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沪币”果然有自己的“汇率”!
最近有条视频在网上火了,一位女子发视频称自己在上海买了一根甘蔗,谁知付款的时候却被告知要支付91.35元!
更让女子诧异的是,面对她的质疑商家非但没有半分歉意,反而理所当然的表示爱吃不吃。
上海最近因为一根甘蔗上了热搜,一个消费者在品牌水果店花了91.35元买下一根,晒单后很多人直呼看不懂。
同一座城市,拐进旁边一条小巷,早餐摊前9元就能拿下一份鸡蛋肠粉,吃完肚子饱饱的。
两件事相隔不过几站地铁,却像发生在不同星球。
![]()
91元那根是云南绿皮甘蔗,标价9.9元一斤,整根九斤多。店员解释说产地远、运输冷链、口感更软。
消费者咬一口,只觉得跟家里30元买整根的差不多。9元肠粉用的是普通米浆、一个鸡蛋、几片瘦肉,味道家常。
这两笔消费相差十倍,戳中的不是价格本身,而是上海消费从来就分几条道跑。
![]()
先说清楚这些高价是怎么拼出来的,以那根甘蔗为例,成本可以拆成三块。
原料采购大概3元一斤,冷链运输再加2元,剩下近5元靠的是“绿皮”“西双版纳”“现砍现发”这些说法。
顾客一听画面感就来了,觉得值,餐厅里的480元白切鸡也是这个路数。
![]()
超市鸡肉15元一斤,480元能买32斤。餐厅只用两斤左右的鸡,切成薄薄几片摆盘。
差价去向有迹可循:先把鸡换成喝牛奶、听音乐长大的品种,饲料贵20%。
再把店开到外滩边,江景灯光一打,租金分摊到每盘菜;最后服务员站旁边讲故事,从小鸡出生到上桌,每一步都在加价。
![]()
128元生菜更简单,菜场3元一斤的罗马生菜,摘掉菜心、洗干净、码进冰盘,配一句“去苦留甜”,价格直接拉到天上。
200元白粥用东北五常米加进口矿泉水,熬两个小时,成本顶多30元,剩下全靠“手工”“专人守灶”这些词撑场面。
这些价格不是随便标,而是算准了成本加利润再加溢价,溢价部分靠标签、靠地段、靠顾客自己脑补。
钱花在这些地方的人,大体分四种,第一种是谈生意的。和平饭店一顿饭轻松两万三,菜没吃几口,合同却签了。
账单里服务费三千多,包间安静不被打扰,这才是主要卖的。第二种是拍视频的。
博主点一桌88000元海鲜,镜头一关,广告分成几十万到账。
![]()
饭钱只是投入,流量才是产出,第三种是把消费当身份的。
92年小伙一天花1189元,早饭79元牛肉面,顺手买12颗话梅345元,下午茶46元,晚饭西餐688元。
钱包不疼,朋友圈有排面。第四种是普通上班的。
![]()
月薪6378元,房租3500元,剩不到3000元。午饭15元快餐,晚饭超市打折寿司20元,周末菜场100元买菜吃三天。
奶茶要拼单,地铁能走路就不坐,他们不是不想吃好,是账算不过来。
四种人用同一座城市,消费逻辑却像四条封闭赛道,互不交叉。
![]()
收入数字得掰开揉碎看,官方说2023年城镇单位平均工资12307元,听着不少。
可24万份真实样本显示,2025年实际平均6378元,近一半人月薪不到6000元。
高数字是金融、科技、医药行业拉起来的,零售、餐饮、服务员工资拖后腿。
![]()
房租才是真黑洞,2025年4月,中环内一居室7025元,郊区3746元。
拿6378元工资算,房租占55%到60%。剩下钱交社保、水电、交通,吃饭预算所剩无几。
128元生菜是工资的2%,480元白切鸡是7.5%,普通人一天工资就没了。
![]()
有人觉得收入高就能随便吃,实际情况是高收入人群只占少数,他们吃贵的多半公款报销。真正用自己工资吃饭的,得先保证房租有着落。
上海消费像两条并行铁路,一条跑高端,一条跑实惠,中间切换只需几步路。
![]()
高档那条从外滩到陆家嘴,靠地段、靠故事、靠流量。
480元鸡、90元矿泉水、288元面条都在这条线,顾客不是外地游客就是公款消费。
实惠那条从菜场到超市再到弄堂小店,青菜3元、鸡蛋5元、鸡肉15元。
![]()
有人用100元在超市买回小鲍鱼、大米、牛奶、零食,证明上海也能省。
两条肠粉店相距300米,一家32元一份,一家9元一份,米粉分量差不多。
换赛道成本低,心理障碍高,很多人宁可透支也不肯换。
![]()
上海没有标准物价,只有选择题,91元甘蔗和9元肠粉同时摆在面前,480元白切鸡和15元盒饭同时开张。
区别在于钱包厚度和消费逻辑,短视频里88000元一桌的海鲜,拍给外地观众看,制造上海人都有钱的错觉。
真实情况是,凌晨五点早餐摊已经亮灯,外卖员排队充电,菜场大妈为三毛钱砍价。
![]()
月薪6378元的人照样活得踏实,想过得舒服,算清三笔账就行:房租别超收入一半,吃饭预算定死,关掉算法推荐多走几步路。
10元生煎配豆浆,吃完照样满足。幸福不是账单数字,而是吃完饭还能睡得着觉。选哪条赛道,自己说了算。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