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里写:“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意思是,真正的智慧,是懂得收敛锋芒,在低调中积蓄力量,在沉默中等待时机。
这恰是古人对 “起运时当慎行” 的深刻警示。
如今我们总在追逐好运,却不知早在千百年前,古人就用无数故事印证:人在转运之际,最忌张扬,唯有 “关起门、闭上嘴”,才能守住福气,让好运长久。
今天,我们就从国学经典与历史典故中,读懂 “藏运” 的智慧,学会在顺境中护持自己的福气。
01
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叫范雎的人,早年家境贫寒,因被人诬陷通敌,差点丢了性命。
后来他隐姓埋名,辗转来到秦国,凭借过人的谋略,得到秦昭襄王的赏识,渐渐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当时秦国朝政被宣太后和穰侯魏冉把控,秦昭襄王虽为君主,却无实权。
范雎看出昭襄王的困境,暗中为他谋划,一步步帮他削弱外戚势力,夺回朝政大权。
昭襄王对范雎愈发信任,打算封他为丞相,还想昭告天下,让所有人知道范雎的功绩。
可范雎却坚决拒绝,他对昭襄王说:“如今太后和穰侯的势力刚被压制,朝中仍有不少依附他们的人,若此时高调封我为相,定会引来非议,不仅会让大王陷入非议,还会断了我们后续的谋划。”
随后,范雎依旧保持低调,平日里深居简出,只在朝堂上为昭襄王出谋划策,从不对外炫耀自己的功劳。
即便后来正式担任丞相,他也始终谦逊待人,从不提及自己过去的功绩,更不接受大臣们的奉承。
正是这份 “闭上嘴” 的克制,让范雎在秦国相位上稳坐多年,不仅帮秦国制定了 “远交近攻” 的战略,还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反观当时一些立功的大臣,稍有成就便四处张扬,最终要么被君主猜忌,要么被同僚排挤,落得悲惨下场。
《道德经》里说:“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范雎的智慧,就在于懂得 “起运时不张扬”—— 越是得到机会,越要收敛心性,不炫耀、不张扬,才能守住眼前的好运,走得更稳、更远。
![]()
02
北宋年间,有个叫吕蒙正的人,出身贫寒,早年靠乞讨为生,却始终不忘读书。
后来他参加科举,一举考中状元,从此踏入仕途。
刚入官场时,吕蒙正职位低微,却从不抱怨,只是默默做好手头的事,遇到同僚嘲讽,也从不争辩。
随着政绩越来越突出,吕蒙正渐渐得到宋太宗的重用,一路升迁至宰相之位。
按当时的惯例,官员升任宰相后,都会大摆宴席,邀请亲友同僚庆祝,还会在府门前张贴公告,彰显自己的荣耀。
可吕蒙正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仅没有摆宴席,反而闭门谢客,每天依旧按时上朝,下班后就回家读书,从不与官员私下结交。
有人不解,问他为何如此低调。
吕蒙正说:“我出身贫寒,能有今日的地位,全靠陛下的信任和百姓的支持,若此时张扬,一来会让陛下觉得我贪图虚名,二来会让同僚心生嫉妒,反而会给我带来祸患。”
后来,朝中果然有人因嫉妒吕蒙正,暗中散布他的谣言,说他利用职权为亲友谋私利。
但因吕蒙正平日行事低调,从不结党营私,宋太宗根本不信这些谣言,反而更加信任他。
吕蒙正先后三次担任宰相,历经宋太宗、宋真宗两朝,始终深受君主信任,还被后人誉为 “宋代贤相”。
《围炉夜话》里说:“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吕蒙正的经历告诉我们:人在起运时,“关起门” 不是逃避,而是一种保护。
不被外界的繁华干扰,不被他人的奉承迷惑,才能守住本心,让好运不被外界的是非所扰。
03
明朝中期,有个叫徐阶的官员,年轻时才华横溢,考中进士后进入翰林院。
当时朝中大权被严嵩父子把控,许多正直的官员因弹劾严嵩而遭迫害,徐阶深知自己势单力薄,无法与严嵩抗衡,便选择了低调隐忍。
他从不公开反对严嵩,平日里只是埋头处理政务,即便被严嵩打压,也从不抱怨,更不向他人诉说自己的委屈。
有人骂他胆小怕事,徐阶也只是一笑而过,依旧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还利用空闲时间研究经史典籍,提升自己的学识。
私下里,徐阶却在暗中观察严嵩的动向,收集他贪赃枉法的证据,还悄悄培养支持自己的力量。
这一忍,就是十几年。
直到后来,严嵩年老昏聩,犯下大错,徐阶才抓住机会,联合朝中大臣,一举扳倒了严嵩父子,还朝局一个清明。
扳倒严嵩后,徐阶成为内阁首辅,权倾朝野,可他依旧保持低调,每天关起门来处理政务,从不接受地方官员的贿赂,也不滥用职权为亲友谋利。
有人劝他趁机为自己谋取更多利益,徐阶却说:“我隐忍多年,不是为了个人富贵,而是为了澄清吏治,若此时张扬贪腐,岂不是辜负了当初的初心?”
正是这份 “关起门做事,闭上嘴做人” 的坚守,让徐阶在首辅之位上深得民心,还被后人称为 “明代中兴之臣”。
《论语》里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徐阶的故事印证了:人在起运的过程中,“闭上嘴” 是为了避免是非,“关起门” 是为了专注做事。
不急于炫耀自己的计划,不轻易暴露自己的实力,才能在沉默中积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时,一举成功。
![]()
04
范雎拒封相,不张扬功绩,守住了相位与秦国的国运;
吕蒙正任宰相,不摆宴席,守住了君主的信任与自己的名声;
徐阶扳严嵩,隐忍多年,守住了初心与朝局的清明。
这三个故事,跨越千年,却都指向同一个道理:人在起运时,“关起门、闭上嘴” 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智慧。
古人常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越是顺境,越要懂得收敛。
如今我们生活在喧嚣的时代,很多人一旦遇到好运,就忍不住四处炫耀,却不知 “祸从口出,福往奢去”—— 过度张扬只会引来嫉妒与是非,让原本的好运戛然而止。
就像有人刚得到升职机会,就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炫耀,结果引来同事的排挤与领导的猜忌;
有人创业刚有起色,就到处宣扬自己的成绩,结果被竞争对手针对,生意陷入困境。
这些都是不懂 “藏运” 智慧的后果。
05
那么,我们该如何从古人的智慧中,学会在起运时 “关起门、闭上嘴” 呢?
其实只需记住三个方法,就能护持自己的福气。
第一,学范雎 “藏功于内”。
《周易》里说:“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越是有成就,越要懂得谦逊,不把功劳挂在嘴边,不向他人炫耀自己的能力。
就像职场中,即便你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不必到处宣扬,只需做好自己的工作,老板和同事自然会看在眼里。
过度炫耀只会让人觉得你浮躁,反而会失去更多机会。
第二,学吕蒙正 “闭门修心”。
《小窗幽记》里写:“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起运时,最容易被外界的繁华所迷惑,此时更要 “关起门”,守住自己的内心。
少参加不必要的饭局,少和喜欢搬弄是非的人来往,把时间花在提升自己、做好事情上,才能让好运长久。
第三,学徐阶 “隐忍蓄力”。
《孙子兵法》里说:“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如果你的好运还在积累阶段,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到处声张,而是 “闭上嘴”,默默积蓄力量。
等到自己足够强大,时机足够成熟时,再放手去做,才能一举成功,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
![]()
写到最后
《增广贤文》里说:“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人这一辈子,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过度的张扬与炫耀,不仅带不来更多的幸福,反而会招来祸患。
古人用千百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人要起运,先学会 “关起门、闭上嘴”。
关起门,是为了隔绝外界的干扰,专注于自己的道路;
闭上嘴,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是非,守护自己的福气。
当你学会在顺境中低调,在好运中隐忍,就会发现,那些默默付出的时光,都会变成未来的惊喜;那些守住的沉默,都会变成长久的好运。
愿你读懂古人的 “藏运” 智慧,在起运时不张扬,在顺境中不浮躁,关起门做事,闭上嘴做人,让好运伴你长久,让人生行稳致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