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最近的操作,把“政治干预经济”的戏码演到了极致——为了紧跟美国对华芯片限制的脚步,居然想强行让中国闻泰科技“吐回”2019年收购的荷兰半导体巨头“安世半导体”,甚至放话要推动本国企业接手。
可现实给了荷兰政客一记响亮的耳光:安世的全球客户们集体不买账。从汽车电子巨头博世、大陆集团,到消费电子企业三星、小米,没一个愿意跟着荷兰政府的节奏“换供应商”。有人直接撂话:“我们只认技术和稳定,不认政客的口号。”
![]()
客户傻吗?放着“本土企业”不用,偏要跟中企合作?答案藏在产业链的硬逻辑里。
荷兰政府的干预举措
2019年,中国闻泰科技完成对荷兰半导体企业安世半导体的收购,这一交易当时被视为全球半导体产业资源整合的典型案例。安世半导体在功率半导体领域深耕多年,尤其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芯片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其技术积累和市场份额让其成为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
![]()
随着美国对华芯片领域限制政策的逐步升级,荷兰政府近期明确表达了对该笔收购的“反悔”态度,公开表示将推动闻泰科技转让安世半导体的股权,甚至计划协调本国企业接手这一资产。荷兰官方在相关声明中虽未直接提及美国因素,但业内普遍认为,此举是为了迎合美国主导的对华半导体限制框架,试图在芯片产业链关键环节削弱中企影响力。
为推动这一干预措施落地,荷兰政府先后通过行政问询、合规审查等多种方式向闻泰科技施压,同时与国内半导体企业展开沟通,探讨资产接手的可行性。这一系列操作打破了跨境并购交易的稳定性原则,引发了国际资本市场对荷兰投资环境的质疑。
![]()
全球客户的集体“用脚投票”
荷兰政府的干预举措并未如预期般顺利推进,反而遭遇了来自全球客户的集体抵制。安世半导体的核心客户群体中,既有博世、大陆集团这样的全球汽车电子巨头,也有三星、小米等消费电子领域的领军企业,这些企业在得知相关消息后,纷纷明确表达了反对态度。
博世集团汽车电子事业部负责人在行业会议中公开表示,该公司与安世半导体的合作已持续超过十年,双方在车规级功率芯片的适配、量产及质量控制方面形成了深度绑定。
![]()
若更换供应商,仅生产线技术调试就需要18至24个月,期间产生的研发成本和产能损失将超过1.2亿欧元。大陆集团也发布声明称,将优先选择能保证供应稳定性和技术一致性的合作伙伴,短期内不会考虑更换芯片供应商。
消费电子领域的反应同样明确。三星电子采购部门在内部备忘录中指出,安世提供的低压芯片在良品率和成本控制上表现突出,其45天的交付周期远低于行业平均的60天,更换供应商将直接影响三星手机和家电产品的生产计划。小米、OPPO等中国消费电子企业也相继与闻泰科技沟通,确认了后续合作的稳定性意向。
![]()
客户群体的反对并非单纯的商业偏好,而是基于产业链运行的核心逻辑。功率半导体作为基础元器件,其与下游产品的适配性直接关系到终端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更换供应商意味着整个生产链路的重构,这对于追求规模化和稳定性的制造业企业而言,成本和风险都难以承受。
中企六年整合的“硬实力”
客户群体敢于公开抵制荷兰政府的干预,核心底气来自于闻泰科技收购六年来对安世半导体的成功整合。在收购初期,安世半导体的核心研发和生产环节仍高度依赖荷兰本土资源,技术迭代和产能扩张受到一定限制。而经过六年的投入,安世半导体已完成了“中国化”布局的关键转型。
![]()
研发层面,闻泰科技在上海设立了安世半导体的全球研发中心,目前该中心已吸纳超过500名研发人员,其中包括多名来自荷兰、德国的资深工程师。数据显示,安世半导体70%的新款芯片设计工作已能在上海研发中心独立完成,2024年推出的第三代车规级IGBT芯片,其核心技术参数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生产层面,安世半导体已实现与中国本土晶圆制造企业的深度合作。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的28nm成熟工艺生产线已能满足安世80%以上的晶圆代工需求,2024年双方合作的车规级芯片量产良品率稳定在99.5%以上,超过收购前的98.2%。这种本土化生产布局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更规避了国际供应链波动的风险。
![]()
成本控制方面的成效同样显著。通过整合中国供应链资源,安世半导体的低压芯片生产成本较2019年下降了12%,其中面向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8%,这一优势成为吸引客户持续合作的关键因素。荷兰《财经日报》在相关报道中承认,安世半导体的“中国根系”已深度扎下,强行剥离股权将导致研发和生产链路断裂,最终可能让这家企业失去核心竞争力。
产业利益与政治压力的撕裂
荷兰政府的干预举措不仅遭遇外部客户抵制,也在国内半导体产业引发强烈反弹,其中反应最激烈的当属荷兰半导体巨头ASML公司。作为全球光刻机领域的垄断性企业,ASML的经营状况与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直接相关,而中国市场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
![]()
ASML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受对华EUV光刻机出口受限影响,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8%,净利润下降22%,其中中国市场营收占比从2021年的24%降至11%。更让ASML担忧的是,安世半导体作为其潜在客户,若因股权变动导致经营动荡,将进一步影响其设备销售。
ASML高管在内部会议中的发言被媒体披露,称政府的干预措施“违背了产业发展规律”,一边要求企业开拓市场,一边破坏产业链稳定,这种矛盾的政策让企业难以应对。
![]()
荷兰半导体行业协会的调研数据显示,超过60%的荷兰半导体企业对政府的干预举措持反对态度。这些企业普遍担心,此举会损害荷兰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中立形象,导致中企减少对荷兰技术和设备的采购。2024年,中国企业对荷兰半导体设备的采购额已同比下降15%,若局势持续恶化,预计2025年这一降幅将扩大至20%以上。
这种内部矛盾凸显了荷兰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两难处境。作为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参与国,荷兰既依赖美国的技术和政治支持,又不愿放弃中国市场带来的巨大利益。试图通过干预中企资产来平衡这种关系的做法,最终陷入了“得罪客户、损害本土企业利益”的尴尬境地。
![]()
稳定与创新的不可替代性
这场围绕安世半导体的资产风波,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产业链的稳定性和技术的连续性已成为企业决策的核心考量,任何基于政治因素的强行干预,都可能遭到市场规律的反噬。
中国半导体产业近年来的发展实践也印证了这一点。从华为在5G芯片领域实现国产化突破,到中芯国际28nm工艺产能翻倍,再到闻泰科技成功整合安世半导体,每一步进展都离不开对技术创新的坚持和对产业链稳定的维护。这种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中企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全球客户提供了更可靠的合作选择。
![]()
对于荷兰政府而言,如何在政治诉求和产业利益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未来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对于全球半导体产业来说,这场风波更清晰地表明:技术围堵难以阻挡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唯有坚持开放合作、维护产业链稳定,才能实现各方共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