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冯玉祥大意失甘青,放出西北两大恶魔,令徐向前饮恨终生(2)

0
分享至

点击链接看前篇:

三、二马竞食

马鸿宾是诸马之中比较另类的一个。


马鸿宾之父马福禄排行第二,早年与弟弟马福祥参加了清军,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马福禄在北京城正阳门战死。马福祥怜其侄少年失怙,对其加意培养。马福祥到绥远做都统时,把马鸿宾表荐为宁夏镇守使,待遇与亲子无异。

马鸿宾性格较马鸿逵、马步芳等较为仁慈、软弱,权欲虽然也有,但不是特别贪婪那种。

马鸿宾手下只有一个师的兵力。冯玉祥西北军进入甘肃时,马鸿宾无力抗拒,只能配合冯系部队。冯玉祥便在1930年初委任马鸿宾为宁夏省主席。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马鸿宾开始向外展示一种无可无不可的姿态。

什么意思呢?

对待甘宁青、冯玉祥国民军、蒋系中央军等,都不是绝对的敌对关系,都可通过春秋战国时的外交纵横术来缓和关系。

那么这种姿态,或者说做事的方式,在唯武力是尊的西北,究竟有没有生存空间呢?我们结合历史去观察。

在一开始,马鸿宾的无可无不可姿态确实收到一定成效。有三件事。

第一,劝和。马仲英起兵对抗冯玉祥国民军,三围河州城(今甘肃临夏)。冯玉祥命马鸿宾只身入甘劝和,马鸿宾欣然领命,虽然最后未成,但也让诸马及冯玉祥都看到武力对抗之外的另一条可行之路。

第二,说服马麒。甘肃分置三省,孙连仲就任青海省主席,冯系势力深入青海腹地,引起马麒的警惕与抗拒。麒、麟兄弟一度唆使马子乾起兵讨孙,但马鸿宾认为武力对抗不是解决之道,毕竟冯系势力太大,不是诸马所能抗御,不如选择合作。马子乾兵败被杀,麒麟兄弟于是顺坡下驴,表示拥护孙连仲主政青海。

第三,营救马福祥。

1930年中原大战,马鸿逵、石友三、韩复榘等人于5月22日在洛阳叛冯投蒋,冯玉祥大怒,即在陕西华山将马福祥扣押,并令刘郁芬等出重兵监视马鸿宾的宁夏部队。马福祥托人致信马鸿宾要他速速来救。

马鸿宾思量再三,压住部队不准备动武,只身一人来到华山,向冯玉祥表忠心说若继续开战,宁夏一师之众甘愿充当冯大帅的马前卒。并在冯玉祥的军事会议上力排众议说,目前冯玉祥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又打阎锡山又打蒋介石,应当联阎制蒋。

冯玉祥被其诚意感动,便允其所请,派马福祥到山西游说阎锡山,老马成功脱身,而马鸿宾也被冯玉祥视作可靠之人,回去填补西北军全军东下的权力真空。

马鸿宾似乎也经过这几件事养成了路径依赖,遇事不是先寻求力量碾压,而是政治捭阂,能动文就不动武。

很可惜,这一套在民国,尤其是在群狼争霸的西北行不通。

马鸿宾回宁夏收拾局面后,维持了短暂的和平与稳定。冯玉祥中原大战失败,西北军彻底瓦解。马福祥向老蒋求情,把马鸿宾所部收编改为新编第7师。不久,蒋介石任命马鸿宾为甘肃省政府委员,代行省主席之职。

当时甘肃局面也是群雄并起。孙连仲、刘郁芬及吉鸿昌各部离开甘宁青后,甘青两省骤然陷入真空,青海由于有马麒、马麟兄弟的力量独大,尚能维持稳定局面。甘肃则是四方割据,有枪便是草头王。

冯玉祥的旧部雷中田,本地马仲英、马廷贤、陈珪章、鲁大昌等割据数城的实力派,蒋介石派来的政治代表马文车,以及马麒深入兰州名为助防的力量。

马鸿宾在这么复杂的地方,又想施展捭阂之术左右弥缝,希望以蒋的名号当大旗,弄成一个诸方协同的方案。

但是他实在缺乏成熟的政治手段。

举几个听起来甚是荒诞可笑的例子。

甘肃省府的职员,马鸿宾下令进行整顿裁汰,但高级别的职员个个都是有根的,一个也动不了。只能从底层职员下手,方法是考试。如果考的严肃正规也罢,也叫人无话可讲。

考试方式很简单,考官现场出题,因为都没有准备,考官问的又随意又庸俗又不专业,考生答的也稀里糊涂,随意评分,目的就是淘汰一批人。淘汰了又不管人家的出路和生计,闹的兰州内外舆论纷纷,说马善人原来是个马糊涂——马鸿宾在宁夏对士兵较好,故人称马善人。

为了讨好中央,马鸿宾学着马福祥给蒋介石送礼,挑了几匹马送往南京,蒋介石4匹,何应钦2匹,张学良2匹,劭力子1匹。但马鸿宾和他的幕僚都是土包子,根本不懂怎么和南京高官交往,写的信措辞很不对路,马福祥先审阅了信件让马鸿宾重写。再去看送的马匹,一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这些马竟然是一路从宁夏走过来,途中又没有好好养护,毛皮干燥,瘦骨嶙峋,送出去叫人笑话死。这件事就此罢休。

又准备统一全省兵额,核实各路军队的编制,按人发饷。这事简直是找着雷踩。众所周知,军阀的命根子就是兵额,靠空额发财。你自己尚无力量统一甘肃省政,偏偏去撩拨一众军阀,岂非自找苦吃。

种种矛盾交织,马鸿宾一件实事都没有推动,反而诱发更多矛盾。冯玉祥的旧将雷中田便铤而走险,把马鸿宾扣押起来,并一度派兵进攻宁夏,想就此统一甘宁两省,被马鸿宾留在宁夏的部队击退,这才作罢。

雷中田一介武夫,和马鸿宾一顿错进错出、菜鸡互啄,只是给手段更高、力量更大的幕后看客作嫁衣。蛰居在四川的老北洋军阀头子吴佩孚闻讯到甘肃进行调停,一路还以“兴国军总司令”的名头,委任一些不入流的小股武装头子为军长、师长、旅长等等,恍然间直系军阀势力风云再起。

吴佩孚的名头到底有没有用,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只不过局面复杂,暂时都给这老头子一个面子。雷中田借这个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机会,决定跳下虎背求得解脱,遂而商议和平解决,释放马鸿宾。

个中条件不必细说,总的原则是马鸿宾放弃在甘肃一切利益。马鸿宾经此一番挫折心灰意懒,全盘答应,终于脱身回到宁夏。

此后吴佩孚再度招摇撞骗,雇佣一帮政治流氓冒充甘宁青川各界人士名义,发表通电拥护吴佩孚主政甘肃。

蒋介石决不能容忍被打死的老虎还魂,当即下令陕西杨武城部队入甘平乱,吴佩孚手中无一兵一卒,雷中田和甘肃其他实力派此时连糊涂也懒得装了,不再拥护老吴,联合甘肃各部部队共同阻击杨虎城。杨虎城所部早有图甘之心,且其部队实力较强,击破雷中田的防线,一气打到兰州城40里下寨。

吴佩孚吓得要跑到青海逃命,马麒连吓唬带轰,把他撵到宁夏。

蒋介石方面也不愿杨虎城就此占据甘肃,下令只留一个旅维持局面,其余撤回陕西。另委劭力子、朱绍良先后担任甘肃省主席。

马福祥一系势力就此退出甘肃。

马鸿宾退回宁夏,自认无统一省之能,请中央另委贤能。如上文所述,马鸿逵从鄂豫皖前线杀回宁夏,担任宁夏省主席。马鸿宾则自统其部队一个师,驻守在金积、灵武、中宁一带。

宁夏大权基本落入马鸿逵之手。

叙述这段历史,能再次观察到冯玉祥治军理政水平之低下。

西北诸马和诸路小军阀,实力上远远不如冯玉祥国民军的主力,若不是孙连仲、刘郁芬和镇守宁夏的吉鸿昌全部撤走,诸马非联合而绝无与之抗衡之力。

从政治上讲,诸马首领都没有什么成熟的政治能力,没有组建一省政权的人才基础和组织水平。对付这样的武力集团,武力上压服,再加以政治安抚,不出数年便可收治平之效。当初晚清政府都能安缉粗平,何况打着国民军旗号的新军阀集团呢?

未完待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有历史 incentive-icons
有历史
专注有质量的历史推介
488文章数 8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