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澎湖海战》未映先火?明朝正统、施琅身份四大争议撕裂网络舆论

0
分享至

2025年10月25日,一部以清初统一台湾为背景的历史战争大片——澎湖海战》,在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发布了预告片,瞬间点燃了网络舆论场,可谓是未映先火。



这一切因为预告片聚焦在1683年清军水师提督施琅率军攻克澎湖、终结台湾明郑政权的关键战役,涉及“明朝正统性”“施琅是否汉奸”等敏感议题,以及复杂人物的定性。今天柳妹结合权威史料,梳理网友们的四大争议话题,结合史料还原争议幕后的历史真相。

争议一 台湾明郑是“孤忠”还是“割据”?史料给出双重答案

影片中将郑成功之子郑经、孙子郑克塽统治的台湾,定位为“延续明朝正统”的政权,由此当时台湾是明政王朝,这一设定在网络上迅速引起巨大的争议。

支持者明郑政权乃南明正统的观点

南明王朝的支持者认为,郑成功与儿子到孙子的郑氏三代,一直奉南明永历年号,始终以“反清复明”为旗号,确定为明朝残余政治势力的合法继承者。



如顾诚在《南明史》中指出: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仍使用永历正朔,设立六部官制,俨然延续明室体制。”(顾诚,《南明史》,中华书局,1997年)

所以,支持南明王朝正统论的人认为,盘踞在台湾的郑经政权奉明朝永历年号,是南明政权,清军攻打台湾,乃是满族人打汉族人的“王朝征服”。

反对者明郑独立的观点

但史料呈现的事实更加复杂,一些反对者根据史料强调,认为当时台湾的郑氏政权早已经实质独立,“忠明”只是挂羊头卖狗肉,乃是政治口号。

现在,现在,我们深入讨论一下台湾郑氏家族政权的合法性。在台湾,郑成功一直被尊为“国姓爷”,这表明他对南明的忠诚,其权力来自明朝皇室(南明)的直接授予。



支持者明郑是正统观点:郑成功对南明的效忠

郑成功对明朝的效忠,一直视自己为南明的忠臣,源于明朝对他的家族和个人有恩情。

要知道,郑成功原本出身在海盗世家,父亲郑芝龙原本是海盗,接受了明朝的招安,转变为明朝的高级官员,能够有权力在东南亚沿海建立属于家族的庞大海上贸易帝国,所以,对于郑家来说,明朝是恩主。

在明朝灭亡之后,1645年郑成功受到南明王朝的隆武帝(朱聿键)的极度赏识和破格重用。当时,隆武帝不仅对封他为御营中军都督,更是将皇姓“朱”赐予他,仪同驸马。从此,民间称他为“国姓爷”。

因此,南明皇帝隆武帝对郑成功的恩宠,超越普通的君臣关系,存在一种近似于“父子”的情谊。再加上郑成功从小受着儒家的忠君思想影响,塑造他“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自然对这一种“知遇之恩”是铭记在心。



最为重要,就是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在清军攻陷安平镇时受辱自尽,知遇之恩和国仇家恨使他一生坚持抗清到底。

因此,在明末清初,在台湾的郑成功和他的郑氏家族始终举着效忠南明王朝的旗帜,彰显“国姓爷”身份,一直使用南明“永历”年号,以及永历帝册封的“延平王”爵位,这也使无数效忠明朝的遗民、士大夫、军队,视为南明“正统”的象征,聚集在明郑政权的旗下凝聚为反清力量,以及复兴明朝的希望。

反对者观点:明郑政权欲成为藩属国

但反对者根据史料,认为盘踞在台湾郑成功子孙的郑氏政权早已实质独立。郑成功收复台湾病逝后,其权力由儿子郑经继承,郑经死后又经过政变,由其子也就是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继位。



整个过程没有经过南明王朝的请示和认可,完全符合藩王“父死子继”的特征。

在台湾的郑氏政权与日本、荷兰东印度公司、西班牙、英国等都有直接的外交和贸易往来。在国际交往中,郑氏家族经常使用“国姓爷”或“延平王”的名义,这代表着一个正式的、被承认的政治实体,而非私人商团。

同时,郑氏家族于清朝谈判时候,提出条件就是清朝承认台湾“依朝鲜例,称臣纳贡而不剃发”,即保持独立地位,充分暴露了将自己视为一个独立政权首领的心态,这都是独立欲望的流露。



反对者观点:明郑政权具有独立王国的性质

郑氏政权在台湾有着独立的朝廷和行政管理机构,如有独立的军队,征兵纳税,垄断中国东南沿海和日本、东南亚的海上贸易路线,在台湾设立府县,征收赋税,财政收入维持郑氏政权的运转,这一种经济结构完全不依赖清朝的大陆,实现经济独立

同时,郑氏政权在台湾推行中国传统的郡县制和管理体系,推行屯田制,推行科举制度和传播儒家文化。

更关键的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时,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已于1662年在昆明被吴三桂绞杀,明朝法统早已断绝。

这一切行为,都表明在台湾的郑氏政权是一个独立政权,对台湾的新领土进行有效统治和建设的体现,而非一个临时南明“流亡政府”的所作所为。



台湾属于中国领土的定调

虽然郑氏家族在与清朝谈判中,曾错误宣称台湾“非属中国版图之中”,这一说法是完全违背历史事实—康熙帝在 1669 年的谈判中早已明确戳破这一骗局:

“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台湾乃中国之领土……”

可以看到,康熙对台湾中国领土的定调,表明不属于朝鲜的藩属国,不属于“外国”。“郑氏政权早期有“忠明”符号,但后期已演变为实质割据势力,这是历史事实!

争议二: “三姓家奴”还是“统一功臣”?重新评价施琅的复杂人生

在电影预告片中,王学圻饰演的施琅以“靖海将军”,收复台湾的功臣形象出现在屏幕中,这一设定引发网络的强烈反弹,成为该影片的最大争议点。



支持施琅叛徒定位的观点:三姓家奴

儒家思想一种强调“忠臣不事二主”为臣子的最高道德准则,但施琅早年追随郑芝龙先是效忠南明,成为南明将领。在郑芝龙降清之后,又投靠郑成功。后来施琅与郑成功因为“曾德事件”,父亲和兄弟被杀之后,反目降清,最终以清军将领身份攻陷澎湖。

因此,从施琅跟随南明到跟随郑成功,又投靠了南明和郑成功两位主子的敌人——清朝,在部分人眼中是“三易其主”的贰臣,违背了忠诚的理念。在秉持明朝正统观的史学家和明清遗民来看,施琅的“背明降清”是不忠,“攻灭旧主”是不义。因此,网络上不少人指责施琅是“叛徒”和“汉奸”。

在反对者看来,郑成功才是真正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1662 年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壮举,早已载入教材成为“民族英雄”经典符号,其“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的宣言更是台湾属于中国的主权意识的象征。因此,不少网友在网络辱骂施琅是“背叛汉族”的汉奸、叛徒、墙头草、“三姓家奴”!



支持施琅是功臣的观点:为国为民

但支持施琅是收复台湾的功臣的网友,举例根据《清史稿·施琅传》记载,施琅本人始终强调本人攻打台湾,“为天下苍生计,非为满清一人”的立场。同时他指出:

“琅生长海隅,习知海上形势……若不灭伪郑,终为东南大患。”(《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一·列传四十八》)

这也就是施琅强调自己消灭台湾的郑氏政权,乃是为百姓着想,抵御郑氏政权对东南沿海一带的抢劫骚扰,维护和平与国家的统一。

支持者也认为,施琅一直想收复台湾,超越了为报家仇的个人恩怨,乃是民族大义。据《清史稿・施琅传》记载,1683 年战后清廷内部普遍主张“迁民弃台”,也就是说放弃台湾。



施琅对清朝廷曾陈言:“台湾一地,实关四要害”,就是强调了台湾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如果放弃台湾,必然让荷兰殖民者再一次占领台湾,东南亚沿海一地的领土不保,百姓生活永无安宁。

支持施琅是功臣的观点:推动海峡两岸统一

施琅的建议,使得清朝廷高度重视对台湾的管辖,最终促成 1684 年台湾府的设立。正如历史学者指出的,郑成功赶走外敌,施琅推动台湾纳入中央行政管辖,二者共同构成台湾归属中国的完整链条,缺一不可。

支持者更认为,施琅在攻占台湾,全歼郑军主力之后,并未大开杀戒,反而力排众议主张招抚,避免台湾生灵涂炭。同时,他上奏康熙帝:“请仍封郑克塽为爵,以安民心。”



康熙帝的评价更具备参考价值:他既为郑成功题联“海外有孤忠”。这也使认可郑成功的忠君气节;但他也在施琅病逝后,赐谥“襄壮”,赞其“功在社稷”。可以看到,对郑成功和施琅的双重肯定,乃是是历史复杂性的写照。

现代学者如杨国桢在《明清海洋政策史论》对施琅的评价具有代表性:

“施琅主张平台,既有个人恩怨因素,更有维护国家统一的战略远见。”(杨国桢,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因此,从维护领土完整的角度,施琅的贡献不应被身份争议抹杀。



争议三:澎湖海战的性质——“统一”还是“侵略”?
支持侵略的观点:满族人打汉族人

影片将澎湖海战描绘为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统一之战”,但网络的反对意见,却认为这是“清朝对汉族政权的完全征服”。

反对者认为,清朝乃是“外来政权”(满洲),将台湾的明郑视为“汉人正统的最后堡垒”。

于是,在这一种非黑即白的叙事下,清朝发动的战争不再是统一内战,却是“一个王朝对另一个王朝的征服”,犹如南宋的崖山海战,乃是“异族”对“华夏正统”的毁灭。

但这一种观点的存在,乃刻意强调满汉之间的对立,淡化清朝作为中国正统王朝已建立全国性统治的事实。



支持统一战争的观点:清朝乃民族融合的朝代

我们知道,当崇祯帝朱由检于1644年4月25日在北京煤山自缢那时候说起,明朝就已经灭亡了。

清朝入关,打着为崇祯皇帝复仇的政治宣传口号。之后,清朝统治中国,重用汉族官员,学汉族的儒家文化,沿袭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包括皇帝在内的满清贵族都说汉语、学汉字、写汉诗,彻底被汉化,推动满族和汉族人的民族融合。

因此,清朝乃是属于中国一个封建王朝时代。大清王朝本来就是中国继承中华文明的正统王朝,清军入关属于成王败寇的朝代更替,根本不存在异族之说,更加不存在满族人打汉族人……



所以,清军收复台湾,与平定准噶尔、收复新疆、派驻藏大臣等,乃是维护国家统一的行为。

支持统一战争的观点:明郑欲独立

尤其在国际法角度来看,当时台湾并没有被外国控制,却是由中国本土的势力治理。

再加上如上文论述,台湾的明郑政权已脱离了南明的正统,欲寻求独立。这也使康熙帝在《谕台湾安置事宜》中明确表示:

“台湾本属中国版图,不可久假于人。”(《清圣祖实录》卷一一二)

这一切表明,清军收复台湾,是国家统一大业,不是侵略战争。因此,从军事行动性质看,清廷视盘踞在台湾的郑氏政权为“叛逆”,施琅出征前获授“靖海将军”印信,任务是“剿抚并用,底定海疆”,就是剿灭叛乱分子。



历史脉络表明,郑经政权后期的割据倾向十分明显,这一切也为澎湖海战的性质定下基本基调,并非“明清内战”,却是中央政权平定地方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

因此,就是清朝视台湾为国土,在收复台湾之后,1684年清廷在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实行科举、赋税、驻军等制度,乃是把台湾收归为中国领土,开始实质性治理。

争议四: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是否适用于当下

有些网友好奇,清朝推翻之后,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否适用在当代,答案是否定的。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取得的成就,我们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过上小康生活,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自然不存在汉族和满族,以及各个民族的对立之说。



驱除鞑虏之背景

我们审视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口号的背景,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清朝建立开拓国土和康乾盛世之后,在鸦片战争之后走下坡路了。晚清的积贫积弱,各种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于是,为了拯救中国和中国民众,必需推翻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于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目的就是推翻满清贵族的腐朽统治,目的就是为了救亡图存。

当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之后,辛亥革命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口号,迅速转变为“五族共和”(汉、满、蒙、回、藏共同生存发展繁荣)。这一口号的转变,正是认识到清朝留下的多民族国家遗产,以及汉族和多民族的民族融合是无法分割的。在中华大地上,只有民族融合、民族平等和民族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国富民安。



民族融合和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

新中国建立之后,并且提出“中华民族”乃是作为一个包含境内56个民族的共同体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再用“驱除鞑虏”解读历史,显然不符合当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

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清朝最大成就就是促使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融合,以及中华民族的融合和共同发展,自然根本不存在“驱除鞑虏”的理念。所以,清朝是中华民族历史重要一个朝代,它重要贡献是开拓了中国东北、新疆、西藏、台湾的国土,以及促使了中华民族形成和融合。

如果我们用晚清革命党人针对满清腐朽统治的“驱除鞑虏”口号,来评价《澎湖海战》的历史意义,是完全错误和不合时宜的。



结语

总体来说,《澎湖海战》引起的网络热议和讨论,本质也就是用网友们用现代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去解读古代明清政权交替的历史。从郑成功驱荷兰、施琅促设府,到如今台湾光复 80 周年,历史脉络清晰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结论不容置疑!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霍启仁妻子家世曝光是泰国首富,才貌双全配得上霍家比郭晶晶不差

霍启仁妻子家世曝光是泰国首富,才貌双全配得上霍家比郭晶晶不差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8 12:45:06
突传消息!知名男演员表演时突然倒地,抢救无效去世

突传消息!知名男演员表演时突然倒地,抢救无效去世

福建卫生报
2025-11-16 18:31:23
女生体毛旺盛的真实感受,网友反应超乎想象!

女生体毛旺盛的真实感受,网友反应超乎想象!

特约前排观众
2025-11-19 00:15:03
不装了?台积电露出“庐山真面目”,美媒:是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不装了?台积电露出“庐山真面目”,美媒:是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徐徐道史
2025-10-21 16:16:33
刘景扬破PB夺金!弥补107天前遗憾,名记:国内最强的就是她

刘景扬破PB夺金!弥补107天前遗憾,名记:国内最强的就是她

奥拜尔
2025-11-19 22:12:45
腾讯金融,藏不住的“赚钱巨兽”

腾讯金融,藏不住的“赚钱巨兽”

柒财经
2025-11-19 15:46:20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调整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调整

鲁中晨报
2025-11-19 14:41:07
台军老兵叮嘱儿子:如果两岸开战,一枪干掉让你冲锋的长官!

台军老兵叮嘱儿子:如果两岸开战,一枪干掉让你冲锋的长官!

浩渺青史
2025-11-17 16:56:51
汪峰人设崩塌,管娃不含糊却晾着生病女友,网友:只爱自己和孩子

汪峰人设崩塌,管娃不含糊却晾着生病女友,网友:只爱自己和孩子

TVB的四小花
2025-11-20 01:17:06
解放军做好了最坏打算,测试三战场景,推演结果与美方十分相似

解放军做好了最坏打算,测试三战场景,推演结果与美方十分相似

文史旺旺旺
2025-10-28 21:01:09
福建舰入列后,美网友留言:要么击沉它,要么我们就得学会用筷子

福建舰入列后,美网友留言:要么击沉它,要么我们就得学会用筷子

花花娱界
2025-11-09 21:40:40
玄彬孙艺珍获影帝影后!男方首获奖,女方二轮大满贯,都感谢儿子

玄彬孙艺珍获影帝影后!男方首获奖,女方二轮大满贯,都感谢儿子

一只番茄鱼
2025-11-19 23:11:26
11/19竞彩二串预测:弗拉门戈实力占优,米拉索尔客场取分

11/19竞彩二串预测:弗拉门戈实力占优,米拉索尔客场取分

宏图体彩
2025-11-19 13:00:35
读书有天赋的孩子,在小学的时候都有哪些表现?

读书有天赋的孩子,在小学的时候都有哪些表现?

好爸育儿
2025-11-19 21:03:25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出奇一致

艾米手工作品
2025-11-19 00:45:26
深夜突发3大利空,美股暴跌,拼多多暴雷,明天A股3900能否守

深夜突发3大利空,美股暴跌,拼多多暴雷,明天A股3900能否守

风风顺
2025-11-19 07:06:23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八卦疯叔
2025-11-01 10:50:45
中国祭出王牌,美国看清高市早苗大势已去,转而扶持亚洲另一强国

中国祭出王牌,美国看清高市早苗大势已去,转而扶持亚洲另一强国

林子说事
2025-11-20 00:05:48
安德玛不想给库里“打工”了

安德玛不想给库里“打工”了

钛媒体APP
2025-11-17 19:29:36
中日关系极度紧张:许多中国游客仍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惊人一致

中日关系极度紧张:许多中国游客仍然赴日,给出的理由竟惊人一致

户外小阿隋
2025-11-19 09:57:33
2025-11-20 03:04:49
七彩论世 incentive-icons
七彩论世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669文章数 11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房产
数码
公开课

我的小众XP,在“玩法正确”面前一无是处?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数码要闻

猫头鹰黑化版散热器风扇来袭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