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句:莫言老舍白居易 (唐世友)
对句:常笑金庸胡适之 (石玉)
一、字面义:通俗直白,双关藏趣
- 上联字面义:“别说老房子,白白居住就很容易”。既贴合字词本义——“莫言”释为“不要说”、“老舍”释为“老旧的房子”、“白居易”拆解为“白白居住+容易”,又暗合人名双关,将三位名人(莫言:著名作家/老舍:著名作家/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之名融入生活化场景,直白无晦涩,满是烟火气。
- 下联字面义:“常笑金钱庸俗,胡乱将就适应也很安然”。同样兼顾本义与双关——“常笑”释为“常常取笑/豁达笑对”、“金庸”释为“金钱庸俗”、“胡适之”拆解为“胡乱适应+安然”,对应三位名人(常笑:当代画家/主持人/演员/金庸:当代著名作家/胡适之:近代著名作家),把处世心态转化为日常表达,通透又好懂。
- 字词姓名对仗:字面层对仗自然,“莫言(不要说)——常笑(常常笑对)”“老舍(老房子)——金庸(金钱庸俗)”“白居易(白白居住容易)——胡适之(胡乱适应安然)”,一“安身场景”一“处世心态”,语义呼应紧密。
二、引申义:由名及人,特质契合
- 上联引申义:暗合三位文人的创作底色与人生追求。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风质朴通俗,恰如“老房子+容易居住”的恬淡;老舍深耕市井,以胡同老宅为创作载体,贴合“老舍”的烟火气;莫言扎根高密东北乡,书写乡土本色,呼应“莫言”的内敛与“白白居住”的低调,三人皆于平凡中见真味,不慕浮华、安于清贫。
- 下联引申义:精准映射三位名人的气质与坚守。常笑深耕文化领域(绘画/主持/演艺),不逐流量虚名,契合“常笑金钱庸俗”的豁达;金庸以江湖侠义为核,笔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超越名利纷争,暗合对“金钱庸俗”的超脱;胡适之倡导“兼容并包”,以通透心态面对时代变迁,贴合“胡乱适应也安然”的顺势而为,三人皆不执于物、坚守本心。
三、深层义:哲思递进,精神共鸣
- 核心逻辑:从“安身”到“处世”的人生智慧闭环。上联聚焦“安身”,传递“不执着于物质条件”的生活态度——老房子虽朴素,却能住得舒心容易,暗喻“简单物质+丰盈内心”的安身之道;下联聚焦“处世”,彰显“不纠结于外在诱惑”的处世哲学——金钱名利虽诱人,却能以豁达笑对、从容适应,暗喻“看淡浮华+坚守本心”的处世之法。
- 字词姓名对仗深层呼应:“莫言——常笑”,一“内敛不言”一“豁达笑对”,是文人处世的两种互补姿态;“老舍——金庸”,一“平凡居所”一“金钱诱惑”,是人生面临的两种核心境遇;“白居易(白白居住容易)——胡适之(胡乱适应安然)”,一“安身之易”一“处世之安”,形成“身安→心安”的递进,对仗既显巧思,又藏逻辑。
- 精神共鸣:跨越时空的文化人共识。上联文人与下联名人虽分属不同时代、不同领域,但都秉持“坚守本真、不慕名利”的核心,以专业深耕替代浮华追逐,形成跨时空的精神联结。
四、整体义:形意双绝,格律工整
- 格律层面:平仄规范,音韵和谐。上联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遵循“仄起平收”规则,平仄交替对立,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无拗口之感。
- 对仗层面:形意兼具,严丝合缝。“莫言(副+动)——常笑(副+动)”“老舍(形+名)——金庸(名+形)”“白居易(副+动+形)——胡适之(副+动+形)”,词性精准对应;人名组合均为文化界知名人物,领域统一、分量相当,既无跨界割裂感,又形成“唐-现代-当代”对“当代-当代-近代”的跨时空呼应,文气贯通。
- 整体脉络:从“字面的生活化场景”到“引申的人物特质”,再到“深层的人生哲学”,层层递进,浑然一体,既保留了文字游戏的灵动,又兼具文化表达的厚重。
五、主题:安身无求,处世无执
对联的核心主题的是“以简单之心对复杂世事”。上联教“安身”——不执着于物质的奢华,平凡朴素亦能得自在;下联教“处世”——不纠结于名利的诱惑,豁达通透方能安身心。无论是文人的创作坚守,还是名人的人生选择,最终都指向“坚守本真、看淡浮华”的人生智慧,既贴合大众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又彰显了文化人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俗中见雅、巧而不匠,兼具趣味性、艺术性与思想性,堪称哲理嵌名联的巅峰之作。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