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设,无论是在当年还是在现在,都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问题,百余年来一直让世人津津乐道,争论不断。
![]()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不是简单的“是”与“否”就能解决,而是要结合历史进行多个维度的讨论才行。
大概的结局或许是,慈禧死了,光绪幸存了下来,还拿到了权力,他可能会实施一个更加激进、更加彻底的改革,但戊戌变法所设想的蓝图到底能不能实现,都会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一系列的不确定。
最高权力的保障。保守派的后台和总指挥慈禧死了,那么最高权力自然会过渡到光绪的手中,即便保守派的官员在,但皇帝已成年,大权理行交给皇帝。
没有了慈禧的掣肘和否决,光绪或许真的能够实现乾纲独断。
![]()
改革意愿和舆论声调。光绪这位书呆子皇帝看的不仅有四书五经,还有西方的典籍著作。在西学的洗脑之下,他也认识到了国家的衰弱,同时作为年轻的帝王,也对西方的强大产生了莫名的羡慕。
他的改革意愿是强烈的,也是迫切的。无论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夺回权利,他都愿意进行改革。
甲午一战更是让那些上位者感到了些许耻辱,虽然不是全体统治阶级的醒悟,但至少在一些有学之士的心里产生了逆反。
知识分子和部分的地方督抚开始明白,不变法就要死亡,就要失去权力。这时候的改革基础和舆论导向比1898年还要坚实一些。
改革核心将稳定。光绪将会拿回官员的任命权,他志同道合的战友将会获得梦寐以求的官职与官位,且是那种名正言顺不会出现变故的任命。
![]()
有了官职的恩赐和权力的保障,变法的政策将不会再朝不保夕,更不会变得人心惶惶。一个稳定的、持续的改革核心将是成功的最大依仗。
这些有利的条件或许是光绪重新夺回权力的保证,但并不意味着变法一定就能成功。
保守势力依然强大。慈禧这个最大的保守派虽然死了,可她留下来的保守派力量却盘根错节的把持着中央到地方的权力。
在顶层的军机处和六部,那些叫嚣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一二品大员比比皆是,至于地方上的各级官僚更是以有伤风化、国情不符的借口,对新政推三阻四。
![]()
这群顽固的保守派是最大的行政群体,不幸的是,光绪要推行变法或者改革,依靠的也是这群行政群体。
可想而知,想要调动这群人的积极性,其难度是何等之大,但光绪又不得不面对。
改革本身也存在问题。戊戌变法的条文别说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就算晃头全球其他国家也是相当激进的。除了激进以外,改革的速度也是迅猛的,103天的时间里,上百道诏令接二连三的捅到了全国各地,让整个社会都应接不暇。
正是因为激进与迅猛,使得整个社会仿佛进入了一场休克疗法,社会常态被打的七零八落,社会承载力一再被打破,引起了强烈的反感和混乱。
![]()
当然,改革都是疼痛的,只有下定决心才能走过阴霾。百余道诏令是下达了,可这些诏令只是宏观方面的指导,并没有配套的实操细节,让地方即便是想执行也无从下手。
无法执行也就算了,但一些改革措施竟然为自己培养了大量的反对派。废除科举,废除旗人的特权,裁撤地方上的冗官冗员直接动了既得利益的蛋糕。
数量庞大,组织有力的反对派就这么诞生了。
军队的忠诚问题。千百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想改革必须有权,这个权不光是行政权,更重要的是军事权。
![]()
晚清军事层面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无非就是北洋新军和地方军阀,但这些力量似乎都不在光绪的手中,至少他们不那么听光绪的话。
当袁世凯、李鸿章、刘坤一等人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他们绝对会干出听调不听宣的事情。
内部已经存在种种限制与不利,外部的阻挠更是层出不穷。列强肯定不会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特别是这个国家会干涉他们在华的特权,例如收回关税。
阻挠,或者限制改革的深度是肯定的,说不定还会在关键的时期扼杀改革,临时充当慈禧的角色。
另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钱从哪里来。要改革就要兴实业,办学堂,甚至练新军,可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马关条约已经让财政雪上加霜,再想拿出多余的钱用于支持改革,简直是痴人说梦。
![]()
改革的阻力和失败的可能,会让他选择一个折衷的方案,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上采取妥协态度。
例如,依然保留旗人的特权,保留科举,甚至保留列强在华的利益。
改革在不触及封建本质的前提下,进行形式上的改革,图一时国力之强大,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
或许这是最理想的方案,一个折中的办法。
慈禧死了,为光绪留下了一个可以改变当下的窗口,但当这扇窗户被推开的时候,外面依然是惊涛骇浪。
清朝这艘古老的战船能否通过风暴的侵袭,顺利抵达现代化的彼岸,依然是一个充满未知的变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