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一位老业主的私信,附上一张网传截图,字里行间满是焦虑:“静安区93平学区房,2021年挂牌1100万,现在695万成交,上海房价跌这么离谱?”
![]()
点开截图仔细一看,所谓“暴跌案例”标注着“2011年建成、三房两厅、学区房”等关键词,还强调“5次调价腰斩”。但作为深耕上海房产多年的从业者,第一反应就是不对劲——先不说1100万到695万的“暴跌幅度”不符合市场规律,单说“5次调价”的说法,我翻遍贝壳、链家等主流平台,都没查到这套房源的相关挂牌记录。
![]()
顺着截图里的外立面、窗户设计和小学环境进一步核实,终于摸清了真相:这套房是静安府的法拍房,而法拍房因涉及债权处置、可能存在过户限制等问题,成交价格本就比同小区普通二手房低30%-50%,根本不能作为市场均价的参考标准。更关键的是,目前静安府小区的普通二手房挂牌价仍稳定在10万/平以上,并未出现所谓“破发”“腰斩”的情况。
不得不说,这类营销号的操作实在让人反感。他们刻意隐去“法拍房”这个核心前提,用极端个案夸大房价跌幅,本质上就是通过贩卖焦虑收割流量。而这种虚假信息,不仅误导了购房者,更让本就艰难的房东雪上加霜——尤其是置换改善型房东,一边要应对部分同行的不合理压价,一边又担心“被砸盘”而陷入恐慌,处境格外被动。
那么,当下上海二手房到底有没有触底?后续还会继续降吗?答案其实不在营销号的夸张标题里,而在三个核心维度:
1. 房龄决定抗跌底线
2000年后建成的次新房、电梯房,因户型设计、小区环境更符合当下需求,抗跌性明显更强;而无学区、无地铁加持的老破小,由于居住舒适度不足,且缺乏刚性需求支撑,后续仍可能有小幅调整空间。
2. 位置+配套锁定价值锚点
核心城区(如静安、徐汇核心段)、近地铁(1-5号线沿线)且配套成熟的房源,供需关系相对均衡,即便市场波动,跌幅也十分有限;反之,远郊无规划、无配套的板块,因缺乏人口导入,房价支撑力较弱,风险相对更高。
3. 人口导入是长期支撑
房价的本质是供需关系,能持续导入常住人口的板块(如徐汇滨江、杨浦滨江产业集群,导入有效优质人口),会带来稳定的购房和租房需求,这才是房价不跌的核心底气。这类板块的优质房源,不仅保值能力强,后续还有一定的增值空间。
最后,给购房者和房东提两句实在话:
• 对于购房者:别被单一负面案例带偏,现在市场议价空间充足,但买房要聚焦“次新+配套+人口导入”三大关键词,避开老破小和远郊无配套房源,理性筛选才不会踩坑;
• 对于房东:置换改善无需盲目恐慌,核心资产不必跟风降价急售,非核心房源可适度让利,但更要突出房源亮点(如学区、户型、采光),精准对接需求才能高效成交。
上海作为超一线城市,优质房产的核心价值从未改变。与其被营销号的焦虑绑架,不如沉下心关注房源本身的硬实力——毕竟,真正能穿越市场周期的,永远是那些位置好、配套全、有真实需求支撑的房子。
如果需要了解具体板块的抗跌指数或置换攻略,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为大家解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