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那个顶着一头乱蓬蓬的棕发,眼里闪着光的格兰芬多小姑娘,古灵精怪,勇敢坚毅。
可谁能想到,她竟然亲手背刺了捧红自己的伯乐,《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
![]()
我用大白话给大家简单梳理一下。
艾玛和罗琳首次公开对线,缘于“跨性别者”的立场不同。
什么叫“跨性别者”呢,就是“即便你没进行真正的变性手术,但只要你打心底认为自己是异性,那么就可以被认定成跨性别者”。
也即是说,你是男的(不论成年与否),只要对外说你心里觉得自己是个女的,就能进女厕所,睡女寝,去女士换衣间,泡女士温泉。
很荒唐吧,但英国人权组织那会就准备这么干,要将此简化在《性别承认法》里。
此外还有不少新闻:
男老外家暴前妻,侵犯她人两次,开庭前灵机一动,说自己心理上其实是女性,留长发,做美甲,说自己侵犯别人是自己被勾引了,就能让案件推迟审讯三年。
美国一男的被指强奸,同样心理上觉得自己是女性,就被关进女子监狱,又再次对四名狱友实施侵犯。
东京奥运会,男变性举重选手被批准参加女子举重比赛。
![]()
因为当时的DEI(多元,平等与包容)运动正如火如荼,舆论氛围就是如此,谁反对就干谁。
一个女网友Maya说“跨性别者不该进入女厕所”就被网暴到遍体鳞伤,甚至被公司解雇。
这就导致,少部分正常人根本不敢吭声。
偏偏罗琳不服,发帖力挺Maya。
“跨性别者不是女性!”
“女人的定义必须建立在生理性别上,否则一个男性说自己内心是女性,就能进入女厕,进女性收容所,进妇科医院,这对女性来说就是赤裸裸的危险。”
![]()
这条推文在国外掀起轩然大波。
他们认定罗琳在歧视跨性别者,咱们这可能不是什么严重的事,但在国外这是很大的罪名。
网暴席卷而来,还有人跑到罗琳家门口示威,说要杀了她。
罗琳的好友、同事和粉丝连忙与她割席,整个《哈利·波特》剧组也与罗琳反目,要开除她的作者身份。
一手捧红的三位主演(哈利,赫敏,罗恩)都站到了她的对立面,发言最激烈的就是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
![]()
02
艾玛公开批评罗琳并与之决裂,说:“跨性别者”是男是女无所谓,他们有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还特意强调了一句“希望关注我的跨性别者明白,我还有世界上很多人依然尊重和爱你们”。
![]()
![]()
这番发言简直太“政治正确”,不仅讨好了当时的舆论氛围,还圈粉无数,占尽风头。
但同时意味着,她把罗琳当成跳板和投名状,又利用自己的名气鼓舞了大众对罗琳的围剿,导致罗琳因此遭受了更为猛烈的网暴和人身威胁。
2022年,艾玛参加了一场颁奖典礼,上台致辞时说了一句“I’m here for all the witches.”(我为所有的女巫而来)
随即挑着眉,用口型无声说了句“But one”(除了一位),暗指罗琳。
![]()
那个时候,针对罗琳的死亡、强奸和酷刑威胁达到顶峰,甚至波及家人。
艾玛这个举动等于火上浇油,当晚,罗琳收到的威胁激增,家庭住址曝光,还遭到“炸药”等死亡威胁。
而艾玛只是通过第三人转递给罗琳一张小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我很抱歉你正在经历这些”。
可她明明有罗琳的联系方式,却妄图用这种虚伪的手段告诉媒体:
看,我心怀同情和善意,即便我们立场不同,但我仍然关心罗琳。
典型的东郭先生与狼。
03
演讲事件,逼得罗琳有家不能回,甚至不得不离开英国。
好在这期间,对DEI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大。
时间来到2024年,英国最高法院裁定,“对女性的定义以生理性别为准,不包括跨性别女性”。
罗琳赢了。
裁定发布当天,她抽着雪茄,举着酒杯,宣布胜利。
![]()
风向转变,艾玛的态度开始放软。
她做客播客时扭捏地向罗琳隔空示好:
“我仍然爱罗琳,也希望她继续爱我。”
说实话,如果一个人因立场不同和你唱反调,一直硬刚到底,倒能让人保留一点敬意。
但只因舆论转变,这个人又要把你当跳板,跃到安全地带,只会让人觉得恶心。
反复被当作塑造公众形象工具的罗琳气炸了,发表长篇檄文手撕艾玛:
“我永不原谅。”
几句话,便撕下艾玛的面具,将她的虚伪,残忍和无知公之于众。
“与那些始终被财富盛名包裹而未曾经历真实人生的幸运儿相同,艾玛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贫瘠到无法自治其贫瘠。
她永不需要栖身收容所,绝不会被安置在混合性别的公立医院病房,我甚至怀疑她成年后是否进过商业街的公共更衣室——
她的‘公共洗手间’是单人专用,门外还站着保安。
她可能会在市政泳池新改制的混性别更衣室脱光衣服吗?她可能会去找无法保障纯女性服务的公立强奸救助中心吗?她可能会跟自我认同为女性的男性强奸犯共居囚室吗?
我十四岁时并非千万富翁,创作那部让艾玛声名鹊起的作品时我在贫寒中挣扎。
因此我以血肉经历懂得,艾玛如此热衷践踏的妇女权益,对无数不曾享有她那般特权的女性与女孩到底意味着什么。”
五年的纷争似乎画上了短暂的句号,至此,艾玛身后永远留下了“背刺者”的烙印。
![]()
04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没想到这个前情提要会写么长。
我对罗琳和艾玛的立场之争没有兴趣,只是觉得,沦落至此,是艾玛自找的。
老外有句谚语是这么说的,Don’t 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you .
英译中可以理解为“落其食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再白话一点,用咱小学课本上的话说,叫“过河不忘搭桥人,吃水不忘挖井人”。
这么看来,老外也知道做人要感恩。
而艾玛根本没有意识到,没有罗琳,就没有她后来的盛名。
她也没搞清楚,人们喜欢她,更多是对赫敏的角色滤镜,不一定是对她本人。
但是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过久了锦衣玉食、顺风顺水的生活,没遭遇过社会的毒打,根本理解不了普通人的辛苦。
悲哀的是,这样的人挺多的。
他们俯视众生,自诩善心地对弱势群体指手画脚,其实就是何不食肉糜。
![]()
好比之前那些脑残专家。
建议农民在县城买房住,然后开车去农村种地。
建议低收入者把空闲的房子租出去,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
建议年轻人不要把时间花在通勤上,可以在单位附近租房子住。
建议贫困山区的孩子多吃果蔬肉类,他们身体素质太差了。
建议油价再提升三倍,这样可以缓解交通压力。
这是人能说出来的话吗?
我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了。
05
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纸,让学生把纸揉成一个纸团。
接着他在讲台放了个垃圾桶,让学生们往里扔,扔进去就得分。
当然,有的中,有的没中。
然后老师采访那些扔中的学生,觉得自己为什么能扔中。
学生们说:
“我平时打篮球。”
“我方向感很好。”
“我用的是这样的姿势。”
但其实,最显然的原因是,大部分扔中的人,只是坐在前两排而已。
接着老师让大家换位置,前排的换到后面,后排的换到前面。
结果在意料中,刚才前几排扔中的学生换到后面后都没有中。
做完这个测试后,老师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想告诉你们,身处优势的人是不知道自己在占便宜的,所以往往会把优势误以为是能力和才华,觉得自己的成功是凭个人努力获得的,所以就会去嘲笑那些身陷窘境困境的人。
觉得他们之所以过得不好,就是因为懒散不努力,所以活该。
我们不能成为这样的人。
有时候我们做不到共情也就罢了,但不要当那种食用他人痛苦的人。”
06
对别人指指点点的时候多想想,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你们那么多优越的条件。
周围人都在饿肚子,你吃上满汉全席了。
吃上也没啥,老老实实吃你的皇家饭就得了,为什么还要上别人家吧唧嘴?
吧唧嘴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挨家挨户地到处炫耀?
到处炫耀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假装心善地问别人怎么不吃?
问了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大家夸你吧唧嘴的声音好听?
所以说,这句话说得真好:
有时候我们做不到共情也就罢了,不要去当那种食用他人痛苦的人。
最简单的做法,周围人饿肚子的时候,你不要吧唧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