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7月8日深夜,你们真能按时赶到吗?”彭德怀盯着地图抬头问。沙灯摇晃,杨得志回答只有两个字:“保证。”西北前线一刻不停地在变,胡宗南和“青宁二马”正凭借三十万兵力逼近关中,一野现有的十五万人不足以撒开手脚。彭德怀手中的时间被一寸寸吞掉,唯一能补上的,就是从华北疾驰而来的第十九兵团。
此时的十九兵团,刚刚在太原城头结束巷战,伤亡不小,换装、补充、疗伤一项都没完成。6月6日拂晓,由晋中向西的车队与长途步行队同时出发。灵石至风陵渡没有铁路,全靠脚板丈量,强行军每天八十里,先头师连续十一天没停,最后两天干到一百里。统计结果让人倒吸凉气:七成以上的官兵脚底都是血泡。
![]()
黄河的浮桥让老兵愁白了头,十万大军三万多匹牲口外加弹药车辆,一旦耽搁,西安可能白天还在我手里,晚上就换旗号。杨得志硬性规划,所有轻装部队先行过河,重装车队拆散通宵摆渡。6月底,十九兵团三个军终于在渭水北岸集结。西安城头的探照灯第一次打到华北援军的番号,城里百姓直接涌上街头放鞭炮,气氛像过年却没人笑得出来——大家都知道,硬仗还在后头。
一野的总体计划叫“钳马打胡”,简单说就是一招剪刀差:主力先围歼胡宗南四个军,杨得志的兵团单挑“马家军”,切断他们增援关中的通路。毛泽东专门给彭德怀发电报提醒,“杨得志从没跟二马见过招,轻视要吃亏。”电文送到兵团机关会场,现场鸦雀无声。杨得志合上电报,语气沉到极点:“他们屠过我们的红军,也杀过无数老百姓,全军要有高度仇恨心,刺刀见血才能算数!”
7月10日起,十九兵团在乾县、礼泉构筑一条“S”形阻击线,迫使马继援的主力不得不侧身机动。五天后,彭德怀挥刀斩向胡宗南,扶郿战役雷霆展开。胡部四个军被迂回包抄,十五天内溃不成军。马继援听到胡宗南吃亏,根本没敢往咸阳方向走,反而掉头奔平凉。于是十九兵团没能如愿在关中正面“开荤”,不少连队都憋着一股劲儿。
![]()
机会很快来临。7月下旬,宁马主力128军固守三关口—瓦亭要隘,意在保住青宁陆上生命线。三关口地形像瓶颈,两侧山高谷窄,机枪火力把公路锁得死死的。杨得志把突击任务交给邱蔚的第65军。31日傍晚,193师579团沿山沟摸上太白山,正面冲击三次都被重机枪压下去。夜色降临,排长谢晋和腹部中刀,肠子外翻仍抓着刺刀不放,临终前拉响手榴弹与十几名马匪同归于尽。半小时后主峰拿下,侧翼全开,敌军五次反冲都被扫回去。与此同时,194师偷袭瓦亭南主峰成功,“宁马”防线像被撕开的布口子,一下子撑不住了。三关口失守不仅割裂了青宁二马,也让兰州门户裸露在大漠热风中。
8月中旬,兰州保卫圈依托马架山、古城岭等外围阵地,暗堡、交通壕层层套。“青马”第82军号称装备最好,火炮加重机枪把山头变成蜂窝。21日的试攻九个团没啃下一个主峰,彭德怀半夜给军委拍电报承认准备不足。第二天,他亲赴前线稳定情绪,连说几遍“沉住气”。25日拂晓,总攻再次发起。第65军五个团人海似地往古城岭压,每夺一个暗堡都要近战肉搏。太阳落山时,古城岭与窦家山一起插上红旗。马继援当夜下令总撤退,黄河浮桥挤得一片混乱,不少骑兵连人带马被冲走。兰州战役结束时,“青马”精锐被拔掉脊梁,27000余人失去战斗力,一野自损八千七百。
![]()
兰州一失,马鸿逵父子明白宁夏也守不住,但仍幻想凭贺兰山与黄河做最后挣扎。杨得志直接把64军推上去,并配属机械化营、缴获的美式坦克组建前卫。9月中旬,金积、灵武一线炮火连天,128军残部被消化得七零八落,俘虏超过七千。马鸿逵父子连夜飞走,银川守军陷入无政府状态,溃兵抢掠城池。兵团紧急抽调191师两个营坐40辆卡车高速进入市区,午夜12点进入省府大门,广播里反复播放投降通告,混乱被压住。
![]()
9月26日,银川军管会成立,杨得志兼主任。至此,第十九兵团完成西北所有主要攻势作战任务:扶郿围胡、三关破宁、兰州决战、宁夏收官。短短百日,十万官兵行程两千余里,大小战斗三十七次,歼敌八万六千,彻底粉碎了二马割据大西北的迷梦。老兵后来回忆,“最苦是脚上的水泡,最爽是兰州过黄河吃第一碗拉面”,一句大实话,把这支部队的血性与豪气写得明明白白。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