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定县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锚定“发展强根基、文化聚人心、服务暖民心”的方向,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产业车间到乡村村寨,从文化活动到民生现场,各族群众携手同行的身影,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进步、共同富裕的生动画卷。
![]()
图为普定县民宗局组织开展“跳花节”“三月三”“百场双语大宣讲”等60余场活动。
依托普定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环境和地理优势,普定县春归保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分拣、压榨、装瓶的流水线高速运转。企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县民宗局的精准帮扶与鼎力支持,通过政策精准指引、资金重点扶持,为企业市场拓展之路保驾护航。如今,其产品已远销省内外,成为民族地区实现“产业振兴 + 文化传承”双向赋能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在我们企业发展的进程中,一直得益于县民政局政策与资金上的大力支持,企业在抓生产的同时,还进一步传承和发展贵州民族文化,比如在我们的产品包装设计上,就融入了很多我们贵州当地的民族特色元素,通过这些元素,让更多的人在品尝刺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我们贵州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
图为普定县民宗局组织开展“跳花节”“三月三”“百场双语大宣讲”等60余场活动.。
县民宗局以“精神共铸、资源共享、文化共融、社会共治、经济共富”为抓手,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廊带建设,将共同体意识融入改革发展各领域。目前已指导盘江电厂、春归保健等5家企业开展系列工作,提炼典型材料5份,成功申报省级优秀个人1名、省级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示范项目1个,持续强化工业园区示范廊带建设中的普定民族力量。
“这次能获得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我深感荣幸,也很感谢县民宗局对我们提供的帮助与支持,下一步我们企业将继续传播贵州民族文化,建好民族企业共有的精神家园,真正意义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春归保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梦海说道。
![]()
图为企业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忙碌有序。
2023年以来,普定县积极向上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累计获得中央、省级资金1330万元。该批资金精准投向县内民族地区,覆盖13个乡镇(街道),实施中小型基础交通、水利设施项目17个。在黄桶街道青山社区,宽阔平整的通村路直达村落,既极大便利了群众日常出行,更为当地产业发展提质、群众增收致富筑牢了基础。
“我们青山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社区,现在我们所在的这条路是青山社区产业路,未修缮之前,这条路坑洼不平,对青山社区的农副业生产及居民出行极为不方便,2024年向民宗部门争取了项目资金修缮这条路,于今年2025年的7月份修缮完善,这条路修缮完成以后,既方便居民的出行也在农业生产方面带来很大的作用。”黄桶街道青山社区党支部书记周洪祥说道。
同时,在夜郎蜂业的生产基地内,智能化蜂箱设备排列整齐。该企业依托民宗局帮扶,探索“基地+科技+农户”的发展模式,升级中蜂养殖技术,实现提质增效,带动周边村民稳定增收。贵州夜郎蜂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林江介绍道:“我们这个蜂箱是叫新型智能化蜂箱,是上下结构的,以前的老蜂箱是只能够容纳一群蜂,这个新型智能化蜂箱通过改造以后可以容纳三群蜂。2024年县民宗局通过民族衔接资金对我们企业有200多箱蜂的帮扶,我们建成了现在的新型智能化中蜂养殖基地,通过这个中蜂养殖基地,一是我们可以解决周边农户到企业就业,二是通过养蜂可以带动周边的农户也进行养蜂,增加他们的收入,三是通过养蜂可以提供给县城周边学校研学体验,像普定一小、二小、六小等都有参与过我们的研学活动。”
![]()
图为杨梦海获得荣誉。
技术创新让蜂箱更“聪明”,政策扶持让企业更有底气。智能化养殖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也让蜜蜂养殖产业的产值显著提升。如今,这一项目已成为全县民族地区产业帮扶的示范样板。
“我们始终把发展作为增强民族团结的基石,其间我们投入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实施了18个基础设施项目和6个特色产业项目,比如支持化处镇的朵贝茶产业升级,帮助黄桶街道的智能蜂业实现产量翻番,扶持坪上镇的民族文创产品开发,这些项目切实改善了民生、带动了就业,让各族群众共享了发展成果。”普定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亮说道。
服装作为民族文化的独特载体,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普定县民宗局聚焦民族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在推动民族服装产业升级上狠下功夫。在安淇尔服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缝纫机轰鸣,工人们忙碌而有序。这家落户于鑫旺社区的民族企业,在民宗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图为夜郎蜂业产品。
安淇尔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亚飞说:“我们的服装厂创办快10年了,最初是在马场从事服装行业,2019年在鑫旺社区建立以后,重新开办了一家服装厂,但是由于设备老旧,实现产能突破有点吃力,去年县民宗局对我们资金项目进行帮扶,厂里面完成了一部分机器换新,服装的产量提升了一个台阶,同时也带动了我们社区各民族群众稳定就业。”
如今,在地方政策的支持引导下,安淇尔服装厂正积极探索“文化 + 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之路。企业在民宗局的积极指导下深挖本地民族文化资源,将苗族刺绣、布依族蜡染等传统手工艺元素融入现代服装设计,打造出兼具民族特色与市场竞争力的服饰产品。
“通过民宗局的指导,我们将本地苗族、布依族传统的刺绣工艺运用到文创产品的发展中,达到60款产品的创新,投入了线上线下销售,对民族文化这一块有很大的提升,有益于民族文化图腾的传承。下一步我们企业将与传统手工艺人加强合作,创作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民族文创产品,投入文旅市场的销售,从而扩大企业经营范围,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同时我们将主动融入各类文化活动,积极以文化带动经济繁荣发展,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流交往交融。”安淇尔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亚飞表示。
近年来,县民宗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托传统节庆,组织开展“跳花节”“三月三”“百场双语大宣讲”等60余场活动,创作文艺节目,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寨和示范单位,为民族文化传承注入了新活力。在黄桶街道后寨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七进”活动正深入推进。村寨内,宣传栏上展示着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主题文艺活动和宣讲课堂成为村民们的“精神家园”。
“通过双语大宣讲,用我们当地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把政策讲明白,大家办事发展心里都有了谱,更让村寨风气越来越好、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乡亲们既懂了政策、学了知识,还更团结了,日子过得也更有奔头。”普定县黄桶街道后寨村党支部书记罗成说道。
从村寨蝶变焕新颜到幸福道路通民心,从产业蓬勃添活力到民族同心聚合力,全县上下已然形成民族工作“一盘棋”的生动格局。各族群众将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昂扬的姿态,在共建共享中凝聚磅礴力量,推动民族工作再上新台阶,携手书写普定县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
“下一步我们将在县委的带领下,持续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二是在‘实’上更用力,以更多好的项目带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三是在‘创’上更出彩,全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县民宗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亮说道。(文/图:周可可、林倚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