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巴斯11月8日电 行走拉美手记|友谊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探访玻中教育共同体学校
新华社记者何冰 李欣 田德丰
晨光灿烂,天空湛蓝。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稚嫩嘹亮的口号声划破玻利维亚高原的宁静。一群孩子正在操场上跑步,熟悉的中文音节格外清晰。
在玻利维亚行政首都拉巴斯,萨里里玻中教育共同体学校(以下简称“萨里里学校”)办学特色独树一帜。该校将中文、武术、太极拳等中国文化元素,与艾马拉语、当地民族乐器、艾马拉价值观等原住民艾马拉文化元素一同融入教学体系。
校园里,红灯笼、中国结、春联、水墨画等中式装饰随处可见。相映成趣的是艾马拉传统纺织品、代表安第斯原住民的维帕拉旗帜和原住民文明的纹样图案。校长塞西莉亚·皮内多介绍,“萨里里”在艾马拉语中意为“行者”和“传道者”。她希望孩子们在中华传统智慧与安第斯哲学之间行走、成长,并将所学所悟传递给更多人。
皮内多告诉记者,她创办萨里里学校的初心是为了“寻根”。玻利维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殖民历史一度使玻利维亚教育体系西方化,而千年的原住民文明本身博大灿烂,不应被边缘化。玻利维亚人需要找回文化根源,重建身份认同。
在她看来,就“寻根”而言,“中国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中国从未丢失自身的文化和价值观,这对玻利维亚人来说是重要的启迪和激励。
多年练习中国武术的皮内多对中国文化充满热爱,“通过武术,我们学到了自律、尊重、谦逊等宝贵品质,这对青少年非常重要”。因此,萨里里学校将这项既强健体魄、又磨砺心性的运动作为正式体育课程,并多次请来中国武术教练授课。
瓦妮莎·博尼利亚自2016年萨里里学校创办以来一直担任英语老师,见证了学校从最初只有两个孩子到拥有百余名学生、从学前教育扩展至中学全科的历程。她说,在这里工作的最大动力,就是一边学习艾马拉文化和中国文化两种古老文明的深刻思想,一边将其传授给学生。
“这种教育模式具有开创性。”博尼利亚说,萨里里学校将艾马拉文化和中国文化融入教学实践,在玻利维亚是首创,没有哪所学校能以这样的热情与敬意去学习、传承两种文明。
13岁的奥斯卡习练中国武术已近11年。他说,武术教给他最宝贵的一课就是“不放弃”,“即使再痛、再难,也要坚持下去”。他梦想有朝一日前往中国深造,在习武路上不断突破。
小学六年级的卢西亚娜同样怀有去中国学习的梦想。她曾赴华参加比赛,还参观了少林寺,“中国太美了,文化丰富多元”。近年来在多个武术比赛中获奖的经历也不断激励她继续前行。
萨布丽娜说,萨里里学校的独特之处在于让他们学会尊重一切事物。在这里他们不仅理解自己的文化,也能接触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多样文化,这样的学习体验“开心极了”。
走在校园里,孩子们用熟练的中文与记者打招呼,露出纯真笑容。今年正值中国与玻利维亚建交40周年。在南美大陆的高原脊梁上,友谊的种子生根发芽;孩子们清亮的歌声里,回响着尊重与传承、交流与互鉴的旋律。(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