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国家战略引领下,四川深耕乡村文化沃土,以连续举办的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为关键平台,持续推动文化保护传承与现代文明要素有机融合,让沉淀于乡土的文明瑰宝“活”起来、火起来。
其中,“魅力村镇”赛道作为大赛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是展示乡土文化魅力的璀璨舞台,更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乡村文化振兴决策部署、激发乡村内生活力的生动实践。它以文化为引擎,汇聚全省村镇智慧,竞展新时代乡村风采,为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的“四川样本”。
十镇登台,各展其美
文化赋彩乡村新画卷
第五届大赛决赛现场,十个入围村镇节目次第绽放,如同一幅幅流动的乡村风情画,从历史深处走向时代前沿,展现了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的深度融合。
宣汉县普光镇以《多彩普光映古今》率先登场,节目以时光为梭,织就巴文化从历史深处走向现代发展的锦绣华章,展现了忠勇信义的人文精神生生不息。
![]()
宣汉县普光镇《多彩普光映古今》
平昌县邱家镇的《青芽情》,则将千年青芽茶文化融入诗意的舞台呈现,一缕茶香,道尽巴山蜀水的田园雅韵与匠心传承。
![]()
平昌县邱家镇《青芽情》
昭觉县三岔河镇带来的《火塘旺·三河新》,以彝族传统“查尔瓦”和温暖的火塘为意象,深情讲述了在党和国家关怀下,大凉山百姓生活变迁的温暖故事,情感真挚,艺术表现力震撼人心。
![]()
昭觉县三岔河镇《火塘旺·三河新》
乐至县天池街道的《天池村排满丰登》,则以活力四射的“乡村气排球”为切入点,展现了新时代农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乡村生活的蓬勃生机。
![]()
乐至县天池街道《天池村排满丰登》
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的《千年传奇迤沙拉》,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背景上,用艺术手法演绎了俚颇彝族与汉族文化交融的“彝汉同根”传奇,古朴而深邃。
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则以《嗨!龙车》点燃全场,将“班打狮子”等非遗杂技与“酒城后花园”的桃源景致结合,舞出了乡村的活力与热情。
![]()
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嗨!龙车》
彭州市丹景山镇的《湔江放筏》,用铿锵舞步再现了湔水流域竹筏劳动的场景,既有历史的厚重,又蕴含着“敢为人先、敢闯敢拼”的奋进精神。
![]()
彭州市丹景山镇《湔江放筏》
雅安市雨城区多营镇的《葫芦村歌响》,让嘹亮村歌唱响赛场,一首首充满地方特色的村歌,承载着村民对家乡的共同记忆与深厚情感。
![]()
雅安市雨城区多营镇《葫芦村歌响》
什邡市马祖镇的《秋染马祖好丰景》,在丰收的图景中,展现了当代文旅融合背景下文明传承的硕果与“道不变、志不改”的坚守。
![]()
什邡市马祖镇《秋染马祖好丰景》
旺苍县檬子乡的《米仓山歌》,则让被誉为“大山深处千年和声”的古老歌谣响彻舞台,传递出川北地区宝贵的民间艺术瑰宝的永恒魅力。
![]()
旺苍县檬子乡《米仓山歌》
巴蜀盛会,全国意义
乡土文化点亮乡村振兴路
巴蜀大地上这场生动的文化实践,其意义早已超越一省一地。当一个个村镇带着他们从历史深处打捞的故事、在田间地头孕育的艺术走上舞台,展现出的不仅是地域文化的千姿百态,更探索出一条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
四川的成功实践表明,乡村振兴并非推倒重来,而是要善于发现并点亮深植于乡土的文化基因。那些看似寻常的村歌、劳作场景、古老技艺,一旦被创新表达、与现代生活连接,便能焕发惊人的生命力。这场大赛如同一条纽带,将散落在巴山蜀水间的“文化珍珠”精心串起,让它们在交流碰撞中熠熠生辉,形成了“文化赋能、人才支撑、全域联动”的振兴气象。
文化的力量,在凝聚乡情中润物无声,在带动发展中彰显实效。这场实践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让文化从“背景”走向“前台”,从“资源”变为“动能”,为乡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乡村振兴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激发每个乡村的文化自信与内生动力,让万千村镇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在时代的画卷上留下独特而精彩的笔触。”大赛组委会表示。
当文化的种子在广袤乡土深深扎根,当乡村真正成为文化的创造主体和受益主体,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必将在全国各地绚丽展开。四川的探索,正为这幅宏大的时代画卷贡献着独具特色的巴蜀色彩与智慧。
来源:中国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