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物联网可不是过气顶流,它是AI的“物理外挂”

0
分享至

当AI大模型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重塑世界,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正在浮出水面:

在算力为王、模型至上的今天,曾经一度被视作“未来基石”的物联网(IoT)会从舞台中央退居二线,从此沦为“AI巨人”身边一个默默输送数据的配角吗?

表面上看,趋势确实如此。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从“如何连接”转向“如何思考”,资本、话语权和公众的想象力,几乎一边倒地投向了那个能对话、能生成、能推理的“云端大脑”。

相比之下,那些藏在工厂车间、家电家具里的传感器和控制器,却显得如此安静,甚至被打上了“传统”的标签。

当聚光灯打在AI身上,物联网看起来确实正在退入阴影。

但在昨天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一场场高质量的思维交锋,让我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


我们越是追求一个全知全能的“大脑”,就越是离不开感知现实世界的“神经末梢”。

这就好比人类拥有聪慧的大脑,但遍布全身的感官系统同样不可或缺,是眼睛、耳朵和指尖的触觉,让我们真正理解世界,把脑海中的想法落地为现实。

可见AI与物联网的关系,未必就是“谁替代谁”,而是在数字世界的进化中,寻找新的共生平衡。

一个在云端思考,一个在边缘感知;一个负责决策,一个负责执行,当AI走下神坛,融入万物,物联网或许正迎来它真正的黄金时代。

01.

错觉:IoT被AI抢了风头?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AI才是新时代的主角,而物联网只是陪衬,我想原因有三:

第一,AI对于公众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

你可以和ChatGPT对话,让它写诗、编程,甚至生成一张精美的图片,这种互动性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直接体验,而物联网的运作对于普通人来说却看不见摸不着。

第二,资本与叙事疯狂抢占AI赛道。

近几年大量热钱涌向了大模型和生成式AI,推高估值、催生话题的同时也制造出了一片繁荣景象,而物联网的连接数和市场规模虽然稳步增长,故事却远不如AI世界来得“刺激”。

第三,技术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当下的叙事中,AI被看作“大脑”,负责思考、决策、创造;IoT则被视为“感官”和“神经”,负责采集和传输,而“大脑”的故事往往更具吸引力。

但事实上,物联网不仅从未离场,还在进一步重构人类和物理世界对话的方式,它的使命不再仅仅是“物与物”的连接,而是从“万物互联”转向了“万物智联”。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那是一个从0到1的起点,一个崭新产业的萌芽。

20年后的今天,英伟达提出“物理AI”,首次在全球层面形成共识:

AI将从虚拟的数字世界走出,深入并重塑我们所在的物理现实。

这一切,都离不开物联网的两大核心能力:“全面感知”“泛在连接”

所谓全面感知,可以理解为赋予万物“表达”的能力。

如果说互联网是连接人的“虚拟神经系统”,那么物联网就是为整个物理世界安装上了数字化的感官神经末梢。

它利用各种传感器、识别技术、定位装置,自动、不间断地从物理世界中捕获信息,并把它转化为数字信号,这相当于赋予了原本“沉默”的物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甚至味觉:


比如用二维码或RFID标签给商品一个唯一的“身份证”,扫描即可知其“前世今生”;

比如利用温度传感器感知环境冷热,利用加速度计感知设备的运动或跌落,利用压力传感器感知管道内的压力变化;

比如通过空气质量传感器“感受”PM2.5浓度,通过摄像头“看见”道路交通状况......

是物联网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从主观的经验判断变成了客观、可量化的数据,否则对于数字系统来说,物理世界就是一片黑暗。

泛在连接则让物联网成为了确保信息自由、高效流动的通信网络,它把分散的感知节点连成整体,打破信息孤岛,让海量数据得以协同处理。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物联网,那么每个智能设备都只能是孤立的“单兵”,无法形成系统的智慧。

从2005到2025,物联网走过了从无到有的二十年,现如今,我们正站在一个新阶段的起点:

AI正在为物联网注入灵魂,物联网也在为AI开辟战场。

如果说过去我们是把物理世界“搬”进数字空间,那么现在,我们正在把智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返还”给物理世界。

02.

奔赴:为什么说AI离不开IoT

与其说AI抢了物联网的风头,不如说AI为物联网的下一轮进化注入了新的叙事和动能。

二者非但不是对手,反而正加速融合为“AIoT”,成为推动智能时代真正落地的“命运共同体”。

AI需要真实、持续、多模态的物理数据作为“养料”,而这些必须靠物联网的感知网络来采集;

AI还需要真实的场景来验证决策、执行动作、获取反馈,而物联网就是AI在物理世界中的“那具身体”;

离开了物联网,AI就像是没有肢体的“大脑”,思考再深,也无法改变现实。

反过来,物联网也需要AI,才能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

没有AI的物联网,只能完成简单的数据上报和基础控制,嵌入AI之后,物联网设备能“听懂”机器的异响、“预判”设备的故障、“自主”调度交通信号灯,从“连接万物”升级为“控制万物”。

这也正是“AIoT”的真正含义:

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AI和物联网的双向赋能、智能形态的根本进化。

AI和物联网是彼此最不可或缺的“另一半”。

要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就绕不开无锡,这里是中国物联网的真正发轫之地,“感知中国”战略就是在这里落地生根的。

在昨天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中国移动联合多家国家级机构与企业,落地了城市级5G-A“四融合”车路云一体化方案,这不仅推动智能网联从“示范”走向“实战”,更构建起城市交通的AI能力基座。


它本质上是一个“AI模型培育箱” ,让智能在真实道路上生长、演化,如果没有物联网,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这场“双向奔赴”之所以在今天成为可能,离不开背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芯片技术的突破

让梯度级算力能够被嵌入到感知终端中,这意味着智能不再只存在于云端,物联网设备从此有了“本地思考”的能力;

5G网络

所提供的低时延、大连接、高宽带特性,为海量设备的高频交互搭建起一条“无阻塞”的信息高速公路;

作为连接终端与云端的关键枢纽,
边缘计算
实现了数据的就近处理与即时响应,成为AI能力下沉的重要支点;

除此之外,联邦学习等算法模型的进步,也在底层架构上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坚实支持......

说到底,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依托的是信息底座、生物底座以及物理底座。

而物联网,正是那个不可或缺的“物理底座”。

没有物联网,AI只是悬浮在服务器中的抽象模型;有了物联网,模型才真正拥有了“肢体”与“感官”,才能在现实世界中形成“感知-决策-执行-反馈”的完整闭环。

AI与物联网,一个擅长思考,一个擅长感知;一个在云端演化,一个在边缘扎根,二者焦不离孟,共同成就了一个更智能的时代。

03.

未来:AIoT的下一站传奇

站在2026年的门槛回望,物联网的二十年从“万物互联”走向“万物智联”,而接下来我们还在呼唤一个更具行动力的新阶段:

“万物智行”。

这里的“行”,既是行动,也是行为,它意味着设备不再只是被动联网,而是成为能感知、会决策、可行动的“智能体”,甚至更进一步,成为能够参与协作的“数字行动者”。

这一未来想象并非空穴来风。

首先,以英伟达提出“物理AI”为标志,AI从“虚拟智慧”走向“物理实体”,而真实的工厂、车辆、城市,是AI最丰沛的数据来源与最终的应用场景,据悉,未来AI创造的价值,将有七成落地于物联网。

其次,融合了声音、振动、温度的多维感知体系,能大幅提升识别精度:


例如让“视联网”升级为一种“感知资产”,这意味着摄像头不止能够“记录”下镜头前的内容,还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和辅助决策,建立在这种融合感知上的AI判断,当然也就更值得信赖。

不仅如此,未来智能体也不会再孤立运作,而是彻底融入“通感智联”的协同网络。

以智能汽车为例,它能充分理解每一个指令,也能精准感知复杂的路况,并及时作出应对。

能够感知城市的变化也就意味着智能汽车未来还可能和能源系统、家居空间无缝联动,形成跨生态的协同能力。

这些趋势,已经慢慢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尤其是在AIoT发展的两大先导领域

工业互联网领域,物联网终端被部署在产线上,通过AI模型实现预测性维护、质量检测与柔性生产,大幅提升制造效率与效益。

车联网领域,无锡作为国家首个车联网先导区,已完成从“道路级控制”向“车道级控制”的关键跃升,全域覆盖两千多个路口信号灯、百余路视频感知及雷达点云,构建起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系统。

更值得关注的是,卫星物联网正在打开地面网络之外的“另一片天空”。

落户无锡的鹏鹄物宇是全球首家实现天地一体技术闭环,并可以提供商业化运营的低成本卫星物联网服务商,落地的场景都极具代表性:


他们在自然保护区、边境山区等缺乏传统网络覆盖的区域部署搭载了AI识别能力的红外相机,通过前端AI进行目标识别,将结果以极简信号经卫星传回:

比如“是否有珍稀动物出现?”“是否有人员闯入?”,只需回答“是”或“否”,既节约带宽,也保护隐私;

同理,在车牌识别、区域入侵监测等场景中,系统将视频流转化为特征值信号,仅回传识别结果而非原始画面,实现了常态化、低功耗的无人值守监测;

未来,随着窄带与宽带模式的融合,系统将具备“选择性回传”能力,也就是只传回有价值的画面,无用数据就地清除;

在与头部重机厂商的合作中,卫星物联网还在实现对大型机械的远程“诊脉”:

通过在设备本地部署AI模型,系统能判断故障类型,并将结果以代码形式经卫星传回云端,云端平台随即向当地维修人员下发标准化操作指南,不仅提升了设备出勤率,也重构了重型机械的后服务市场逻辑。

这是一个全新的万亿级市场,也是物联网产业新一轮升级的关键引擎。

从“智联”到“智行”,我们迎来的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一场人、机、物共生协作的社会实验。

未来已来,物联网设备正从感知世界的“神经末梢”,升级为能够自主响应、参与交易、创造价值的“数字行动者”。

我想我们正在朝着一个“万物皆可行动”的时代不断前行。


近期热门文章推荐

回复关键词阅读

  • 滨湖区的咖啡店,正在治愈我的精神内耗(关键词:咖啡店)
  • 红星美凯龙老板废掉了(关键词:红星美凯龙)

  • 阿满百香鸡大战紫燕百味鸡,为何选择南京(关键词:紫燕百味鸡)

  • 新质蛋白赛道,无锡高新区用“顶级阵容”杀进来了(关键词:新质蛋白)

  • 清华大学,为什么会在这里进行一场AI赋能科研的深度布局(关键词: AI布局 )

  • 江浙皖“C城”暗战:徐温二州争万亿,蚌埠突入高端局(关键词:江浙皖暗战)

  • 江苏,依旧是最坚定的出海者(关键词:出海)
  • 如果不是苏州这个园区,中国自动驾驶第一股可能要晚来两年(关键词:苏州园区)
  • 80岁的上海财阀,依然强得可怕(关键词:上海财阀)

  • 3年从0到25亿,惠山经开区相准了这批新能源“千里马”(关键词:惠山经开区)

  • 一支穿云箭,中国创新药出海千军万马来相见(关键词:创新药出海)

  • 淮安低调王氏兄弟,硬控国内两大产业(关键词:淮安)

  • 常州龙头200亿砸向淮安,这个全球第一稳了(关键词:常州龙头)

  • 一千年的二泉映月,值得出一个这样的文旅爆款(关键词:文旅爆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特朗普心急如焚,关税战不但没打赢中国,美国可能要倒赔2万亿

特朗普心急如焚,关税战不但没打赢中国,美国可能要倒赔2万亿

头条爆料007
2025-11-11 20:32:58
曾琦医生的事还没过去,又来个劲爆的!

曾琦医生的事还没过去,又来个劲爆的!

诗意世界
2025-11-11 10:42:51
留给赖清德时间不多了!大陆巷战演习,繁体字一出,台媒舆论大变

留给赖清德时间不多了!大陆巷战演习,繁体字一出,台媒舆论大变

时时有聊
2025-11-11 20:55:04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史纪文谭
2025-11-11 14:16:47
特朗普宣称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

特朗普宣称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

财联社
2025-11-11 19:58:35
重大突破!中国造出全球首个新型反应堆,美西方研究60年没成功

重大突破!中国造出全球首个新型反应堆,美西方研究60年没成功

兵国大事
2025-11-11 17:50:05
洋姜不是姜,是天然胰岛果,在中国被沦为咸菜,都快吃绝种了

洋姜不是姜,是天然胰岛果,在中国被沦为咸菜,都快吃绝种了

泠泠说史
2025-11-11 15:43:31
曾医生睡裙狂卖18万件之际,“防偷拍检测仪”也火了!

曾医生睡裙狂卖18万件之际,“防偷拍检测仪”也火了!

仕道
2025-11-11 15:47:00
“罕见”!高市早苗凌晨3点做出一惊人举动

“罕见”!高市早苗凌晨3点做出一惊人举动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1 21:23:40
持有大量现金,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持有大量现金,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请辩
2025-11-11 14:32:04
毒株变了,传染性更强!专家提醒:这类冬季高发病马上要冲高

毒株变了,传染性更强!专家提醒:这类冬季高发病马上要冲高

新民晚报
2025-11-11 15:35:48
祖雄兵越扒越有:男方有前科,曾琦医德很好,偷拍者身份炸裂

祖雄兵越扒越有:男方有前科,曾琦医德很好,偷拍者身份炸裂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0 22:51:59
曾某远没原配漂亮!对比照曝光,祖某也并不爱她,坐姿说明一切

曾某远没原配漂亮!对比照曝光,祖某也并不爱她,坐姿说明一切

子芫伴你成长
2025-11-09 22:05:23
全运会乒乓球!4强名单诞生,国乒核心爆冷出局,王曼昱对手出炉

全运会乒乓球!4强名单诞生,国乒核心爆冷出局,王曼昱对手出炉

知轩体育
2025-11-12 00:17:02
特朗普: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北约前秘书长:北约不会为乌克兰问题与俄进行武装冲突

特朗普: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北约前秘书长:北约不会为乌克兰问题与俄进行武装冲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20:50:40
专家解读“阿坝红旗桥因边坡滑坡垮塌”:桥梁建设选址前会进行充分地质勘察,此类事故不常见

专家解读“阿坝红旗桥因边坡滑坡垮塌”:桥梁建设选址前会进行充分地质勘察,此类事故不常见

极目新闻
2025-11-11 21:46:04
“内蒙古见义勇为反杀案”最新进展:内蒙古高院认可原审法院采信的“无资质”鉴定报告,驳回申诉!

“内蒙古见义勇为反杀案”最新进展:内蒙古高院认可原审法院采信的“无资质”鉴定报告,驳回申诉!

白鹿新闻
2025-11-11 17:35:03
太子集团强烈否认涉诈指控!

太子集团强烈否认涉诈指控!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11 22:13:26
7.8吨猪脚从广西运往广东,竟在千里外的河南被查扣,货车司机回应

7.8吨猪脚从广西运往广东,竟在千里外的河南被查扣,货车司机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11 20:09:42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洗钱案宣判在即,最高面临14年监禁 听证会披露其奢靡生活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洗钱案宣判在即,最高面临14年监禁 听证会披露其奢靡生活

红星新闻
2025-11-11 19:05:17
2025-11-12 03:15:00
奔流财经社 incentive-icons
奔流财经社
在这里,经济有另一种读法!
1482文章数 16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旅游
房产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11月11日最佳情报|淄博池上镇山川如画,五龙潭公园泉清柳黄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手机要闻

小米10000mAh电池量产落地,REDMI中端机率先搭载,你期待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