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 “双十一” 购物大促正式拉开帷幕,直播带货、AI 互动等新型营销形式层出不穷,各类优惠活动令人眼花缭乱。近日,四川省资阳市、重庆大足、潼南、荣昌四地消费者委员会为应对购物高峰期间可能激增的消费纠纷与投诉,四地消委会联合发布消费提示,从优惠辨别、预售规范、直播理性、退货政策、商品查验、信息保护、凭证留存七大方面,提醒广大消费者擦亮双眼,实现理性消费、安心购物。
![]()
据了解,“双十一”期间既是消费者的购物狂欢季,也是消费纠纷的 “高发期”。多地消委会数据显示,定金纠纷、优惠缩水、售后推诿、虚假宣传等问题频发。此前就有消费者因未厘清“定金” 与 “订金” 的法律区别,取消订单后遭遇定金损失;还有消费者在换货时被商家要求补足优惠差价,引发消费争议。对此,四地消委会针对性提出七大消费指引。
在优惠规则辨别方面,消委会提醒消费者优先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电商平台及商家,仔细研读满减、红包、优惠券的使用条件,明确适用范围、有效期和使用门槛。尤其需注意支付 “定金” 前,务必确认定金是否可退、尾款支付截止时间等条款,避免因个人原因取消订单导致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相关规定,消费者无违约时商家不得克扣定金。
针对预售活动,消委会强调,切勿因定金金额较低而冲动支付,应综合计算定金、尾款、优惠券及跨店满减后的最终到手价,并密切关注尾款支付截止时间,防止超时未付导致定金被没收。
对于直播带货,消委会指出其极易引发冲动消费,建议消费者留意主播及直播间口碑,对 “史诗级优惠”“全网最低价” 等夸大宣传保持警惕,提前多渠道比对价格,对不熟悉的商品冷静思考后再下单。
在退货政策上,消委会明确,网络购物通常享有 “七天无理由退货” 权,但定作商品、鲜活易腐商品、已拆封数字化商品等除外,线下购物若无商家明确承诺则不适用该规定,下单前需确认具体商品退货政策。
商品查验环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及时跟踪物流信息,签收快递时当场开箱验货,核对商品数量、规格、外观及赠品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拍照录像留存证据,并第一时间联系商家或平台处理。
个人信息保护成为重点关注内容,消委会建议消费者非必要不提供敏感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扫描可疑二维码,警惕 AI 冒充客服的诈骗行为,核实客服身份需通过官方渠道,切勿透露密码、验证码或开启屏幕共享。
最后,消委会强调消费者需留存好消费凭证,包括促销截图、聊天记录、订单详情、支付凭证、快递单号等,发生纠纷先与商家或平台协商,协商不成可拨打 12315、12345 热线或通过 “全国消协智慧 315 平台” 维权。(来源:资阳市市场监管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