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6日,由中央宣传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主办,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共同承办的2025年全国乡土建筑工匠(传统建筑类)第一期培训在浙江松阳举行。
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副局长姚远在开班式上讲话时指出,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蕴藏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卓越智慧和共同记忆。乡土建筑工匠队伍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浙江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从西湖文化景观到绍兴仓桥直街,从兰溪诸葛村到松阳传统村落,浙江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此次培训选择在浙江松阳,结合现场教学,贯通理论与实践,旨在提高工匠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普及政策法规与历史文化知识,交流提高传统建造技艺,弘扬工匠精神。
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姚昭晖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浙江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入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积极探索传统建筑工匠培育路径。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提升广大工匠的传统技艺水平,加深浙江与各省工匠同行的友谊与合作,携手推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
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伯军在致辞时表示,乡土建筑工匠是文化遗产得以“活态”传承的核心力量。以松阳县为代表的“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工匠实施、村民参与”的“松阳模式”,正是丽水在实践中探索出的成功路径。期待通过本次培训,能够进一步拓宽各位学员的视野,提升技艺水平,激发创新思维,为全国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乡土建设人才。
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原局长、学习强国原总编辑、武汉大学特聘教授刘汉俊围绕“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为传统建筑工匠们讲授了第一课。来自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围绕历史文化名城和传统村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以及江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分别授课。
此次培训为期3天,并安排学员深入松阳县山下阳村、缙云县河阳村现场观摩,期间还将举行木作、砖作、石作、雕刻、彩画技艺展示交流活动。据了解,今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对31个省份的传统建筑工匠开展了全面摸底,建立了4大类21项工种共2万多名工匠的全国传统建筑工匠库。本次培训为第一期,组织了江南水乡建筑片区的7省市150名工匠参加。
原标题:《国家级培训落地浙江松阳!150名传统建筑工匠解锁木作、彩画等硬核技艺》
栏目编辑:毛丽君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吕倩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