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4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内鼓声悠扬,来自乌鲁木齐市文化馆的老师正手把手指导上海市民在新疆手鼓上勾勒农民画;楼上的舞蹈排练厅里,新疆的舞蹈老师教热爱舞蹈的社区阿姨们跳融合汉、回、维吾尔等5个民族元素的广场舞《天山放歌》。这场充满烟火气的文化互动,拉开了2025沪疆文化交流周群文活动的帷幕,13个区的联动活动让浦江之畔与天山脚下的文化情谊愈发浓厚。
![]()
文化馆的老师正手把手指导上海市民在新疆手鼓上勾勒农民画
作为新疆文化的“活符号”,手鼓在交流现场成为独特的“文化画布”。质朴的农民画笔触搭配手鼓的民族肌理,既展现了新疆民间艺术的生命力,更传递着各族群众对生活的热爱。“想用小物件传递大文化,让上海市民触摸到新疆文化的温度。”乌鲁木齐市文化馆李松燕的话语,道出了交流的初心。而改编自经典歌曲的广场舞《天山放歌》,则以雄浑旋律和多元舞蹈元素,生动诠释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图景。《丝路同心·疆海融情》文艺展演将在群艺馆上演,喀什地区歌舞团、莎车县十二木卡姆歌舞团等新疆团体将与上海轻音乐团、上海芭蕾舞团等本地院团同台献艺,喀喇昆仑的乐声与滨江之畔的歌舞交相辉映。
![]()
新疆的舞蹈老师教社区阿姨们跳广场舞《天山放歌》
事实上连日来,沪疆两地的文化碰撞已在申城多点开花。叶城县歌舞团走进宝山滨江带与商圈,欢快的民族舞蹈吸引市民驻足共舞,线上直播间里“太美了”“想去新疆”的弹幕刷屏不断,这已是该团连续两年赴沪交流。
音乐领域的跨界合作同样精彩。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的《丝路国风》音乐会上,上海民族乐团与喀什地区歌舞剧团携手演绎《十二木卡姆》,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西域文化的博大精深;浦东新区“音乐下午茶”活动中,新疆音乐人与上海本土乐队同台,奏响民族与原创融合的乐章;静安区“午间一小时音乐沙龙”聚焦新疆弹拨乐器弹拨尔,带来别样听觉盛宴。此外,市民艺术夜校的新疆歌舞课程、静安区的公益教学活动,让市民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新疆文化的理解。
![]()
徐汇区徐家汇公园星期音乐会——沪疆文化交流周专场演出
非遗传承也成为两地文化共鸣的重要纽带。青浦区“印痕之美”沪疆版画线上邀请展,通过3D虚拟展厅展示50余幅两地作品,涵盖水乡、戈壁、石油工业等题材,配套创作视频与艺术家访谈,实现“一次展览、永久传播”。两地版画界自2023年结缘以来,已开展多次互访与联合创作,依托“春雨工程”惠及群众3万人次。浦东新区创新“非遗+商圈”模式,将美韵莎车非遗文化美食节与本地羊肉文化节联动,而连续三年的“非遗传情”培训,让海派剪纸、沪剧等技艺在莎车落地生根,共同创作的剪纸时装秀成为情谊象征。
![]()
2025沪疆文化交流周闵行区分会场综艺演出
摄影展则以光影为笔,记录沪疆情深。宝山区摄影交流展呈现上海宝山与新疆喀什的双重视角,两地佳作互展促进艺术理念碰撞;闵行区“新疆是个好地方”摄影展中,陶志军十年跟拍的作品,完整记录了喀什泽普县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变迁;崇明、静安、松江等区的摄影展,通过不同视角展现新疆的壮美风光与幸福生活,让不少市民直呼“想去新疆”。
原标题:《手鼓绘彩舞天山,2025沪疆文化交流周群文活动让市民爱上新疆》
栏目编辑:黄永顺 题图来源:官方提供 图片来源:官方提供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吴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