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华版音乐戏剧《小王子》让经典童话照进成年人的现实!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告别,只有被忽略的责任与遗忘的初心。
中法合作音乐戏剧《小王子》由央华戏剧与法国国家人民剧院联合制作,将这部全球闻名的法国文学瑰宝,以创新的“音乐戏剧”形式搬上舞台。
![]()
![]()
01 玫瑰:爱是卸下伪装的勇气
在小行星B-612上,小王子曾以为玫瑰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存在。玫瑰娇艳却带刺,用骄傲掩饰脆弱:她要小王子每天浇水,要玻璃罩抵御风霜,还谎称自己与太阳同时诞生。
年轻的小王子读不懂她的口是心非,只觉得疲惫又委屈,最终决定离开。
央华版音乐戏剧《小王子》中,13岁的李一辰以清澈纯真的气质饰演小王子,而玫瑰的角色则展现着那种令人心疼的任性——用骄傲保护脆弱,用谎言索取关爱。
“我应该猜得出来那藏在她可怜的小计谋后面的所有柔情。花儿就是这样反复无常的呀!我太年轻了,我真不知道怎样才能爱她……”
离开的前夜,他没有指责玫瑰的任性,也没有抱怨自己的付出,只是默默做完了最后一件事——仔细清扫星球上的三座火山,给玫瑰浇了最后一次水,轻轻为她罩上玻璃罩。
“再见了。”小王子轻声说。
玫瑰忽然卸下所有骄傲:“我真傻,原谅我,祝你幸福。”她甚至让小王子拿走玻璃罩,“我用不到它了”。
没有争吵,没有辩解,两人都用行动代替了情绪。小王子用责任为这段关系收尾,玫瑰用道歉放下了骄傲。
正如狐狸后来告诉小王子的“一旦你驯服了什么,就要对她负责,永远的负责”,成年人的告别从不是分对错,而是像他们这样,把该做的事做好,把该说的话说软,让这段关系带着最后一丝温柔,体面退场。
![]()
02 狐狸:离别是另一种形式的陪伴
抵达地球后,小王子遇到了等待被“驯服”的狐狸。狐狸说:“对我而言,你只是一个小男孩,和其他成千上万的小男孩没有什么不同。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
央华版音乐戏剧《小王子》创新地引入诗歌维度,通过北京大学董强教授担任诗歌顾问,精选与《小王子》文本精神相呼应的中法诗歌,并由薛飞饰演的新增角色“诗人”来传递这些哲理。
“假如你驯服了我,我们就彼此需要了。对我而言,你就是举世无双的;对你而言,我也是独一无二的……”
于是他们约定每天下午四点见面,从三点开始,狐狸就会因为期待而感到快乐。
离别来临时,狐狸红着眼眶,却没说一句挽留,只告诉小王子一个秘密:“正是你为玫瑰花费的时间,才让她变得重要。”
她还笑着说:“你看,你看见那边的麦田了吗?我不吃麦子,那对我没用,可是你有一头金发,麦子使我想起你,我甚至会爱上风吹麦浪的声音。”
没有沉溺于离别之痛,狐狸把相处的美好变成了小王子的“专属记忆”。
“只有用心去观察,才能看得真切;最根本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从此,麦田不再是普通的农田,成了藏着温暖的风景;风的声音不再是寻常声响,成了思念的信号。
成年人的告别,从不是清空回忆,而是像狐狸这样,把好的留在心里,让这段关系变成彼此的“独家礼物”,想起时全是温暖,没有遗憾。
![]()
03 飞行员:分离是藏在星光里的相见
在撒哈拉沙漠,小王子遇见了迫降的飞行员。八天里,他们一起修飞机、看日落,成了彼此的依靠。
当小王子决定回到自己的星球时,他轻声对飞行员说:“我的身体太重,带不走了。”飞行员懂,这是永别。
央华版音乐戏剧《小王子》中,一位法国著名的演员弗朗索瓦·德布洛克饰演飞行员,而剧中还有一位5岁的“小小王子”登场。这种不同年龄段的演员阵容,恰恰体现了导演让·贝洛里尼想表达的“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人群之间的交流之美”。
离别前,小王子给了飞行员一份特别的礼物:“我会住在其中的一颗星星上面,在某一颗星星上微笑着,每当夜晚你仰望星空的时候,就会像是看到所有的星星都在微笑一般。”
他还说:“如果你爱上了某个星球的一朵花。那么,只要在夜晚仰望星空,就会觉得漫天的繁星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后来小王子消失了,但每当夜晚来临,飞行员仰望星空时都会微笑——他知道,有一颗星星上,住着他的朋友。
没有撕心裂肺的难过,没有念念不忘的纠缠,小王子把自己藏进了星星里,用“星光”继续陪伴飞行员。
成年人的告别从不是“再也不见”,而是像他们这样,把对方放进心里,让分别变成另一种形式的陪伴:你不在我身边,但我看见星星,就像看见你。
![]()
央华版的创新:音乐、诗歌与多元演员的融合
央华版音乐戏剧《小王子》不仅忠实于原著精神,更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
该剧定位为“音乐戏剧”,邀请了民谣诗人钟立风、独立音乐人小六、创作型歌手凡清三位风格迥异的音乐人加盟。在排练过程中,音乐并非预设,而是与文本同步生长的集体即兴创作,演员们带来的灵感火花被直接融入戏中,使得音乐成为叙事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剧的另一大创新是引入诗歌的维度。舞台上诞生了一个全新角色——一位游历四方、洞察世事的“诗人”(薛飞饰演),象征着另一个时代的凝视者。
导演让·贝洛里尼在来信中表示,他希望通过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演员之间的交流互鉴,深化原著关于传承与联结的理念,探讨“我们何尝不是他人的小王子”这一命题。
他说:“在我想象的作品里,这种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人群之间的交流之美,因其文化差异而精彩,存在于彼此互鉴、共同成长之中。”
![]()
![]()
演出信息:一场跨年度的中法艺术盛宴
央华版音乐戏剧《小王子》将于2025年11月在武汉开启全球首演,并陆续在全国多个城市巡演,直至2026年赴法国演出。以下是具体演出安排:
2025年演出安排:
武汉·湖北剧院 11月15日19:30、16日14:30/19:30 演出3场
南京·江苏大剧院 11月22日14:30、23日14:30 演出2场
合肥·包河凤凰剧院 12月5日19:30、6日19:30 演出2场
杭州·杭州剧院 12月14日14:30/19:30 演出2场
沈阳·盛京大剧院 12月20日13:30、21日13:30 演出2场
2026年巡演安排:
2026年3月-5月 国内巡演10站
2026年5月22日-24日 法国巴黎北方布夫剧院
2026年5月30日-6月6日 法国国家人民剧院
法国驻武汉副总领事罗冉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去年来汉演出的中文版话剧《悲惨世界》已证明武汉观众对法国经典的热情与法国团队再创经典的实力。他盛赞本次创作融入中国唐诗是“吸收中国文化灵气”的精彩对话。
![]()
有人说,人生就是不断遇见又不断告别的旅程。就像小王子的三次离别,没有轰轰烈烈,却都带着成年人该有的成熟:不消耗自己,不纠缠对方,不辜负过去。
莫言说:“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愿我们都能像小王子一样,结束一段关系时,不慌不忙,不怨不恨;放下时心无波澜,回忆时全是温暖;告别后带着彼此的好继续前行,正如他所说“当你抚平你的忧伤时,你就是我永远的朋友”,让每一段关系,都能在最后留下最美的模样。
央华版音乐戏剧《小王子》用戏剧、音乐与诗歌的融合艺术,为所有观众——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带来一场触及心灵、重温初心的“星光之旅”。
央华版音乐戏剧《小王子》
艺术总监/王可然
总策划/郭文鹏、阚凌云
改编自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法)小说
剧本改编/让·贝洛里尼(法)
导演/让·贝洛里尼(法)
艺术合作者/安娜伊思·马田(法)
监制/张朝慧、何弭、游国梁
总制作人/安娜伊思·马田(法)、李峻豪、汪逸
中方导演/张瑞
制作人/风筝、张超
导演助理、舞台监督/周静怡
中文翻译参考/马振骋
诗词顾问/董强
演员/弗朗索瓦·德布洛克(法)、薛飞、李一辰、金珍禾
歌手/钟立风、小六、凡清
键盘、手风琴/陈敏华
舞美设计/让·贝洛里尼(法)、李耿
灯光设计/让·贝洛里尼(法)
原创音乐/克莱蒙·格里弗(法)、让·贝洛里尼(法)、钟立风、小六、凡清
音乐指导/克莱蒙·格里弗(法)、让·贝洛里尼(法)
服装设计/法妮·布鲁斯特(法)
海报原画/刘霓娜
平面设计/一千遍工作室
现场翻译/李欣、石颜毓、谢思润
执行制作人/黄仁虎
服装设计助理/洪祖俊
舞美设计助理/姚季武
投影、字幕/王好雨
音效执行/冯澜
小道具/陈诺冰
“大戏看北京” 文艺创作孵化平台·创研基地创作项目
出品、制作/
北京央华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法国国家人民剧院
联合出品/
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
大麦Mailive
湖北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支持单位/
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市场推广/
安徽剧有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文学共建单位/
教育部中国话剧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