结论才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所以最开始的那个问题,大家心里有答案了吧?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句话:孩子在什么年龄就干什么事情,提前学就是一件费时费力还不讨好的事,而且提前学还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让孩子厌学,甚至是失去信心。这个阶段也是有心理学的研究支撑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一查,时长原因我就不具体讲了。
这时候可能就会有人说了:“幼儿园我要是不让孩子学点什么,小学会不会跟不上啊?”
不是不让你学,但是你得用适合这个年龄的方式去学。就像《学前教育法》第59条和第10条说的,反对用小学的方式去学习,反对学习小学的课程;但是鼓励和支持相关的科学研究,推广研究成果,宣传普及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那问题来了,什么是科学的方法呢?
很简单,幼儿园的孩子就是在玩中学,玩中学就是经过科学研究论证过的最适合这个年龄的学习方法。这个我也不展开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一查相关的心理学、脑科学方面的研究,看看是不是像我说的那样。
其实在我之前经常会提到一些理念,比如不要让孩子提前学、不要吼孩子、不要揍孩子、不要让孩子怕我们、我们要尊重孩子,就这些类似的话题。我说的这些话题得出的结论基本都是有科学依据的,真的不是我信口开河。但是总有很多思想比较封建的家长来反对:“这都是西方的思想,你就是崇洋媚外。”“你这不就是惯孩子吗?老祖宗都说了,孩子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小树不修不直溜。”
我只能说,好的教育是不分国内的、国外的,古代的、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好的教育只有一种,就是经过科学验证过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