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0万上海知青在新疆的精彩人生,沪疆双向奔赴六十年

0
分享至


乌鲁木齐的上海风情街藏着最奇妙的化学反应——生煎包的焦香混着烤包子的油香,维吾尔族老板用带着上海腔的普通话招呼客人,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杏干追着游客跑,嘴里蹦出的“谢谢侬”让人心头一暖。很难想象,这跨越四千多公里的文化碰撞,源头是六十年前那场浩浩荡荡的西行之旅。




1963年到1966年,近十万上海青年背着行囊登上绿皮火车,从黄浦江畔的弄堂胡同,奔向了天山脚下的戈壁荒滩。他们中最大的不过二十出头,最小的才十五六岁,出发时戴着大红花,穿着借来的军装,文化广场上锣鼓喧天,火车鸣笛的瞬间,哭声与喊声混在一起,车窗边满是追着列车跑的亲友。没人能预料到,这场仓促的离别,会酿成跨越三代人的沪疆情缘,更让“故乡”与“他乡”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




戈壁滩上的“上海式成长”:从娇娃到全能战士
初到新疆的上海知青,第一个“下马威”就是生存挑战。想象中的边疆是“风吹草低见牛羊”,实际见到的却是茫茫戈壁,住的是地窝子——在地上挖个坑,顶上盖层草皮和泥巴,十几个人挤在一起,夜里睡觉能感觉到土块从屋顶往下掉。喝的是涝坝水,浑浊不堪,喝一口能嚼出沙子,吃的是定量配发的粗粮窝窝头,就着咸菜就是一顿饭。




这群在上海连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的城里娃,硬是被现实逼成了“全能选手”。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开荒,挖土、挑土,一干就是十一个半小时,灰头土脸地从地窝子里钻出来,先干一个半小时农活再洗脸刷牙。17岁的姜万富就是其中一员,他坐了3天4夜火车加7天汽车,才抵达昆仑山深处的叶城二牧场,每天的日常就是引水开荒、种地放羊。




但上海人的聪明能干,在艰苦环境里被发挥到了极致。没学校,知青们就用土坯搭课桌,把废旧汽车轮毂架在木框上当钟敲,提着马蹄表计时上课,朱光伟就这样成了当地第一批教师,一教就是几十年。没家具,大家就自学木工,欧式雕花床、捷克式大衣柜照着画报就能做,手艺好到后来团场直接办起了家具厂,“上海款”家具成了当地的抢手货。更让人佩服的是,他们还建起了当地第一所医院、第一座工厂,把农技、医疗、教育这些“现代基因”,硬生生植入了边疆的土壤。




这种成长不是单向的吃苦,而是双向的塑造。新疆的辽阔磨掉了上海青年的娇气,让他们练就了铁肩膀和厚老茧;而上海人的细腻和灵巧,也让戈壁滩上的日子多了几分精致。有人把弄堂里的烹饪技巧带到新疆,用简单的食材做出上海风味的菜肴;有人把讲究整洁的习惯坚持下来,在地窝子里也会把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这种奇妙的融合,让“上海味”和“新疆魂”开始慢慢交织。




身份迷局:“在上海是新疆人,在新疆是上海人”
1970年代末,政策调整让部分知青有了返沪的机会。截至1981年,约2.53万名上海知青踏上了回家路,但这条归途远比想象中艰难。户口落实难、住房拥挤、工作不好找,成了返城知青的共同困境。陈福娟1964年到新疆当教师,1996年按政策回沪后,只能在居委会工作,住房还要自己筹钱购买。她的弟弟陈震刚返沪后,一家挤在20平米的老房子里,最多时住了15个人,直到女儿长大,才和弟弟凑钱买了个13平米的小房子。




比生活困难更磨人的,是身份认同的困惑。在新疆待了十几年,他们的口音里多了西北的豪迈,饮食习惯也染上了羊肉和孜然的味道,回到上海,反而成了“异乡人”。而那些留在新疆的知青,截至1985年底还有约3万人,他们说着流利的维吾尔语,逛巴扎像走上海的南京路,但在当地人眼里,他们依然是“上海来的”。这种“两边不靠”的身份,成了一代知青的集体印记。




更让人心疼的是知青子女的遭遇。1990年代,很多知青子女跟着父母回沪,却因为一口带着西北口音的普通话被同学笑话,有些老师甚至公开说“新疆的教育质量差,考不上好学校很正常”。他们既要适应上海快节奏的生活,又要面对同学的异样眼光,身份认同的难题比父母更复杂。好在政策没有忘记这个群体,上海法院在公房征收补偿时,会专门考虑知青子女的情况,即使没有实际居住,只要是按政策回沪,也能认定为同住人,享受相应权益。




有意思的是,这种身份困境并没有割裂沪疆两地的联系,反而让“双城生活”成了很多家庭的常态。有些老知青退休后,冬天回上海避寒,夏天去新疆避暑;有些人为了照顾孙辈在上海常住,却总惦记着新疆的老邻居,每年都要回去看看。对他们来说,上海是出生长大的故乡,新疆是挥洒青春的第二故乡,两个地方都刻着深深的牵挂。




三代传承:把“沪疆情”酿成独特的生命味道
如今,六十年过去,当年的上海知青大多已白发苍苍,但他们种下的“沪疆情缘”,却在后代身上继续生长。在阿克苏地区,目前仍有8000多名上海知青及其后代居住,他们从小听着父母的支边故事长大,身上既有江南的精致,又有西域的豪迈,酿成了独特的“新疆上海味”。




95后汉族姑娘小张在喀什古城开了家民宿,能熟练用四种民族语言和客人聊天。她从小听着爷爷奶奶讲当年开荒的故事,长大后没回上海,反而选择留在新疆创业。她常说“上海有迪士尼,但新疆有十二木卡姆”,言语里满是自豪。在她身上,看不到父母那代人的身份困惑,更多的是对两种文化的从容接纳。




这种传承不止于家庭,更融入了沪疆交流的方方面面。乌鲁木齐的上海风情街,不仅是纪念知青的地标,更是文化融合的活样本;阿拉尔的上海知青林里,杨奶奶18岁种下的胡杨已经参天,如今她的孙子也在新疆工作,三代人把青春献给了这片土地。更让人欣慰的是,两地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2025年的沪疆文化交流周上,新疆舞者把上海舞蹈的韵律融入维吾尔族舞蹈的旋转技巧,上海的艺术达人与新疆同胞共同打磨节目,热瓦普的琴声与萨克斯的旋律在《我和我的祖国》中完美碰撞。




从1963年的支边热潮,到如今的对口援疆,沪疆两地的联系从未中断。上海对口支援阿克苏、喀什等地多年,援建学校、医院、文化设施,派出大批干部和专家,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带到新疆。而新疆的瓜果、棉花、特色文化,也走进了上海的千家万户,成为两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六十载风雨兼程,十万上海知青用青春证明,最深刻的联结从来不是地理距离的远近,而是文化的互渗、情感的交融。他们从外滩走向戈壁,把“小我”融入“大我”,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更搭建了沪疆两地文明共生的桥梁。如今,他们的后代正带着这份传承继续前行,让江南的温婉与西域的辽阔,在新时代碰撞出更绚丽的火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学者一语中的:高市妄言,让中国人一下子想到了90年前…

美学者一语中的:高市妄言,让中国人一下子想到了90年前…

观察者网
2025-11-14 20:18:02
国足新帅上任3把火:拒绝足协“塞人”,30岁老将出局,提拔小将

国足新帅上任3把火:拒绝足协“塞人”,30岁老将出局,提拔小将

丹妮观
2025-11-13 18:25:03
尊界SUV M900渲染图曝光:车身超5.5米 对开门设计

尊界SUV M900渲染图曝光:车身超5.5米 对开门设计

手机中国
2025-11-12 18:06:17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要求使馆人员尽量避免外出 外交部回应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要求使馆人员尽量避免外出 外交部回应

新京报
2025-11-14 19:59:14
19投狂轰23分22板!女篮后卫天才杀疯了:中国队未来指挥官是她?

19投狂轰23分22板!女篮后卫天才杀疯了:中国队未来指挥官是她?

篮球快餐车
2025-11-15 02:30:09
60台光刻机,1000亿元!荷兰正式表态,外媒:ASML准备秋后算账了

60台光刻机,1000亿元!荷兰正式表态,外媒:ASML准备秋后算账了

古事寻踪记
2025-11-14 07:09:44
史上最难回答的27个问题,个个长见识!

史上最难回答的27个问题,个个长见识!

深度报
2025-11-06 22:42:21
摩根声援C罗:反抗别人拉他却染红 晒梅西5秒3次肘击视频质疑双标

摩根声援C罗:反抗别人拉他却染红 晒梅西5秒3次肘击视频质疑双标

我爱英超
2025-11-14 22:37:50
现在高价卖掉房子的人,都将后悔?中央定调,2026年房产开启洗盘

现在高价卖掉房子的人,都将后悔?中央定调,2026年房产开启洗盘

小谈食刻美食
2025-11-14 16:22:22
苏州迎来新任市委书记,迈向更强“苏大强”

苏州迎来新任市委书记,迈向更强“苏大强”

黎禾梨财经人物
2025-11-14 20:55:22
“去中国化”最彻底的4个国家,有一个已经完全西化了

“去中国化”最彻底的4个国家,有一个已经完全西化了

叮当当科技
2025-11-03 14:02:26
俄罗斯准备将被占区的乌克兰人驱逐到西伯利亚

俄罗斯准备将被占区的乌克兰人驱逐到西伯利亚

桂系007
2025-11-14 04:12:09
风向变了!大陆对台军改了称呼,岛内传来投降声,张亚中一语道破

风向变了!大陆对台军改了称呼,岛内传来投降声,张亚中一语道破

李博世财经
2025-11-14 10:29:32
美智库:俄军实控波城46%,八国发表联合声明支持乌克兰

美智库:俄军实控波城46%,八国发表联合声明支持乌克兰

史政先锋
2025-11-14 17:58:49
尹锡悦结局已定?心腹全都招了,听到枪毙两个字后,他当场呆住

尹锡悦结局已定?心腹全都招了,听到枪毙两个字后,他当场呆住

夏目历史君
2025-11-14 22:17:31
大批日籍华人开始回国,还希望“祖国”接纳,中国会不会接受?

大批日籍华人开始回国,还希望“祖国”接纳,中国会不会接受?

红色国际
2025-08-26 23:15:03
台湾美女 | 又美又飒,这也太顶了!

台湾美女 | 又美又飒,这也太顶了!

云端书馆
2025-11-15 09:34:25
刚刚预报:最低温-3℃,阵风9~10级+阵雪!青岛下半年第一场雪或将出现在……

刚刚预报:最低温-3℃,阵风9~10级+阵雪!青岛下半年第一场雪或将出现在……

鲁中晨报
2025-11-15 07:31:27
赛事方回应赵鸿刚申诉:判罚已不能改变,希望你尽快回来再打一场

赛事方回应赵鸿刚申诉:判罚已不能改变,希望你尽快回来再打一场

杨华评论
2025-11-14 15:54:05
辽宁一网友网购50条观赏鱼,到货只有一袋水,商家:从广东发货,担心鱼冻死放了加热包,路途远鱼被煮熟后分解了

辽宁一网友网购50条观赏鱼,到货只有一袋水,商家:从广东发货,担心鱼冻死放了加热包,路途远鱼被煮熟后分解了

大象新闻
2025-11-13 22:46:04
2025-11-15 11:04:49
梨花头
梨花头
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哦~
1092文章数 1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业主爆改一梯一户 公摊电梯厅成火锅涮菜区和私人影院

头条要闻

业主爆改一梯一户 公摊电梯厅成火锅涮菜区和私人影院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争议!评委张艺谋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时尚
数码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书法界惊呆了!14字狂草为何让专家称赞不已?

教育要闻

去哪个州上大学最值?全美学历“含金量”排名来了!

什么?!你告诉我佘诗曼已经50岁了

数码要闻

一抹高级红:苹果再度携手第三方,公布“暗樱桃色”主题配件阵容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