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明]·王稚登《立冬》
当秋风的最后一抹温柔
被冬日的初寒所取代
明天12时03分48秒
迎 立冬 节气
水始冰,地渐冻
日照短,寒风劲
![]()
立冬,冬天的第一个节气。
太阳到达黄经225度,北半球的白昼逐渐缩短,黑夜逐渐延长,万物开始收敛生机,为来年的春天积蓄力量,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
此时节,银杏成雨,红叶初霜,木叶半青黄,橙黄橘绿,霜叶缤纷,各种色彩“碰撞”交织,晕染出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是一种纯粹而浪漫的欢喜。
![]()
发现冬日之美,自古就是文人情趣。“诗仙”李白在《立冬》一诗里写道:“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
初冬的冷清、萧索跃然纸上,诗人温酒醉卧,使寒冷的日子里也洋溢着慵懒自得。这种醉看冷月冬风、顺时而为的兴致,或许就是我们从立冬节气里重拾的精神雅趣。
习惯上,我国民间常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意思是指一年的田间劳作结束了,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粮入仓,菜入窖”,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了。
![]()
立冬后,冬季正式来临,万物闭藏,人的饮食养生也进入“藏”的阶段,即进补。俗话说:“冬天进补,春天打虎。”补冬,是中国节令饮食习俗。
这天,北方人讲究吃饺子,饺子形状似耳朵,人常说,吃了饺子,冬天耳朵便不易受冻,且立冬处秋冬之交,饺子与「交子」谐音,这天吃饺子,有团圆美满的祥兆。
![]()
徐州人热衷吃羊,冰冷刺骨的冬天来上一碗滚烫的羊汤,再配上一张酥得掉渣的烧饼,一碗下去,从胃里暖到心里。但羊肉性温热,常吃容易上火,中医讲究“热则寒之”的食疗方法。因此,吃羊肉时要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而在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
![]()
冬天,虽然令人缩手缩脚,却总有一些小事物带来欢喜温暖:一片晶雪,一朵寒梅,一杯暖茶,一盘饺子,一桌热菜,还有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相守相伴。
![]()
日子,因细碎的美好,有了憧憬满怀的盼头。
告别了秋途春恨,告别了繁花似锦,天地一片澄静,我们也回到了最真实的模样。回首这一年,总有聚散,总有遗憾,无论风月正好还是长路遇雨,都是我们经历的风雨。
![]()
“借我一场秋啊,可你说这已是冬天。”其实何必遗憾,每个季节都有它的美,春华秋实,冬安顺遂,如此温和从容,岁月静好,不就是我们从前所期盼的吗?
![]()
春光不必趁早,冬霜不会迟到,立冬,一切都刚刚好,好好生活,慢慢相遇,无论过去如何,都是成长与经历。照顾好自己,陪伴重要的人,便是对这一年最好的回答。
冬已来,春,也不远了……
立冬▪三候
![]()
一候 | 水始冰。
水面结起薄冰,但未到坚硬的程度。
二候 | 地始冻。
地面由松软变得坚硬,但尚未龟裂。
三候 | 雉入大水为蜃[shèn]。
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消失,海边出现大蛤,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和颜色相似,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化为蛤。
立冬▪养生
![]()
立冬后进补要给肠胃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可以食用性质温和的花生红枣汤、生姜炖牛肉等进行引补。
此外,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好选择,小麦粥养心除烦,芝麻粥补肾益精,萝卜粥消食化痰,茯苓粥健脾养胃。
适量增加蛋白质、脂肪的摄入,对御寒很有好处。如板栗、葵花籽、黑豆、黑米等富含蛋氨酸的食物,以及羊肉、牛肉、鸡肉、虾等富含蛋白质及脂肪的食物,都是冬季进补的佳品。
冬后,虽然天气寒冷,但适量运动依然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间最好在阳光出现以后进行;晚饭后不宜外出进行激烈运动;同时要注意保暖、控制锻炼的力度和持续时间。
轻缓的运动如快走、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运动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增强心肺功能,还能帮助大脑保持清醒和活跃。
顺颂时祺
秋绥冬禧
愿你
不惧迎寒前行
却有温暖相伴
部分来源 | 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中国中医、养生中国、新华日报健康
美编丨徐梦雨
徐州广电编辑 | 黄雨桐
一审 | 蒋莉
二审 | 朱宸昕
三审 | 张清
![]()
转发+在看,告诉身边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