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新瑛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徐家楼街道积极探索宣传教育新路径,推动宣讲方式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着力构建具有徐家楼街道特色的宣讲工作新格局。
“合伙人”微课堂,实现宣讲灵活高效、互动深入
徐家楼街道积极联合企业、个人、社会组织等文明合伙人,共同打造“合伙人”微课堂。企业合伙人结合自身行业特点,为群众带来实用的就业创业、安全生产等知识。如新华社区开展“消防安全进万家”宣讲活动,将安全知识带到每个人的身边。个人合伙人中,有退休教师发挥余热,用生动故事讲述党的光辉历程;有法律工作者普及法律常识,增强群众法治观念。社会组织合伙人则围绕环保、公益等主题开展宣讲。微课堂每场 10 - 15 分钟,利用群众碎片化时间,深入社区角落。还设置互动环节,群众提问、合伙人解答,有效解决群众疑惑,让宣讲更接地气、入人心。
![]()
新华社区开展“消防安全进万家”宣讲活动
“多场景”广覆盖,推动宣讲全域渗透、全员参与
徐家楼街道积极构建“田间+广场+集市+马扎+校园”多维宣讲网络,实现宣讲对象和时段全覆盖。田间课堂利用农事间隙,讲解农业补贴、医保、低保等惠民政策,实现生产学习两不误;广场课堂通过群众饭后休闲时间宣讲民族团结政策,让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集市课堂借助人流优势,设置宣传点,发放材料、现场答疑;马扎座谈组织互动讨论,引导群众由“被动听”变“主动问”;校园宣讲则结合护苗行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等主题,筑牢青少年思想根基。多场景协同,实现宣讲无死角、时段全衔接。
![]()
新峪社区开展“医保惠民政策”小马扎宣讲活动
“接地气”融乡情,推动宣讲内容通俗化、语言本土化
徐家楼街道注重用乡音乡情传递党的政策,让宣讲内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梅山社区的返乡大学生用乡音讲述党的政策,引发群众强烈共鸣,现场掌声不断,村民们表示对党的政策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大官庄村大学生宣讲团开展相关活动 15 场,参与村民达 300 余人次,切实将党的声音传递到群众心中。在反邪教宣传中,以“神功治病是骗局,科学医疗是正道”等朴实语言揭露邪教本质。讲解农业政策时,用“种好地、拿补贴,增收致富靠实干”等贴近群众的表达,让人一听就懂。针对不同群体,宣讲内容各有侧重:老年人关注医保养老,农户关心惠农政策,学生侧重安全教育,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让党的政策在基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
梅山社区开展“青春益动 理响泰山”宣讲活动
宣讲声入人心,凝聚奋进合力。截至目前,徐家楼街道的宣讲活动累计开展 100 余场,直接受益群众达 5000 余人次。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整合资源,创新宣讲形式,进一步在内容精准化、形式多样化、队伍专业化上下功夫,推动基层宣讲不断走深走实,为建设更加和谐、文明、健康的社区奠定坚实基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