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玉福)齐鲁有逸士,临淄隐丹青。谢公景波先生,年逾花甲而笔力愈健,其人如齐稷下遗风,温润中含金石气,其画似蒲松龄笔下的异卉,墨间自有孤光灼灼。
![]()
谢景波近照
![]()
谢景波作品
先生生于齐国故都,书香世家,自幼喜丹青,爱涂抹。既长,师事花鸟画大家苦禅先生,得窥门径。后博采众家之长,乃上溯明清,取法陈白阳之纵逸、徐青藤之狂放、八大山人之孤高,又旁参石涛、吴昌硕、齐白石诸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其于写意花鸟之道,深悟继承与发展之理,树“创新不远离传统”之旨,故其画既含古意,又富新机,自成一格。
![]()
谢景波作品
先生作画最擅解衣盘礴之势。其妙处不在拟古,而在以古法开新境,观先生画荷,泼墨荷叶如云涛翻涌,浓淡相破处似有钟鼎铭文之斑驳;先生画鹭以焦墨写骨,喙尖朱砂若凝血泪,恍见陈老莲《隐居十六观》中高士目送飞鸿的刹那孤寂。此非画鸟,实画千年齐地士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风骨。
![]()
谢景波作品
先生画石榴,不取繁枝密叶之工,但以赭石混墨泼出虬干,笔锋如斧劈华山,俄而三五丹实跃然纸上,裂开的榴籽似用胭脂调胶迸溅而成,令人想见《楚辞·九歌》中“援北斗兮酌桂浆”的淋漓快意。此种“离形得似”,正是大写意精髓——舍皮相而追神魄,去巧媚而存天真。
![]()
谢景波作品
先生作画其用色尤见古艳,用朱砂如读“东方之日”,灿烂中带荒凉;用花青似诵“淄水汤汤”,沉郁处见澄明。近年所作以宿墨积染法写残荷,墨色层次竟如前年齐国青铜器之包浆,斑驳里藏着时光的密语。
![]()
谢景波作品
![]()
谢公尝言:“作画如临碑,一笔落下便是千年。”其人六十载沉潜墨海,将金石考据的功力化入笔法,把齐学转为画意。观其作品,不惟见徐渭八大之遗韵,更可见一种属于当代文人的精神突围——在浮躁世间守护着笔墨的尊严,于机械复制时代坚持着手工的体温。
今观谢公之画,枯笔如断戟沉沙,润墨似新雨洗尘,正是在“不似之似”间抵达了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齐鲁丹青史,自李成以降千年,又见这般巍然苍秀的气象,岂不令人击节而叹?
画家介绍|谢景波,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一级美术师,中华国粹艺术馆理事,青岛西海岸美术家协会理事,守拙书画院院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