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勤:产业兴旺“钱袋鼓” 乡风文明“气象新”
近日,在民勤县西渠镇出鲜村兴旺养殖场,养殖户靳海罗正驾驶电动撒料车往来作业。圈舍里,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正悠闲地咀嚼草料,呈现出一派现代化畜牧养殖的生动场景。
![]()
肉牛养殖 王珍艳 摄
“西渠镇现有养殖小区35个,肉羊存栏16万只,年出栏23万只,肉牛存栏2500头,年出栏400头。”西渠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郭精福表示,“我们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推广养殖技术,持续做好疫病防控和品种改良,全力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西渠镇聚焦标准化养殖、良种化繁育、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建设,推动畜牧业从粗放式养殖向集约化管理转型,引导群众走精养优养之路,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走进民勤县蔡旗镇金家庄村的日光温室大棚,浓浓暖意迎面而来。只见藤蔓间挂满了一串串饱满圆润、色泽鲜亮的西红柿,生机勃勃,丰收在望。
![]()
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巧打季节差 杨燕 摄
“要想提高温室西红柿的收益,关键得瞄准市场,打好时间差,做到春提前、秋延后,实现全年不间断供应。”说起种植经验,种植户金发文侃侃而谈,“我这座棚是7月份定植的,8月中旬就开始采摘,目前已经收入两万多元。按这个势头,采收到11月底,还能再增收一万多元。”
近年来,金家庄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多元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有效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如今,村民们正从传统的“春种秋收”迈向“四季丰收”,乡村振兴的动能持续增强。
“目前全村已建成三代日光温室39座,重点种植辣椒、西葫芦、西红柿等市场需求旺盛、经济效益突出的蔬菜品种。预计每座大棚年均收入超过5万元,真正让群众尝到了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甜头。”金家庄村党支部副书记俞天喜介绍道。
乡风文明同样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活力。近年来,东湖镇下月村用“小积分”撬动“大治理”,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居民巷道、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等人居环境整治,不仅让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也扮靓了村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我觉得积分制非常好,不仅环境干净了,还获得了积分奖励。今后我将继续做好庭院美化,争取获取更多积分。”下月村村民石玉成说。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乡村发展、建设与治理三大任务。”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辉明说道,“‘4+1’优势主导产业规模稳定在60万亩,肉羊饲养量达430万只,建成日光温室5.6万亩、养殖暖棚9.4万亩,群众收入稳步增长;投入4100多万元实施农村污水处理及环境整治项目,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同时,扎实推进高额彩礼治理,‘一碗烩菜办丧事’已覆盖169个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日益浓厚,乡村文明不断展现新气象。”(记者:张晓娇)
编辑:李筱 审校:李玉红 责任编辑:闫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