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75年杨得志生病,医院见他级别高不敢处理,军委:派专机来北京

0
分享至

1975年的春天,武汉总医院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

不是普通的会诊请求,也不是哪个高干的子女生病了。

电话那头语气平静,但内容让人一瞬间紧张起来——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突然昏倒,情况不稳定,急需处理。

当时,医院值班的医生一听这个名字,愣了几秒。



杨得志是谁?抗美援朝的老将,长征出来的老红军,军委里点名过的王牌指挥员。

问题是,这样的人物,真要出点什么差错,他们这些人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于是,处理方案只有一个:先做基础检查,稳定生命体征,剩下的……等军委发话。

这事儿传到北京后,叶剑英立刻拍板:派专机,把他接回来。

从武汉到北京只是一段短短的飞行,但气氛却远比战场紧张。

随行人员不敢多说话,生怕一个震动让病情加重。



回到北京后,解放军总医院紧急动员,几乎是全军最顶级的医疗力量都调了出来。

专家组很快成立,每一个方案都要经过多轮讨论,最后上报军委,再由军委拍板确认。

说起来,杨得志的病看似突然,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预兆。

只是那时候他身体一直都很好,连感冒都很少,一年体检两次,每次结论都是“健康”。



所以这次倒下,确实让人措手不及。

可谁知道,他本人倒是最淡定的一个。

手术前,他甚至和护士聊起了当年的长征。

有一天下午,主刀医生李炎唐在走廊里碰到他,杨得志正跟一个年轻护士讲怎么用竹筏过乌江。



他说那时候国民党把船全烧了,他就盯着江面看,看见一根竹子顺水漂过来,就知道有戏,后来就让战士们砍竹子编排子。

那根竹子,是我那天最大的情报。”他笑着说,眼神却不轻松,“不过第一次试水,还是翻了。



八个人,全掉水里了。”

李炎唐站在一边没说话。

他知道,这不是个回忆故事的场合,可这个人,就是有本事在病床上把战争讲得像刚发生过一样。

病情稳定后,杨得志转入恢复期。



他的病房不设探视限制,老战友一个接一个地来看他。

有一次杨勇来看他,两个人在病房里聊了两个多小时。

护士进来量血压时,杨得志笑着说:“这是我老乡,我们一起从湖南出来,打了半辈子仗。

那会儿,医生们都知道,别看这两位将军头发白了,聊起战事来,眼睛还是亮的。

恢复期间,李炎唐被军委点名安排去武汉给他复查。

杨得志特意安排人带他去吃长沙的老东陈豆皮,说:“你们这些北方人,吃不惯辣的,试试看。

吃饭时他们聊起了周总理。

杨得志说,前几天在长沙听到轮船汽笛声,突然想起周总理,说着说着有点哽咽。

他说:“我那会儿在延安的时候,经常听他讲国际局势。

讲得特别清楚。”

这不是客套话。

杨得志对老一辈革命者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

在他心里,那些人不只是同事、首长,更是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兄弟。

再后来,他多次返回北京复诊。

每次进医院,都会走到值班台前问一句:“李炎唐在不在?”语气里没有一点将军的架子。

李炎唐说:“他是少有的那种人,病好了以后还记得医生是谁。

说到杨得志的病情,其实还要往前倒很多年。

他的身体底子好,是因为从小吃苦。

湖南醴陵人,家里穷得叮当响,兄弟姐妹活下来的没几个。

他十几岁就跟着哥哥出去打工,后来红军一宣传,他俩一拍脑袋就去了。

刚参军那会儿,没枪。

他拿的是梭镖——就是用树枝削出来的长矛。

那时候的红军,真正有枪的没几个。

有一次他被分到特务连,以为终于能分到枪了,结果还是梭镖。

他当场发火,说:“是不是欺负新兵?”班长没说什么,当晚集合全班,杨得志才发现,连队里不少人和他一样——有的拿大刀,有的还是梭镖。

班长说:“想要枪?自己去敌人那儿抢去。

这句话他一辈子没忘。

当年他真就靠着一股狠劲,打退敌人,缴了一支“汉阳造”。

那年他才17岁。

再后来,红军长征,他带着一团人抢渡大渡河,用破旧的木船硬是把人送了过去。

抗美援朝时,他是第19兵团的司令,面对美军的火海战术,他想出了“猫耳洞”——坑道防御,硬是把伤亡降了下来。

对越自卫反击战,他负责西线。

那时候他已经年过六旬,身体不算好,可还是坚持亲自部署作战。13军、14军、11军怎么打,哪个师负责哪个方向,他全都一清二楚。

后来因为胃病不得不交班,但前期的部署,直接影响了整场战役的节奏。

有人说,他不是那种能说会道的将军,但他是一张真正的“作战地图”。

战场上什么地方有山,什么方向有河,敌人可能从哪儿突袭,他心里都有数。

1975年那次病危之后,军队医疗体系开始重新梳理高层干部的应急机制。

包括医疗资源调配、专机转送流程、地方与中央医院的联动机制,全都重新制定。

李炎唐说:“那以后,地方医院再也不会因为‘不敢下手’而耽误治疗了。

参考资料:
夏远生,《横戈马上为人民:从红军团长到总参谋长的杨得志》,人民出版社,2006年
解海南、战琳琳、艾新,《长征路上船只被毁 杨得志妙计过乌江》,《解放军报》,2016年
吴济夫,《冀鲁豫边区抗日名将杨得志》,《人物春秋》,2011年第3期
《杨得志将军回忆录》,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4年
中国军网,《杨得志故居纪实》,红星网,2020年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泽连斯基称“全世界都怕特朗普就我不怕”,特朗普:不再资助基辅

泽连斯基称“全世界都怕特朗普就我不怕”,特朗普:不再资助基辅

阿校谈史
2025-11-15 00:59:00
湖南新化一路段改造路基垫高数米,村民出门得爬坡家中易积水,多方回应

湖南新化一路段改造路基垫高数米,村民出门得爬坡家中易积水,多方回应

山西经济日报
2025-11-14 10:53:54
江苏快递员被捅后续:双方争执女子丈夫失控,知情人透露更多

江苏快递员被捅后续:双方争执女子丈夫失控,知情人透露更多

史行途
2025-11-14 13:37:38
曝34岁奥斯卡仍在ICU检查:一度昏迷+几次闭眼 3个月前身体已报警

曝34岁奥斯卡仍在ICU检查:一度昏迷+几次闭眼 3个月前身体已报警

风过乡
2025-11-12 07:46:51
127-115!这就是穆迪和库明加的区别,勇士最强阵容已有答案

127-115!这就是穆迪和库明加的区别,勇士最强阵容已有答案

奕辰说球
2025-11-14 10:35:06
刚刚,关税大消息!降至15%

刚刚,关税大消息!降至15%

中国基金报
2025-11-14 23:06:29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秋风专栏
2025-10-23 11:23:56
朱媛媛去世半年,辛柏青、李乃文为何两度现身此处?

朱媛媛去世半年,辛柏青、李乃文为何两度现身此处?

新民周刊
2025-11-13 12:35:45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失业游民的戾气越来越重了

失业游民的戾气越来越重了

经济学教授V
2025-11-12 18:49:14
斯诺克赛程:11局6胜诞生首个决赛席位,赵心童PK小特,冲2大纪录

斯诺克赛程:11局6胜诞生首个决赛席位,赵心童PK小特,冲2大纪录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14 07:13:31
每天一包烟,身体将会收获4大“好处”,抽烟的赶紧都看看

每天一包烟,身体将会收获4大“好处”,抽烟的赶紧都看看

袁医生课堂
2025-11-14 18:55:26
你见过分了以后死缠烂打的,哭着求复合的!但你没见过鹿晗这样的

你见过分了以后死缠烂打的,哭着求复合的!但你没见过鹿晗这样的

乡野小珥
2025-11-12 08:52:22
一旦我国进入战争状态,普通老百姓该做些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

一旦我国进入战争状态,普通老百姓该做些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

文史道
2025-03-25 06:45:05
“很少见,如此深度南下”!强冷空气来了!广东下周开启“速冻模式”

“很少见,如此深度南下”!强冷空气来了!广东下周开启“速冻模式”

佛山电视台小强热线
2025-11-13 21:34:49
日航宣布允许空姐、地勤穿运动鞋上班1.4万员工受惠

日航宣布允许空姐、地勤穿运动鞋上班1.4万员工受惠

环球趣闻分享
2025-11-14 13:40:05
曾医生前夫被低估了!众人说他配不上妻子,实则是眼科大拿

曾医生前夫被低估了!众人说他配不上妻子,实则是眼科大拿

诗意世界
2025-11-13 17:50:38
对华免签14天!亚洲最低调的国家,安全系数高,却只有1%国人去过

对华免签14天!亚洲最低调的国家,安全系数高,却只有1%国人去过

泠泠说史
2025-11-08 15:40:52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忠于法纪
2025-11-13 08:49:42
2025-11-15 03:00:49
抽象派大师
抽象派大师
开心每一天
856文章数 1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艺术
数码
游戏

教育要闻

清华附小语文名师团队解码教师集体人格塑造之道:教育家精神是“做”出来的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 Pro Max突然曝光:定制20GB大内存,双长焦也来了!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迟迟没有Switch2版!这三款任天堂第一方游戏太可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