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新华日报)
黄国柱 摄
□ 宗志鹏
前段时间,张家港乐余镇举行争创第八届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动员部署会,印发《乐余镇“幸福乡村 乐润万家”八大行动实施方案》,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提供方向与路径。
“八大行动”主要围绕小区服务、公共秩序、文化惠民、文明素养等与百姓密切相关的八个方面,开展系列提质优化工作,指引着乐余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托文明创建为百姓增添民生福祉,从而引领他们参与其中,持续夯实文明根基,朝着“全国文明村镇”奋发前行。
向文明发起更高追求
“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不仅关乎城镇的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更是直接惠及每一位百姓,是不容推脱的责任。”乐余镇党委书记周晓成说,乐余镇对标全国文明村镇,努力把弱项做强、强项做优,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一日之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也绝非乐余镇心血来潮的“口号”。秉持文明惠民的理念,乐余镇多年来努力打造便利整洁、稳定有序的居住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5月,永利村更是通过复查评估,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这,不仅让百姓切实享受到文明创建的成果,也为乐余镇对文明提出更高标准打下坚实基础,给乐余人争创“全国文明镇”荣誉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共设施愈发完善。走进兆丰集贸市场,宽敞干净的环境令人眼前一亮。蔬菜区、肉类区、水产区划分清晰,新鲜的瓜果生鲜整齐地摆放在摊位,商户热情招呼着居民。一旁的大屏上,滚动显示着各家菜品的源头和检测记录。
今年,乐余镇对兆丰集贸市场实施改造提升,不仅对房屋结构、排水照明进行更新,还重新设计功能区域和摊位,增添了检测溯源、蔬菜快检、宠物寄存等功能服务,让百姓采买更加方便放心。
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造就了优质健全的设施载体,更为这里带来良好的社会风气。
红焖蹄、糖醋虾、鱼肚肉丸、盐水鸭……常丰村宴会厅的墙面上,张贴着一张“文明菜单”,共设置3个套餐,为村民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优质选择,有效解决办事宴请铺张浪费的问题,让婚事新办、喜事小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回荡在田间地头。
推进移风易俗,乐余镇创新提出“文明十二条”“移风易俗八要八不要”等标语,在制作宣传折页、发放倡议书等传统形式外,还创新运用快板、说唱、短视频、漫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文明理念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阔步以人为本的道路
定下全国文明村镇的目标,更要朝着目标不断前行。乐余镇梳理既有优势,检视自身不足,因地制宜拿出《乐余镇“幸福乡村 乐润万家”八大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前行的方向与道路。
结合居民需求和楼道条件,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文明楼道实践点;提升环境秩序,开展全民大扫除,重点整治乱丢垃圾、乱扔烟头等不文明行为;通过展览、文艺演出和文化志愿活动等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更多文化惠民服务……
翻开这份《实施方案》,不难发现“居民”一词遍布字里行间,贯穿于一项项任务之中,这也折射出乐余镇追求文明的清晰思路:在“人”的培育塑造上着重发力。
争创全国文明村镇,居民文明素质再提升是必然要求。
根据《实施方案》,乐余镇将继续深化“乐文明”品牌内涵,推进身边典型学习宣传和关爱礼遇工作,开展“好人寻访”活动,深化道德讲堂赋能行动,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在扶海村,“村村开放麦”首场宣讲活动举行,“乐小宣”宣讲员吴燕用地道的沙上方言,向村民讲述“身边雷锋”匡耀东夜跑途中勇救伤者的故事,引起现场阵阵掌声。
线上,乐余镇将坚持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更新“‘余’光同行”专栏,通过更多先进典型事迹的报道,将“好人”的故事送到百姓身边,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
争创全国文明村镇,激发居民更大的参与热情是必由之路。
以需求为导向、以文化为纽带、以志愿为抓手,乐余镇将努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百姓在帮助他人中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助力精神文明建设中找到幸福感、认同感和责任感。
在“乐文明·四季友好市”中医养生集市上,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主治中医师蒋胜利脱下白大褂,穿上志愿者马甲,坐在摊位前,给百姓拔罐推拿,教授缓解肌肉紧张的办法。
乐余镇将升级“文明实践+志愿集市”的活动形式,在“每月一集市”的基础上,精选“一季一主题”,围绕四季开展“醒春”“盈夏”“知秋”“暖冬”集市,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民服务,也给更多人拓宽了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
提高百姓参与度,不仅要提供更多机会,还要让他们掌握更多技能。今年,乐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手语沟通培训活动,通过“手语动作竞猜”“情景对话演练”等形式,让学员逐步学习基础手语表达技巧,从而更好地参与助残志愿服务。
多方携手共建文明镇
近日,一场以“洁净”为名的全民大扫除行动,如同秋日暖阳遍布乐余镇的街巷角落。乐余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联合辖区5个社区,重点清洁小区道路、清除墙面小广告、铲除公共区域杂草;各村清除宅前屋后、村道沿线等区域积存垃圾;党员干部带头对小区路面、公共区域进行清扫;居民志愿者走进小区各个角落,集中清理绿化带垃圾、路面杂物……全民参与,创造了更优的生活环境,也提升着城镇的文明风貌。
由此起笔,全镇上下纷纷行动,以更大力度推进城乡文明建设,争创全国文明村镇的美丽画卷在乐余镇渐次绘就。
各部门条线立足自身岗位职责,拿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助力提升城镇文明程度。
法律知识相对艰深复杂,所以传统的法治科普宣讲,大多数村民都“不爱听”,也听不懂。在此情况下,张家港市公安局乐余派出所试着将当地人喜爱的锡剧与法律知识融合,与乐余镇“报春花”锡剧团共同创作锡剧《法润江南》,让百姓在欣赏传统文化中得到法治科普。
村(社区)一边改善民生福祉,一边培育文明新风,通过改造提升公共设施、策划文化活动,涵养百姓的优良品行,做到知耻明礼。
庆丰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距离百姓就餐区域不远处,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书籍,一旁还配备了适老座椅、老花镜,让老人餐后休息时,能够方便地品读“精神食粮”。
今年,乐余镇创新实施“乡村场景化”阅读提升项目,各村在老式理发店、卫生室、便民超市等场所设置阅读流动书角,以此让阅读真正走进百姓生活,成为日常习惯。同时,村里还依托乡土文化资源,通过开展场景化、体验式的阅读活动,增强村民的阅读兴趣。
文艺院团、高校机构也加入其中,打造出贴近群众需求的特色文明实践项目,持续丰盈着百姓精神文化生活。
在乐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首场“镜观乐余·影绘家园”摄影技能提升公益课堂开讲,来自沙洲职业工学院的数媒专业教师黄融融用专业知识,为百姓传授手机摄影技巧。
乐余镇联合沙洲职业工学院,共同实施“向美而行 乐见美好”乡村美育计划,推出建筑美学赏析、特色展览、科普研学等课程活动,让百姓在感受美、体验美、表达美中,提升文化修养。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是乐余镇当前的一项重要发展目标,但乐余人从未将其简单地看作是得一块牌子、争一项荣誉,而是坚持以人为本、创建惠民,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扎扎实实地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让幸福成为文明的底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