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万卖粮款遭冻结:河南农家的绝境与法治破局“银行卡全冻了!这可是全家一年的血汗钱啊!” 河南新乡原阳县的孙先生攥着银行回执单,声音里满是绝望。
10 月 19 日,他与粮站老板全先生出售 114 吨小麦获得的 28 万元货款刚到账两天,三人的银行卡就被贵州警方悉数冻结 —— 这笔钱竟涉嫌诈骗,两个家庭瞬间坠入 “钱货两空” 的深渊。
![]()
抖音私信里的 “大客户” 陷阱
孙先生做粮食购销生意多年,每到秋收就走村串户收粮,再转卖给好友全先生的粮站赚差价。为拓客源,他常在抖音发布收粮视频,这成了骗局的突破口。
9 月 14 日,抖音账号 “聚顺达” 发来私信,自称许昌某贸易公司员工的 “孙志伟” 开口就要大量采购小麦,对国库收购标准的熟稔表述迅速打消了孙先生的疑虑。
“听着就是懂行的大客户,价格给得也公道。” 孙先生随即牵线全先生,双方以每斤 1.22 元敲定交易。
![]()
10 月 15 日,“孙志伟” 的 “表弟” 来查验小麦,虽孙先生察觉对方 “不像常干这行的”,但这点疑虑很快被即将到手的货款冲淡。10 月 17 日上午 9 点 26 分,28 万元准时到账,三辆货车拉走小麦,孙先生甚至还多付了 2283 元监工费,殊不知自己已成电诈 “洗钱” 的棋子。
一夜归零的农家生计
两天后,全先生准备用货款偿还收粮时借的银行贷款,却发现账户无法操作。银行查询结果如晴天霹雳:不仅他的卡,孙先生夫妇的账户因接收过这笔资金也已被贵州警方冻结。“干这行七八年,从没遇过这事!贷款还不上,粮站也停摆了。” 全先生急得直跺脚。
孙先生拨通贵州警方电话,得到的回复冰冷:“冻结就说明资金涉案。” 联系 “孙志伟” 时,对方早已失联,其 “表弟” 更是一问三不知。孙先生的母亲得知消息当场崩溃,见到记者便跪地求助,两个家庭彻底陷入绝境。
所幸原阳警方迅速启动反诈协作机制,追踪发现运粮货车最终驶向漯河某粮站,车辆均由陈某通过 “运满满” 预约,线索直指一场利用粮食交易的 “跑分” 洗钱案。
48 小时解冻背后的法治力量
10 月 29 日,贵州警方工作组赴豫联合侦办,明确表示将依新规甄别资金性质。2025 年公安部修订的资金冻结规定要求,办案机关需 3 个月内完成资金甄别,无明确涉案部分应及时解冻,还可线上办理申诉。
加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治在线》栏目介入报道,事件迎来转机。
10 月 30 日,距媒体曝光仅 48 小时,孙先生等人接到银行通知:账户全部解冻。
这一结果既得益于两地警方的高效协作,更彰显了新规对公民合法财产的保障。正如贵州警方所言:“查清事实、挽回损失是我们的责任。” 目前,警方仍在追查 “孙志伟” 团伙及上游电诈链条,涉案资金流向已初步厘清。
涉农诈骗的防范警示
此案并非个例。秋收季是涉农诈骗高发期,潍坊临朐曾发生类似案件,骗子以高价收粮为诱饵借走农户现金后失联。付建律师提醒,农民大额交易应通过银行柜台转账,要求对方提供资金来源证明,同时保存聊天记录、货运单等全套凭证。
警方也强调,抖音等平台的陌生询价需多方核实,切勿轻信 “大客户” 说辞。如今,孙先生的手机银行终于显示正常余额,全先生的贷款也得以偿还。
金黄的麦粒见证了这场从绝境到重生的波折,更留下深刻启示:当电诈分子将黑手伸向田间地头,完善的法律规范、高效的执法协作与媒体监督,正是守护百姓生计的三重防线。而每一位市场参与者的警惕之心,才是防范陷阱的第一道屏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