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里经常上演一个场面,一个重臣被抓,皇帝下令“诛灭九族”,画面一转,兵丁冲进家门,老的老、小的小,全家被拖出去,刀起人落,很是惨烈。
看着让人直冒冷汗,不少人都问:既然知道命不保了,那亲属干嘛不赶紧逃,古代又没有摄像头,也没手机定位,跑出去总比坐着等死强吧?
![]()
这事儿听起来是那么回事,可真要搁在古代,跑才是最蠢的选择,别看逃命听起来聪明,但在古代社会的规则下,一旦你沾上“诛九族”这四个字,逃,不但难如登天,还可能死得更惨,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历史一次次证明的现实。
逃命第一步
想逃命,得先知道自己要被杀,但在古代,信息传递不是你想象中那么方便,那时候没有电话短信,最快的通信方式就是驿站快马。
比如明朝时期,如果皇帝一道“诛族令”下达,最快也得两三天才能传到地方,可问题是,皇帝的密令往往是悄悄下达,等到亲属知道风声,基本上就是兵临城下的时候了。你这时候才想跑,已经晚了。
![]()
历史上有不少例子,明朝初年爆发的“蓝玉案”,牵连上万家庭,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被牵进去,直到官兵冲进门来抓人,才意识到出事了,那时你想逃,哪还有机会?
更何况,一般人根本没“耳目”,像唐朝那种权臣,或许还有亲信提前通报,能争取一点时间,但普通百姓,哪来的门路,消息全靠官府,连隔壁村发生啥都得等几天才知道,更别说朝廷里的风吹草动了。
还有一点,古代的户籍制度非常严密,无论是宋代的保甲制,还是明清的里甲制度,每家每户都登记在册,谁多了、谁少了,邻里都一清二楚。
![]()
你今天不见了,明天县衙就知道,就算你跑得快,别人举报得更快,所以说,逃命这事,第一道门槛就是消息,而这个门槛,绝大多数人连碰都碰不到。
成功逃出?
哪怕真有胆子大、腿脚快的,抢在官兵到来之前逃了出去,接下来的事才是真正的折磨,首先是身份问题,古代不像今天随便背个包就能走天下。
当时只要离开本地,都要有文书证明,比如宋代的“过所”、明代的“路引”,没有这些,你在路上就是黑户,连客栈都不让住,官府见了直接抓。
![]()
你说伪造,那是死罪,你说隐姓埋名,也不现实,古人社会结构封闭,村里谁娶了媳妇、哪家牛下了崽,全村都知道。
你一个陌生面孔突然出现,别人一问三不知,立刻就惹怀疑,再加上古代还有举报赏银制度,你要是长得可疑点,直接被送去报官,换点银子。
有人说,那我不进村,进山总行吧,行啊,你得准备面对野兽、山贼、瘴气、饥饿,你以为你是林冲,现实中,逃进山里的人,不是饿死,就是病死,活下来的少之又少。
![]()
清朝有些因文字狱被牵连的人,逃进深山,几年后尸骨都没人认,还有人选择进城混口饭吃。问题是,城里人也不傻。没有背景、没有介绍信,你能干的就是最低贱的活,很多人最后沦为奴仆或徭役劳工,连命都不一定保得住。
说到底,逃出去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走,你没有身份,没有饭吃,没有地方住,还时时刻刻担心被抓,这样的日子,比死还难受。
真正压垮人的
在那个时代,逃命不仅是身体上的折腾,更是心理上的折磨,首先是愧疚感,你跑了,那你家人怎么办?有些案件,原本只是诛三族。
![]()
但因为有人逃跑,结果范围扩大到五族、九族,甚至十族,你一个人活了,全家却死得更惨,这种负罪感,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
其次是活着的恐惧,你每天都得装得若无其事,一旦露出马脚,就可能被举报;你不能写信,不能回老家,不能交朋友,甚至不能告诉别人你是谁。
你活着,但像一只老鼠,躲在阴沟里喘气,每天提心吊胆,还有,古人讲究忠孝节义。家族被灭,你还想着逃命,被人知道了,那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
你要是落入官府手里,连一个体面的死都不给你,直接当叛徒处理,还不如早早了结,留个清白的名声。
历史上真正成功逃脱的,几乎都是有背景、有脑子的角色,比如有些被流放的官员,靠着人脉、才华,最后苟活下来,但那是极少数,大多数人,一旦卷进“灭族”的风暴里,跑也跑不了,活也活不长。
古代社会的冷酷
“诛九族”听起来残酷,其实背后反映的是古代统治的逻辑,皇权需要绝对控制,连坐就是最直接的震慑手段,不管你是无辜还是亲属,只要牵上关系,就要一并清除,这种制度下,逃跑不是聪明,而是莽撞。
![]()
从信息封锁,到户籍限制;从社会排斥,到心理折磨;从道德枷锁,到现实困境,逃命这条路,看似通畅,实则堵死,不是没人想逃,而是根本逃不了;不是没人想活,而是活着太难。
那些选择留下来的人,并不是不怕死,而是知道,逃不掉,也改变不了命运,倒不如安安静静地接受,至少还能保住尊严,不至于死得像条狗。
“血雨腥风”并不是夸张的修辞,而是古代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在那个重家族、重等级、重秩序的社会里,个人没有太多选择权,一旦碰上灭族大案,逃不是活路,而是死得更慢。
![]()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讲法治、讲人权的社会,不再需要为连坐制度担惊受怕,但回头看看历史,就更能明白:有时候,不逃,不是屈服,而是认清现实后的冷静选择,那些没有跑的人,也许不是最勇敢的,但一定是最清醒的。
信息来源:诛族与株连——中国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