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MBTI时,我们似乎总在聚焦I人(内向)的“社恐”与E人(外向)的“社牛”。但这份来自青山资本的年终研究报告,却将MBTI这面镜子,照向了商业世界最“反人性”的领域——创业。
![]()
研究结果,几乎颠覆了我们对“创业者”的所有刻板印象。
我们总以为,创业者是那种八面玲珑、善于社交、能在酒桌上整合资源的“E人”领袖。但数据告诉我们,这可能是一个彻底的误会。在通往成功的残酷游戏中,I和E的差别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真正拉开“创业者”与“普通人”差距的,是另外两个字母。
第一个过滤器:T (思考) —— 逻辑的冷酷
![]()
我们总以为创业需要“热情”和“共情力”(F),但数据呈现了截然相反的现实。
青山资本对数百位优秀创业者的调查显示,T(思考)和F(情感)维度,是所有维度中差异最大的,近八成的创业者是T人。
为什么?
因为“T”代表逻辑。报告指出,逻辑既不是知识,也不生产知识,但它提供了一套严谨的规则来组织和运用知识。
创业,本质上是一个“从起点选择最优路径走到终点”的过程。它需要一套连贯的思维进行分析和预测,以最低的试错成本,规避错误路径。T人(思考型)在决策时,天然地倾向于使用这套逻辑规则。
相反,F人(情感型)在判断时,会优先考虑伦理道德与他人的感受。但在创业的残酷环境中,这种对“人情”的考量,有时反而会成为决策的阻碍。
报告甚至尖锐地指出,由于中国近现代教育中“逻辑学”的长期缺席,逻辑思维的缺失让很多人在思考和表达上“诉诸情感”,这在创业过程中是极其危险的。
第二个过滤器:N (直觉) —— 赌上未来的远见
![]()
如果说T/F决定了决策的“质量”,那么N/S则决定了创业的“格局”。
早在1990年,美国学者对《Inc.》500强企业创始人的研究就已发现,高增长企业的创始人中,N(直觉)型人格占比显著更高。
青山资本的本次研究,也得出了“NT型显著多于其他类型”的一致结论。
为什么N(直觉)如此关键?
- S人(感觉型):占比高达总人口七成。他们的大脑更关注“当下”的具体感受和细节。他们是天生的“享乐者”,认同“看见,才能相信”。S人的本能是“风险规避”和“别失去”,这是人类进化选择的结果,因为它最利于“生存”。
- N人(直觉型):他们是天生的“梦想者”和“探险家”。他们对未来的可能性充满好奇,更认同“相信,就能看见”。他们具有更强的“延迟满足”能力和“高风险偏好”。
报告因此下了一个深刻的定义: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反人性”的高风险行为。
它要求一个人放弃“当下”的安稳(S),去赌一个“未来”的可能(N)。它要求一个人违背“生存”的本能,去追求“得到”的渴望。
S人确保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而N人,则负责推动边界和冒险。
那些“没那么重要”的维度:I/E 与 J/P
这个结论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它同时说明了什么“没那么重要”。
首先是I(内向)和 E(外向)。我们总以为创业者必须是E人,擅长社交、整合资源。但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创业者中I人的占比反而更多。这完美印证了“低迎合性社会”的到来:I人的深度思考能力,在技术驱动和产品核心的创业模式中,正发挥着E人无法替代的优势。
其次是J(计划)和 P(灵活)。J人和P人在创业者中的比例差异最小。J人倾向于使用“因果逻辑”(提前规划,准备万全再行动);P人倾向于使用“效果逻辑”(打开冰箱看看有什么菜,边做边调整)。报告认为,在应对不确定性时,这两种决策逻辑并没有高下之分,都能成功。
![]()
结语
MBTI的流行,确实映射了“I人社会”的到来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但在创业这场极限游戏中,感性的I人(INFP)和理性的I人(INTP)面临的挑战是完全不同的。比起讨论I和E,我们更应该关注T和N。
T(逻辑)**为创业者提供了“这艘船如何造”的严谨图纸;
N(直G觉)**则为创业者提供了“这艘船要开向何方”的未来罗盘。
这,或许才是MBTI这面镜子,反射出的、关于“创造”与“冒险”的最深刻的真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