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城市的小区门口,看着高高的楼房,心里七上八下。
手里提着那个陪了我二十年的旧行李箱,里面装着从老家带来的土特产,还有儿子最爱吃的腊肉和干豆角。
电话里,儿子何俊的声音充满期待:"妈,你到哪了?我下来接你。"
我刚说到楼下,就看见儿子从电梯里跑出来,他比上次回家过年时又瘦了些。
"妈,你可算来了!"何俊接过我的行李箱,"欢欢天天念叨奶奶呢。"
![]()
我心里一暖,跟着儿子上楼,心想着这次进城,终于能好好陪陪孙女了。
电梯门打开,七岁的欢欢冲过来抱住我的腿:"奶奶!"
我摸着孙女的头,眼眶有些湿润,三年了,自从老伴走后,我就一个人守着老家那个空荡荡的院子。
儿媳田雨欣站在门口,脸上挂着礼貌的笑容,但那笑意并未到达眼底。
她接过我手里的布袋子,看了一眼里面的东西,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妈来了,快进来吧。"
我换上拖鞋,打量着这个儿子奋斗多年才买下的房子。
一百多平米,装修得很现代,干净得像样板间,连地板都能照出人影。
"妈,你就住这间。"何俊打开客房的门,"床单被子都是新的,你看看还缺什么。"
房间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只是摆设有些冷清,像是很少有人住。
我放下包,想去厨房帮忙做饭,田雨欣却拦住我:"妈,您刚到,歇着吧,我已经点了外卖。"
她的语气客气但疏离,让我想起了刚进门时那个不太自然的笑容。
那天晚上,我躺在陌生的床上,听着窗外汽车的鸣笛声,怎么也睡不着。
老家此刻应该很安静,只有虫鸣和偶尔几声狗叫,我突然有些想念那个熟悉的环境。
但我摇了摇头,告诉自己要适应,儿子一片孝心,我不能辜负。
只是不知为何,心里总有一丝说不清的不安。
01
第二天一早,我五点就醒了,这是在农村养成的习惯。
我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间,想去厨房做早饭,却发现厨房的门关着,里面一点声音都没有。
我轻轻推开门,厨房很干净,灶台上一点油烟的痕迹都没有,冰箱里整整齐齐摆着各种食材。
我找出面粉和鸡蛋,准备做些家常的葱花饼,这是欢欢小时候最爱吃的。
正和面的时候,田雨欣披着睡衣走进来,看到我在厨房忙活,脸色有些不好看。
"妈,您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抱怨。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习惯了,在老家都是这个点起床,想着给你们做点早饭。"
田雨欣走到灶台边,看了看我和的面,皱起眉头:"妈,我们早上一般不在家吃饭,都是在公司楼下买。"
"而且..."她顿了顿,"您做饭油烟味太大,我刚装修的厨房..."
我的手停在半空,不知道该不该继续。
"那个...我轻点炒,不会弄脏的。"我小声说。
田雨欣叹了口气:"算了,既然都准备好了,那就做吧,但以后您别这么早起来了,会吵到我们休息。"
说完,她转身回了卧室,留下我一个人站在厨房里,手里的面团突然变得沉甸甸的。
我还是把葱花饼做好了,何俊起床后吃了一个,夸我做得好吃。
但田雨欣只是喝了杯牛奶,看都没看那些饼一眼。
"妈,您慢慢适应,城里人作息时间跟农村不一样。"何俊临出门前叮嘱我,"您在家随便看看电视,别累着。"
我点点头,目送他们上班,心里却觉得空落落的。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不知道该干什么。
电视里播着我听不懂的节目,我试图收拾房间,却发现到处都干干净净,根本不需要我动手。
我想起老家的院子,这个时候应该去菜地浇水,或者去邻居张婶家聊聊天。
但现在,我坐在沙发上,看着这个陌生的家,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多余的人。
中午,我想煮点家常菜,在冰箱里找了半天食材。
田雨欣说她中午在公司吃,不回来,让我自己随便弄点。
我做了一碗面条,坐在餐桌前,看着对面三个空空的椅子,突然就没了胃口。
以前在老家,虽然一个人,但邻居们会互相串门,日子过得热闹。
下午欢欢放学回来,我总算有点事做了。
我陪孙女做作业,给她讲我小时候的故事,欢欢听得很开心,笑声让这个家有了点生气。
但田雨欣下班回来,看到我和欢欢在客厅玩得正欢,脸色又沉了下来。
"欢欢,作业写完了吗?别光顾着玩,该练琴了。"她的语气很严厉。
欢欢吐了吐舌头,乖乖去练琴了。
我想帮忙做晚饭,田雨欣又说她已经叫了外卖,让我别忙了。
晚饭时,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着外卖的饭菜。
我不太习惯这些口味,觉得太油太咸,但不敢说出来,只是默默地吃着。
"妈,您多吃点。"何俊给我夹菜,"城里的饭菜跟老家不一样,慢慢就习惯了。"
我勉强笑笑,心里却在想,我真的能习惯吗?
晚上躺在床上,我拿出手机,看到老家邻居张婶发来的消息:"秀芬,在城里还习惯吗?"
我想了想,回复:"还行,挺好的。"
但打完这几个字,眼泪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我在这个所谓的享福的地方,却感觉自己像个外人,处处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什么。
02
第三天早上,我学乖了,没有再早起做饭。
躺在床上到七点才起来,听着外面何俊和田雨欣准备上班的动静,我装作还在睡觉。
等他们走后,我才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间。
冰箱里留了个便签:妈,早饭在桌上,热一下就能吃。——小俊
桌上放着面包和牛奶,还有一盒沙拉,都是我不太习惯的食物。
我热了牛奶,就着面包吃了点,心里却想念老家的米粥和咸菜。
上午我在客厅看电视,听到门铃响。
开门一看,是个穿着时髦的中年女人,手里提着一大堆购物袋。
"您好,请问雨欣在家吗?"女人问。
我摇摇头:"她上班去了。"
女人上下打量了我一眼:"您是...何俊的妈妈?我是雨欣的妈妈,姓田,叫我田姨就行。"
她说着就往里走,"我有钥匙,来给雨欣送点东西。"
田姨很自然地坐在沙发上,开始往冰箱里塞东西。
"这些都是给雨欣买的,她最爱吃的海鲜和水果。"她一边说一边忙活,完全把我当成了空气。
我站在一旁,不知道该说什么,气氛有些尴尬。
田姨摆弄完东西,看了看客厅:"雨欣这孩子,就是太累了,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家里。"
"我平时也会过来帮忙。"她继续说,"这不,听说婆婆来了,我得过来看看。"
她的语气听起来很客气,但眼神里却有种审视的意味。
"您在老家习惯吗?城里跟农村不一样,很多东西都得慢慢适应。"田姨说着,语气里带着一丝优越感。
我只是点头,说:"是啊,慢慢适应。"
田姨在家里待了一个多小时,临走前还叮嘱我:"雨欣工作压力大,您多体谅体谅她,别给她添麻烦。"
这话说得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好像我来这里就是给儿媳添麻烦的。
中午,我一个人在家吃饭,想起刚才田姨的话,越想越难受。
我给老家的张婶打了个电话,听到熟悉的乡音,眼泪差点掉下来。
"秀芬啊,在城里享福呢吧?"张婶笑着问。
我支支吾吾地说:"嗯...还行。"
"那就好,儿子孝顺,让你去享福,多好啊。"张婶羡慕地说,"不像我,儿子在外地,一年也见不着几次。"
我听了,更不好意思说自己在这里的不适应了,只能硬着头皮应付过去。
下午,我试图打扫一下卫生,却发现家里有扫地机器人,根本不需要我动手。
我想洗衣服,田雨欣回来看到后,说洗衣机有固定的洗衣程序,让我别乱动。
我就像一个废人,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这种被架空的感觉,让我越来越不自在。
晚上,欢欢放学回来,我正在给她讲故事,田雨欣进门就说:"欢欢,今天有英语课外班,赶紧换衣服。"
欢欢有些不情愿:"妈妈,我想听奶奶讲故事。"
"讲什么故事,学习要紧。"田雨欣板起脸,"快去换衣服,别耽误时间。"
欢欢撇着嘴去了房间,我坐在沙发上,心里空落落的。
何俊下班回来,看我脸色不好,关切地问:"妈,您还适应吗?"
我勉强笑笑:"挺好的。"
"那就好。"何俊松了口气,"妈,您就在这里好好享福,什么都别想,有儿子呢。"
我点点头,但心里知道,这个家,我始终融不进去。
03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在这个家里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每天早上装睡到七点,等儿子儿媳出门后才起床,一个人吃着不习惯的早餐。
白天无所事事地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里那些我听不懂的节目。
偶尔想做点家务,却发现这里的一切都是自动化的,根本不需要我动手。
我开始怀念老家的日子,怀念那个虽然冷清但属于我的小院子。
那里有我熟悉的邻居,有我种的菜地,有我能做主的生活。
这天下午,田雨欣的母亲田姨又来了。
她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看到我在客厅,勉强打了个招呼就直奔厨房。
"我给雨欣炖点汤,她这段时间脸色不好,得补补。"田姨说着就在厨房忙活起来。
我坐在客厅里,听着厨房里传来的锅碗瓢盆声,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田姨在厨房忙了一下午,炖了乌鸡汤,还做了几个田雨欣爱吃的菜。
我想进去帮忙,她却说:"您歇着吧,我知道雨欣的口味,您做的她不一定吃得惯。"
这话说得我心里一阵刺痛,但我还是忍了下来。
毕竟这是人家的亲妈,理应这样做。
傍晚,田雨欣回来,看到她妈妈在,脸上立刻露出开心的笑容。
"妈,你怎么来了?"她亲热地挽住田姨的胳膊。
"来给你炖点汤,你看你都瘦成什么样了。"田姨心疼地说。
田雨欣笑着说:"还不是工作太累,天天加班。"
"那可得注意身体。"田姨拉着女儿坐下,"今晚妈做了你最爱吃的菜,多吃点。"
母女俩亲亲热热地聊着天,仿佛我这个婆婆根本不存在。
何俊回来后,田姨热情地招呼他吃饭。
一家人坐在餐桌前,我夹了一筷子乌鸡汤,味道确实很好。
"妈,您的汤真好喝。"何俊夸奖道。
田姨笑了:"小俊也多喝点,你们年轻人工作辛苦,要注意身体。"
我坐在一旁,看着他们其乐融融的样子,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外人。
同样是妈妈,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晚饭后,田姨坐在沙发上和田雨欣聊天,说着我听不懂的城里话题。
她们谈论化妆品、电视剧、朋友圈,而我只能坐在一旁默默地听着。
"妈,您最近身体怎么样?"田雨欣关切地问她母亲。
"还行,就是有点腰疼,上次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没大问题。"田姨说。
"那您得多注意,别总一个人在家。"田雨欣说,"要不您也搬过来住一段时间?"
田姨笑着摆手:"不用不用,我在自己家习惯了,过来反而不自在。"
"再说,这里已经有人住了。"田姨看了我一眼,意味深长地说。
我听出了话里的意思,心里一阵难受。
我起身回到房间,躺在床上,眼泪止不住地流。
儿媳对自己母亲的热情,对我的冷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拿出手机,翻看着老家的照片。
那个小院子,那些邻居的笑脸,那些简单但温暖的日子,我越来越想念了。
04
第六天早上,我照例躺在床上等到七点。
听到外面的动静消失后,我才起床,却发现餐桌上没有留便签,也没有早餐。
我打开冰箱,想找点东西吃,却发现里面的食材都是生的,需要烹饪。
但我记得田雨欣说过,早上做饭油烟味大,会影响他们。
我最终只吃了个苹果,喝了杯凉水,坐在沙发上发呆。
手机响了,是欢欢幼儿园同学家长的电话,说今天有家长会,问我去不去。
我正想答应,田雨欣发来消息:"妈,今天家长会我会请假去,您不用跑了。"
看到这条消息,我心里又是一阵失落,连参加孙女家长会的机会都没有。
中午,我实在饿得受不了,偷偷在厨房煮了碗面。
正吃着,田雨欣突然回来了,看到厨房里的油烟,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妈,我不是说了吗,尽量别在家做饭。"她走到厨房门口,皱着眉头。
我赶紧关火:"我就是煮碗面,没有炒菜,油烟不大。"
"可是您看看,整个厨房都是味道。"田雨欣打开窗户,"我下午还要见客户,浑身是味道怎么行?"
她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满,让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对不起,我不知道你要回来。"我小声说。
"算了算了,您以后想吃什么跟我说,我给您买回来。"田雨欣说完,转身回了卧室换衣服。
我站在厨房里,看着那碗只吃了一半的面,再也没有胃口。
这个家,连让我吃顿热饭都这么难吗?
下午,我一个人在家,越想越委屈。
我给儿子打了个电话,想跟他说说自己的感受,但想到他工作忙,最终还是挂断了。
我打开手机,刷着朋友圈,看到老家的邻居们发的照片。
张婶在菜地里摘菜,刘老师在小区花园里散步,大家的日子过得简单但快乐。
我突然意识到,我在这里所谓的"享福",其实是一种折磨。
我没有自己的空间,没有自己的生活,甚至连吃顿热饭都要看别人脸色。
傍晚,欢欢放学回来,看到我在客厅发呆,走过来抱住我。
"奶奶,你怎么了?不开心吗?"她天真地问。
我摸了摸孙女的头,勉强笑笑:"奶奶没事。"
"奶奶,妈妈说..."欢欢欲言又止。
"妈妈说什么?"我好奇地问。
欢欢犹豫了一下,小声说:"妈妈说,奶奶来了家里就不安静了,她要重新适应。"
这句话像一把刀子扎进我的心里。
原来,在儿媳眼里,我的存在就是一种打扰。
我强忍着泪水,对欢欢说:"奶奶知道了,你去写作业吧。"
欢欢乖巧地点点头,回房间了。
我坐在沙发上,心里一阵一阵地疼。
我来这里,真的是给他们添麻烦了吗?
晚上,何俊下班回来,我想跟他谈谈,但看到他疲惫的样子,又把话咽了回去。
一家人吃着外卖的晚饭,气氛沉闷,谁也没说话。
"妈,您在这里还习惯吗?"何俊突然问。
我愣了一下,点点头:"还...还行。"
"那就好。"何俊松了口气,"我就怕您不适应。"
我看着儿子关切的眼神,想说的话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晚上躺在床上,我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窗外的霓虹灯闪烁着,城市的喧嚣让我更加想念老家的宁静。
我拿出手机,给张婶发了条消息:"婶子,我想家了。"
张婶很快回复:"那就回来啊,老家永远是你的家。"
看到这条消息,我的眼泪终于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也许,我该做个决定了。
05
第七天,我决定跟儿子好好谈谈。
早上等何俊起床后,我说:"小俊,妈想跟你说件事。"
何俊正在系领带,听到我的话,动作停了一下:"妈,您说。"
"我..."话到嘴边,看到田雨欣走出卧室,我又咽了回去。
"没什么,你们上班去吧。"我摆摆手。
何俊有些疑惑,但看了看时间,还是匆匆出门了。
我独自坐在客厅,想着该怎么跟儿子开口。
说我想回老家?他会伤心的,会觉得自己不孝顺。
正想着,门铃响了,是快递员送来一个大箱子。
我签收后,看到箱子上写着田雨欣的名字。
下午,田雨欣回来,看到那个箱子,高兴地打开。
里面是一套高档的化妆品,她拿起来仔细端详,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雨欣,这些东西挺贵的吧?"我忍不住问。
"还行,打折买的。"田雨欣随口说道,"护肤品得用好的,不然皮肤会变差。"
我想起自己用的那瓶十块钱的雪花膏,顿时觉得格格不入。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
晚上,何俊提议全家一起出去吃饭,说要庆祝一下。
"庆祝什么?"我好奇地问。
"我今天签了个大单子,心情好,请你们吃大餐。"何俊笑着说。
田雨欣也很高兴:"那去哪吃?"
"去那家新开的川菜馆吧,听说味道不错。"何俊说。
我听到川菜,心里一喜,这是我最喜欢的口味。
到了餐厅,何俊点了一大桌子菜。
我看到熟悉的回锅肉、麻婆豆腐,心里很高兴,这是我多年没吃过的家乡味道。
但刚吃了两口,田雨欣就皱起眉头:"这也太辣了吧,我吃不了。"
"你点的时候怎么不说?"她看向何俊,语气有些不满。
何俊赔笑:"我以为你能吃一点,要不我再给你点几个清淡的菜?"
田雨欣放下筷子:"算了,没胃口了。"
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我也不敢再夹菜,只是低头喝汤。
欢欢小声说:"妈妈,我觉得还挺好吃的。"
"小孩子懂什么。"田雨欣没好气地说。
何俊连忙打圆场:"要不我们换家店?"
"不用了,吃完就走。"田雨欣的脸色很难看。
整顿饭吃得索然无味,我本来高兴的心情也跌到了谷底。
回家的路上,田雨欣一直在生闷气,谁也不理。
何俊小声跟我说:"妈,雨欣她肠胃不好,吃不了辣的,您别介意。"
我点点头,心里却明白,这不是能不能吃辣的问题,是她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
她只关心自己喜不喜欢,从来不考虑我想吃什么。
晚上,我躺在床上,越想越难受。
这几天的委屈一幕幕在眼前闪过,我突然有了一个决定。
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要回老家。
与其在这里受气,不如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过自己的日子。
我打开手机,查看明天回老家的火车票,还有晚上十点的最后一班。
看着手机屏幕,我的手有些颤抖,但心里却前所未有的坚定。
也许,这次来城里,本身就是个错误。
我应该待在老家,那里才是我的归宿。
06
第二天是周末,何俊提议全家一起在家吃饭。
"妈,今天您给我们做顿家乡菜吧,我好久没吃了。"何俊说。
我看了看田雨欣,她没有反对,只是淡淡地说了句"随便"。
我决定做几个拿手菜,也许这是我在这里最后一顿饭了。
上午,我去菜市场买了食材,回来后就在厨房忙活起来。
我做了红烧肉、粉蒸肉、酸菜鱼,还有一道老家的特色菜——豆腐脑炖排骨。
厨房里飘出香味,欢欢跑过来:"奶奶,好香啊!"
我摸了摸孙女的头,心里既温暖又难过,也许以后很难再给她做饭了。
下午五点,我把饭菜端上桌,满满一桌子都是我的心意。
何俊看到后很高兴:"妈,您辛苦了,这些都是我爱吃的菜。"
"那就多吃点。"我笑着说,心里却酸酸的。
田雨欣坐下来,看着满桌的菜,脸色有些不自然。
开饭后,何俊大口大口地吃着,不停地夸我手艺好。
欢欢也吃得很开心,小嘴巴都是油。
但田雨欣只是象征性地夹了几筷子,大部分时间都在低头玩手机。
我看在眼里,心里一阵阵发凉。
何俊看出气氛不对,试图打圆场:"雨欣,你也多吃点,妈做得真好吃。"
田雨欣抬起头,看了看桌上的菜,眉头皱了起来。
她放下筷子,看了我一眼,嘴唇动了动,似乎要说什么。
何俊察觉到气氛不对,连忙说:"雨欣,你想吃什么妈明天做。"
但田雨欣已经开口了:"妈,我得说句实话..."
我的心一紧,手里的筷子差点掉下来,我知道她要说什么了。
田雨欣放下筷子,直视着我,眼神里带着一丝歉意,但更多的是坚决。
"妈,您来这里也有一周了,我觉得有些话我必须说清楚,憋在心里对谁都不好..."
我的心跳得厉害,手心都出了汗,整个人僵在椅子上。
何俊急忙打断:"雨欣,吃饭呢,有什么话饭后再说。"
但田雨欣摆了摆手:"不,我必须现在说,再憋下去我会憋出病来。"
她深吸一口气,看着我说:"妈,说实话,您来这里我们确实照顾不周,您在这边也不习惯,还不如在老家自在。"
"老家有您的老朋友,生活习惯也熟悉,菜市场在哪、医院在哪您都清楚,在这里什么都得重新适应。"
她顿了顿,继续说:"而且我和小俊工作都很忙,白天没人陪您说话,您一个人在家肯定闷得慌。"
我听着她的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她说的每一句话听起来都是为我着想,但实际上是在委婉地赶我走。
"再说,您在这里我们也得改变很多生活习惯,早上起不来做早饭您就饿着,想做个菜还得担心油烟,这样下去对谁都不好。"
田雨欣说得很直白,没有一点遮掩。
何俊急了:"雨欣,你怎么能这么说话?"
"我说的是实话。"田雨欣看向何俊,"你扪心自问,妈来了之后,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乱了套?"
"以前咱们想几点起就几点起,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现在呢?做什么都得考虑妈的感受,累不累?"
她的话像刀子一样扎在我心上,每一个字都让我心痛。
我放下筷子,声音颤抖地说:"雨欣,对不起,是我给你们添麻烦了。"
"妈,不是添麻烦的问题..."田雨欣想解释。
"不用说了,我明白。"我站起来,"我今晚就走,不会再给你们添麻烦了。"
何俊也站起来:"妈,您别这样,雨欣她不是那个意思..."
"她是什么意思我心里清楚。"我转身往卧室走,"我去收拾东西。"
身后传来何俊和田雨欣争吵的声音,但我已经听不进去了。
我走进卧室,关上门,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我拿出那个旧行李箱,开始收拾衣物,手一直在抖。
07
我把带来的衣服一件件叠好放进行李箱,动作机械而迟缓。
眼泪模糊了视线,我用手背胡乱抹了一把,继续收拾。
门外传来何俊和田雨欣的争吵声。
"你怎么能说出那样的话?那是我妈!"何俊的声音很大。
"我说错了吗?这一周咱们过得舒心吗?"田雨欣也不甘示弱,"你自己心里没数吗?"
"就算不舒心,那也是我妈,你不能这么直接说出来!"
"不直接说,难道让她一直在这里委屈?让我们也一直别扭?"田雨欣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也不想这样,但总得有人说清楚吧。"
我听着他们的争吵,心如刀绞。
都是因为我,让儿子儿媳吵架,让这个家不得安宁。
我加快了收拾的速度,恨不得立刻离开这里。
行李箱很快就装满了,我拉上拉链,坐在床边,看着这个住了一周的房间。
一周前,我满怀期待地来到这里,以为能享受天伦之乐。
一周后,我落荒而逃,带走的只有满心的失望和心寒。
门被轻轻推开,欢欢探进小脑袋:"奶奶,您真的要走吗?"
我看着孙女红红的眼睛,强忍着泪水点点头。
"奶奶不走好不好?欢欢舍不得您。"欢欢扑到我怀里。
我抱着孙女,眼泪再也忍不住:"奶奶也舍不得欢欢,但奶奶必须走。"
"为什么?"欢欢抬起头问。
"因为...因为奶奶在老家还有很多事要做。"我勉强笑了笑。
欢欢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手工:"奶奶,这是我做的,送给您。"
那是一个用彩纸折的千纸鹤,虽然有些歪歪扭扭,但很用心。
我接过千纸鹤,眼泪又掉了下来:"谢谢欢欢,奶奶会好好保存的。"
欢欢被何俊叫走了,房间里又剩下我一个人。
我看了看时间,晚上八点,还有两个小时火车就要发车了。
我提起行李箱,深吸一口气,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客厅里,何俊和田雨欣都坐在沙发上,气氛很尴尬。
看到我提着行李箱出来,何俊立刻站起来:"妈,您别走,都是雨欣胡说,您别往心里去。"
"小俊,妈不怪雨欣,她说的都是实话。"我平静地说,"是我自己想回去。"
"妈..."何俊的眼眶红了。
"我在这里确实不习惯,老家那边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呢。"我挤出一个笑容,"张婶前几天还说,我家的菜地没人照看,草都长起来了。"
"那我送您回去,明天再走,今天太晚了。"何俊说。
"不用,我已经买好票了,十点的火车。"我摇摇头。
田雨欣低着头,一句话都没说,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我看了她一眼,心里反而平静了下来。
"雨欣,谢谢你这段时间的照顾。"我说,"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
田雨欣抬起头,眼睛有些红:"妈,我..."
"不用说了,我都明白。"我打断她,"你也没说错,我在这里确实不合适,还是老家适合我。"
我转向何俊:"小俊,妈不怪你,你有这份心妈就很高兴了。"
"但以后妈就不来了,你们过你们的日子,别操心我。"
何俊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妈,我送您去车站。"
"不用,我自己打车去。"我坚持道,"你早点休息,明天还要上班。"
何俊还想说什么,我已经拉着行李箱走向门口。
打开门的那一刻,我回头看了一眼这个家。
灯光温暖,装修精致,但始终不属于我。
"欢欢,奶奶走了,你要听爸爸妈妈的话。"我朝欢欢挥挥手。
欢欢哭着喊:"奶奶,您还会来看我吗?"
我的喉咙哽咽,说不出话来,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关上了门。
电梯里,我靠着墙壁,任由眼泪流淌。
走出小区,我打了辆车,告诉司机去火车站。
车子缓缓驶离,我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高楼,心里百感交集。
08
火车站里人来人往,我拖着行李箱,在候车大厅找了个角落坐下。
距离发车还有一个小时,我掏出手机,看到何俊发来好几条消息。
"妈,您到车站了吗?"
"妈,我真的不该让您来受这个气。"
"妈,您到了给我报个平安。"
我回复:"到车站了,你睡吧,别担心我。"
手机又响了,是张婶打来的:"秀芬,听说你今晚回来?"
"是啊,马上上车了。"我的声音有些沙哑。
"出什么事了?不是说要在城里享福吗?"张婶关切地问。
"说来话长,回去再跟你细说。"我不想在电话里说这些。
"那行,我明天去车站接你。"张婶说。
"不用,我自己能回去。"我说完挂了电话。
看着手机屏幕,我突然觉得,还是老家的人更贴心。
广播里响起检票的通知,我提起行李箱,跟着人流走向检票口。
上了火车,我找到座位坐下,望着窗外黑漆漆的夜色,心里五味杂陈。
列车缓缓启动,我看着城市的灯火渐渐远去,心里说不出是轻松还是失落。
也许,这次经历虽然痛苦,但也让我看清了一些事情。
凌晨两点,火车到站,我拖着行李箱走出车站。
夜风吹在脸上,带着熟悉的味道,我深吸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
打车回到老家,已经是凌晨三点。
我打开院门,看着熟悉的小院,眼泪又流了下来。
还是这里好,虽然冷清,但属于我。
我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不用小心翼翼地生活,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走进屋子,打开灯,一切都是熟悉的样子。
虽然布满了灰尘,但这是我的家,我的天地。
我没有急着收拾,而是坐在沙发上,看着这个陪伴了我大半辈子的家。
手机响了,是何俊发来的消息:"妈,您到家了吗?我不放心。"
我回复:"到了,你放心睡吧。"
然后关掉手机,靠在沙发上,闭上了眼睛。
这一夜,我没怎么睡,脑子里翻来覆去都是这一周的经历。
天亮的时候,我起身开始收拾房间,把积了一周的灰尘都打扫干净。
忙活了一上午,房间终于恢复了整洁。
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自己种的那些花花草草,虽然有些枯萎,但还活着。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我喃喃自语,开始给那些植物浇水。
邻居张婶听到动静,走了过来:"秀芬,你怎么回来了?不是去城里享福吗?"
"享什么福,还是老家好。"我苦笑了一下。
张婶看出我情绪不对,也没多问,只是说:"那就在家好好待着,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谢谢婶子。"我感激地说。
张婶走后,我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看着蓝天白云,心里渐渐平静下来。
也许,这就是我的命,注定要一个人过。
但一个人也挺好,至少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不用委屈自己。
手机又响了,还是何俊打来的,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
"妈,您真的回去了?"何俊的声音很愧疚。
"嗯,回来了,挺好的。"我尽量让声音听起来轻松。
"妈,对不起,都是我不好..."何俊哽咽了。
"别说这些,妈不怪你。"我打断他,"你好好工作,好好照顾欢欢就行。"
"妈,我过段时间回去看您。"何俊说。
"不用,你工作忙,照顾好自己的家就行。"我说完挂了电话。
看着手机,我长长地叹了口气。
09
回到老家的日子,反而比在城里舒心得多。
我恢复了以前的生活节奏,每天早起浇花,去菜市场买菜,和邻居们聊聊天。
张婶经常过来串门,陪我说说话。
"秀芬,你在城里到底怎么了?回来这么快。"她终于忍不住问。
我沉默了一会儿,把这一周的经历简单说了说。
张婶听完,叹了口气:"现在的年轻人啊,不懂事。"
"也不能全怪他们,确实是生活习惯不一样。"我替儿媳说话,"我在那里也不自在,还是老家好。"
"那倒是,老家再冷清,也是自己的地方。"张婶赞同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渐渐适应了一个人的生活。
偶尔会想念欢欢,想念儿子,但更多的是庆幸自己做了这个决定。
何俊隔三差五会打电话过来,问我过得怎么样,需不需要钱。
我都说挺好的,什么都不缺。
有一次,何俊说:"妈,要不您再来城里试试?我跟雨欣好好谈谈。"
"不用了,妈在老家挺好的。"我果断拒绝,"你们也别有心理负担,妈不怪你们。"
"可是..."何俊还想说什么。
"没什么可是的,妈年纪大了,就想在老家安安静静过日子,你们忙你们的,别操心我。"我坚决地说。
从那以后,何俊再也没提过让我去城里的事。
他每个月会给我打钱,我都存起来,自己花的很少。
一个月后,何俊带着欢欢回老家看我。
看到孙女,我很高兴,抱着她亲了又亲。
"奶奶,我好想你。"欢欢抱着我的脖子说。
"奶奶也想欢欢。"我眼眶有些湿润。
"妈,您最近身体怎么样?"何俊关切地问。
"挺好的,每天吃得香,睡得香。"我笑着说,"比在城里强多了。"
何俊有些愧疚地低下头:"妈,对不起,都是我不好。"
"别说这些了,都过去了。"我摆摆手,"你能带欢欢回来看我,妈就很高兴了。"
这次何俊在老家待了两天,陪我说了很多话。
临走的时候,他塞给我一个红包,我推辞不要,他硬是塞进我口袋里。
"妈,您好好照顾自己,需要什么就给我打电话。"何俊叮嘱道。
"知道了,你路上小心。"我送他们到门口。
看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我心里既欣慰又感伤。
儿子还是孝顺的,只是有时候孝心和现实之间,总有些难以逾越的鸿沟。
回到屋里,我打开红包,里面有五千块钱。
我把钱放进抽屉,心里想着,这些钱以后留给欢欢上学用。
晚上,我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星辰。
老家的夜晚很安静,偶尔传来几声狗叫,让人觉得特别安心。
手机响了,是老同事刘老师打来的:"秀芬,明天一起去爬山吗?"
"好啊,几点出发?"我爽快地答应。
"早上七点,老地方集合。"刘老师说。
挂了电话,我开始期待明天的行程。
这就是我现在的生活,简单,平淡,但充实。
没有城里的灯红酒绿,没有高楼大厦,但有我熟悉的一切。
我不后悔那次去城里的经历,虽然痛苦,但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享福不一定要去城里,在哪里自在,哪里就是福。
而我的福,就在这个小院子里,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在这些朴实的邻居中。
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家。
(全文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