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美国航母的甲板上,一场本应严肃的美日会晤,因为特朗普一个“随性”的动作和一句“玩笑话”,成了日本舆论场的“炸雷”。
当天,特朗普站在麦克风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侧身而立。按照外交礼仪,两国国旗本应在背景中对等展示,可现场镜头扫过,美国星条旗醒目飘扬,日本太阳旗却不见踪影。更让人意外的是,特朗普讲到兴头上,突然伸手搂住高市早苗的肩膀,咧嘴一笑:“咱们这叫‘不打不相识’嘛!”
![]()
高市早苗的表情瞬间有些僵硬,随即勉强挤出微笑,配合着点头。这一幕被镜头全程记录,很快在日本社交媒体上刷屏。有人骂特朗普“傲慢无礼”,有人替高市早苗“憋屈”,还有人哀叹:“日本的外交尊严,又一次被按在地上摩擦了。”
一、一个搂肩动作:权力游戏的“肢体语言”
在外交场合,领导人的一举一动都是“政治密码”。特朗普这一搂,看似像哥们儿拍肩膀,实则暴露了美日关系最真实的一面——谁是“大哥”,谁是“小弟”。
熟悉特朗普的人知道,他爱用肢体动作宣示主导权。见默克尔时推搡过对方,见马克龙时“锁喉式”握手,如今对高市早苗“搂肩杀”,不过是他一贯风格的延续。可问题在于,高市早苗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在讲究“尊卑礼仪”的日本社会,公开场合被外国领导人如此“拿捏”,民众看着格外刺眼。
日本网友吐槽:“这哪里是盟友会晤,简直像老板训话时拍员工的肩膀。”更有人翻出旧账:2019年特朗普访日,在天皇面前一路快走,把明仁天皇甩在身后;2020年G7峰会,他直接抢走马克龙的话筒……“特朗普的字典里,根本没有‘对等’两个字。”
高市早苗的处境更尴尬。她上台后支持率低迷,本想借这次会晤证明“能搞定美国”,结果全程被特朗普抢戏:发言被打断两次,国旗展示环节被跳过,最后还得陪着笑脸接受“搂肩”。日本媒体评论:“高市首相的微笑背后,是日本在美日同盟中‘身不由己’的缩影。”
![]()
二、一句“不打不相识”:历史伤疤上的“玩笑”
比起肢体动作,特朗普那句“不打不相识”,更像一根刺,扎在许多日本人心里——尤其是对历史敏感的群体。
这句话的潜台词,仿佛把二战太平洋战争说成了“误会”:过去打归打,现在咱们是朋友。可历史哪有这么轻飘飘?70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给亚洲各国带来深重灾难,也让日本本土遭受原子弹轰炸。对于这段历史,高市早苗所属的自民党保守派一直态度暧昧,甚至有人试图淡化侵略责任。特朗普这话,看似随口一提,实则精准踩中了日本右翼的“痒点”,却也刺痛了正视历史的民众。
“这不是‘不打不相识’,是对历史的无知!”特朗普或许不懂东亚历史,但高市首相不该沉默。她的默认,是对历史责任的逃避。
更讽刺的是,会晤前,高市早苗还在强调“美日同盟是基于共同价值观和历史认识的伙伴关系”。结果特朗普一句“玩笑”,就把她的“共同历史认识”戳得粉碎。日本网友嘲讽:“原来所谓的‘伙伴关系’,就是对方可以随便拿你的历史开玩笑?”
![]()
三、国旗“消失”背后:美日同盟的“结构性不平等”
国旗被无视,看似是“细节疏漏”,实则是美日关系的“常态”。
这些年,日本为了“抱美国大腿”,每年掏近30亿美元养着驻日美军,还不断配合美国的亚太战略,从购买美国军火到加入“印太经济框架”,几乎是美国指哪打哪。可换来的“尊重”呢?
驻日美军在冲绳犯罪,日本司法管不了;美军基地噪音扰民,当地民众抗议了几十年,基地该扩建还是扩建;美国要搞“军事一体化”,日本就得修改安保法案,把自卫队变成“可以参战的部队”。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曾直言:“美日同盟是‘被保护者’和‘保护者’的关系,日本从来没有真正的平等话语权。”
这次国旗“消失”,不过是这种不平等的又一个注脚。有日本网友翻出2016年奥巴马访日的照片:当时两国国旗并排摆放,领导人并肩站立,气氛庄重。“特朗普连装都懒得装了,直接把日本当成‘附属国’对待。”
高市早苗的团队事后解释,国旗是“技术原因没展示好”,试图淡化争议。可日本民众不买账:“技术原因?为什么只漏了日本国旗?分明是美国根本没把我们放在眼里!”
![]()
四、日本舆论炸锅:“憋屈”的愤怒与无奈
事件发酵后,日本国内吵翻了天。
不过也有日本媒体试图“洗地”:“这是美日亲密关系的体现,特朗普的风格就是不拘小节。”但更多声音在痛骂:
——“高市首相太软弱!被人搂肩膀、开玩笑,连句‘请自重’都不敢说,还有当首相的尊严吗?”
——“美国把我们当‘提款机’和‘挡箭牌’,我们却还在自我安慰‘同盟很牢固’,太可悲了!”
——“与其抱怨特朗普没礼貌,不如想想:为什么日本总要靠别人保护?什么时候才能挺直腰杆?”
愤怒归愤怒,现实却很骨感。日本想摆脱美国吗?难。
没有美国的核保护伞,日本在东亚的“安全环境”会立刻紧张;没有美国的市场和技术,日本经济复苏缺了重要引擎;更别说日本右翼一直想借美国之力“突破战后体制”,实现军事“正常化”。这种“又想依赖又想自主”的矛盾,让日本陷入了“越抱大腿越没尊严”的怪圈。
就像这次会晤,高市早苗明知特朗普的动作和话“不舒服”,但为了争取美国支持她的“修宪计划”,只能忍了。日本网友说得扎心:“首相不是不想硬气,是根本硬气不起来。”
![]()
结语:当“盟友”变成“跟班”,日本的路该怎么走?
特朗普的“搂肩”和“玩笑”,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美日同盟的真相:这不是平等的伙伴,而是美国主导、日本依附的“主仆关系”。
日本想靠美国实现“大国梦”,可代价是不断出让主权和尊严。驻日美军问题、历史责任问题、外交话语权问题……这些“老大难”,哪一个不是因为过度依赖美国?
如今,日本国内要求“自主外交”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人说,日本应该学欧洲,搞“战略自主”;也有人说,亚洲国家应该联合起来,摆脱美国控制。但现实是,只要日本一天不真正反思历史,不放弃“军事正常化”的野心,就一天离不开美国的“保护”,也就一天逃不过被特朗普们“搂肩膀”的命运。
航母上的闹剧落幕了,但日本舆论的愤怒还没平息。或许,这次事件能让更多日本人明白:一个国家的尊严,从来不是靠别人“施舍”的,而是自己挣来的。靠抱大腿换不来尊重,只会换来得寸进尺的傲慢。
至于高市早苗,她的微笑还能维持多久?日本的“憋屈外交”,又何时是个头?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