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提着航空箱,忐忑不安地打开家门时,心里已经预演了无数种糟糕的场景:漫天飞毛的猫界大战、老猫气得绝食抗议,或是长达数月的冷战与对峙。
![]()
箱子里,那只才两个月大的小橘猫,正怯生生地叫着,而家里那位“主子”——五岁的狸花猫“大白”,正稳坐沙发,以一家之主的威严目光审视着门口的动静。
我屏住呼吸,准备迎接风暴!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彻底颠覆了我的想象:大白缓步走来,没有哈气,没有炸毛,只是好奇地围着航空箱转了两圈。
![]()
当我硬着头皮打开箱门,小橘猫试探着伸出脑袋时,大白竟然凑上前,轻轻地闻了闻它,然后发出了温柔的“咕噜”声。
不到半小时,小橘猫就开始跟着大白满屋子探索,那情景,不像入侵,倒更像是一位老大,理所当然地收下了一个新来的小弟。
![]()
意料之外的和谐:当猫与猫之间,存在一种“天生缘分”
我的经历并非个例,在不少多猫家庭里,新老成员的初次见面,并非总是剑拔弩张。
网友“豆包妈”分享:她担心家里的高冷原住民会欺负新来的奶猫,结果原住民竟主动当起了“奶爸”,不仅帮小猫梳理毛发,冬天还把它圈在自己怀里取暖,亲密无间。
![]()
网友“陈先生”的故事:他捡回一只流浪狸花,原住民布偶只是远远观察了两天,随后便开始共享食盆、猫窝,如今两只猫每天互相舔毛,形影不离。
这种近乎“一见钟情”的和谐,往往源于猫咪的性格、早期社交经历,以及那么一点点难得的“缘分”。
![]()
从警惕到接纳:更多情况下,猫咪关系需要耐心“搭建”
当然,不是所有的原住民都那么友好,更多的铲屎官经历着一段需要耐心与智慧的“磨合期”。
网友“露露”引入新猫后,原住民连续三天躲在床底,拒绝见面。
直到她采用了“隔离法”,先让它们隔着门缝熟悉彼此的气味,再用共同的游戏和零食拉近距离,一周后,两只猫终于能和平地共处一室。
![]()
网友“Mike”则分享道,他家的猫在接纳新成员后,竟出现了“有样学样”的趣事。
温顺的原住民跟着活泼的新猫学会了开抽屉,而新来的小猫也从原住民那里养成了按时吃饭的好习惯。
![]()
如何科学地为原住民引入新伙伴?
综合兽医与行为学家的建议,想让新猫快速被接纳,可以参考以下几步:
1. 气味先行:不要直接让猫咪见面,先将新猫隔离在独立房间,通过交换带有彼此气味的毯子、玩具,让它们“神交”一至两天。
2. 隔门喂食:在隔离门的左右两侧同时喂食或喂零食,让它们将对方的气味与愉悦的进食体验关联起来。
![]()
3. 短暂初见:在双方情绪稳定后,安排一次短暂的视觉接触(如使用宠物隔离门缝),观察反应,若一切平和,再逐渐延长共处时间。
4. 资源充足:确保家中的猫砂盆、食盆、水盆、猫窝数量是“N+1”模式,避免因资源竞争引发矛盾。
它们的世界,因彼此而更完整
如今,我家的大白到哪儿,小橘就跟到哪儿,它们会挤在同一个猫窝里打盹,会为了一块冻干“你追我赶”,也会在午后互相舔毛,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
看着它们,我常常觉得,我为它带回来的不只是一个需要照顾的“麻烦”,而是一个真正的家人与伙伴,它们的生命中,从此多了一个可以互相依靠、追逐打闹的身影。
对于我们这些铲屎官而言,最大的欣慰莫过于此:见证一段跨越物种的友谊在眼前温柔地生长、蔓延。
![]()
所以,如果你也想为家里的原住民找个伴,请多给它一些时间和信心,因为它们的世界,或许会因这位新成员的到来,而变得更加丰盛与完整。
图源网络,侵权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