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兴国
![]()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营养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
辽宁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辽宁省营养学会副会长、辽宁省营养师协会副会长
大连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营养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临床营养与健康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文章来源:营养医师王兴国
已授权《临床营养网》转载
引言:
差不多每个月,我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近期发表的、饮食营养健康相关的一些重要研究的摘要进行汇总。如果读者对某一个研究感兴趣,可以按图索骥去查阅该研究论文的原文。世上本来没有可靠结论,研究文献多了,就成了可靠结论。
21
补充胆碱或能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Nature杂志发表来自麻省理工学院蔡立慧教授团队的突破性研究(下图),ABCA7基因的一种罕见变异可以通过扰乱神经元脂质代谢,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而使用胆碱处理神经元可以逆转阿尔茨海默病的多种病理表型。
ABCA7功能缺陷型突变是一种在极少数人群中存在的罕见变异,携带这种变异的个体,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约为非携带者的两倍。
在脂质代谢方面,携带ABCA7变异的细胞出现了磷脂酰胆碱(卵磷脂)分子代谢异常,后者是细胞膜重要成分。这种改变可能导致细胞膜刚性增加,这可能导致线粒体膜功能出现异常。
用CDP-胆碱【胞二磷胆碱,是合成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的关键前体】处理携带ABCA7突变的神经元。当这些神经元开始合成新型磷脂酰胆碱时,其线粒体膜电位同步恢复正常,氧化应激水平也随之下降——受ABCA7缺失影响的基因功能得以全面恢复。此外,在ABCA7基因表达缺失的神经元中,神经元过度兴奋和β-淀粉样蛋白水平升高的问题也都有所缓解。
此前,蔡立慧教授团队在2021年就发现CDP-胆碱能逆转另一种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基因APOE4的多重影响。蔡立慧教授指出:“提升胆碱摄入量,或能成为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的新途径。”
胆碱是一种天然存在于鸡蛋、肉类、鱼类及部分豆类与坚果中的维生素。
![]()
22
东北地区糖尿病+肾病患病率最高
Journal of Diabetes期刊发表一项研究(图1),分析了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的数据,绘制了一幅中国糖尿病肾病地图(图2)。2011年至2020年间,中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糖尿病和肾病共病的患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11年的0.60%上升到2020年的3.10%(图3)。
东北地区在十年间始终保持着最高的患病率,从2011年的1.32%上升到2020年的4.76%,增长最为迅猛。
研究者分析,东北地区可能由于其高盐饮食习惯和冬季寒冷导致的缺乏运动等因素,使得糖尿病和肾病的共病率居高不下。
![]()
23
东北的孩子越来越“糠”了
《柳叶刀》子刊《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发表来自中国的研究(附后),纳入中国133万7到22岁青少年的数据,从2000年到2019年,中国青少年在体重持续上升的同时,上、下肢肌力却自2010年后显著下降(2010年之前程逐渐上升态势)。
2010~2019年,青少年肌力下滑最突出的地区集中在东北、华北和华中地区。东北地区男性立定跳远十年间减少13.3厘米,女性减少14.5厘米,均为全国最大降幅。从体重增长看,东北地区青少年体重增幅最大,与该地区肌力下滑幅度形成“双极端”。
****有没有一种可能,正是因为体重增加导致立定跳远成绩下滑?
Imbalance between muscle strength development and weight gain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in China: serial cross-sectional evidence from 1.33 million students from five successive national surveys between 2000 and 2019.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 2025 Jul 25.
24
膳食补充花生四烯酸可显著增强疫苗免疫效果
《EMBO Molecular Medicine》发表来自清华大学程功教授团队与合作者的研究(下图)。该研究利用动物实验及随机对照人体临床试验揭示膳食中补充花生四烯酸 ( ARA) 能够显著增强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快速产生高水平中和抗体,从而提供更早、更强的保护。
***花生四烯酸直接的膳食来源主要是肉类、蛋类、鱼虾等动物性食物。
![]()
25
膳食补充玉米黄质增强抗肿瘤免疫
" Cell Reports Medicine "期刊发表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动物实验研究(下图),天然植物成分玉米黄质,能够显著增强CD8+ 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从而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且与抗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时,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且显示出协同效应。
玉米黄质能直接作用于T细胞受体,促进其聚集和信号传导,从而增强CD8+ 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而其结构类似物叶黄素(Lutein)则无效。在多种小鼠肿瘤模型中,口服补充玉米黄质,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且这种效果依赖于CD8+ T细胞。
![]()
26
饱和脂肪的促炎机制
《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发表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小鼠实验和体外实验研究(下图),高脂饮食会让肺部RTM积累饱和脂肪酸,尤其是硬脂酸,激活NLRP3炎症小体,通过分泌白介素(IL)-1β,促进炎症反应。
从更深层次的机制来上说,饱和脂肪酸是通过改变内质网膜刚性,激活肌醇需求酶1α(IRE1α),促进X-盒结合蛋白1(XBP1)剪接,从而驱动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
![]()
27
超加工食品促炎
《美国医学杂志》发表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研究(下图),分析了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中9254名成年人的数据。发现过量摄入超加工食品或加剧全身炎症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增加有关,从而增加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具体地说,与摄入最低组相比,摄入最高组人群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高了11%。此外,第三四分位(超加工食品能量占总能量40-59%)人群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也显著升高。
![]()
28
超加工食品即使没吃胖,也有损健康
" Cell Metabolism "期刊发表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临床研究(下图),首次在严格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发现超加工食品本身即具有健康风险。与膳食总热量摄入无关,超加工食品直接损害男性代谢和生殖健康,导致体重、体脂、血脂异常,以及精子活力下降。
这项2×2交叉设计研究,共纳入43名20-35岁的男性,BMI在18.5-30之间,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为期3周的未加工饮食(几乎排除所有超加工食品)和超加工饮食(超加工食品提供77%的热量),并在适量热量和过多热量条件下进行对比,分析超加工食品对男性生殖和代谢健康的影响。
结果发现,与未加工饮食相比,超加工饮食会导致体重和体脂增加,且与热量摄入无关。超加工饮食还会导致血脂异常。
此外,超加工饮食还会导致精子生成相关的激素水平下降,包括促卵泡激素(FSH)和睾酮水平下降,精子总活力也呈现下降趋势。
![]()
29
含糖饮料和饮酒让你脱发
" Nutrition and Health "期刊发表来自波尔图大学的系统性综述(下图),纳入17项研究,共涉及超6万人,绝大多数是女性。
分析营养素发现,较高的维生素D水平与斑秃、雄激素性脱发风险降低相关;补铁与改善头发生长有关,尤其是缺铁性女性脱发;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头发质量,导致头发直径和色素减少;过量摄入视黄醇(维生素A)与斑秃的严重程度增加相关。
分析特定食物发现,过量摄入含糖饮料、酒精会损害头发健康,含糖饮料与雄激素性脱发风险增加相关,酒精与脱发和提前白发风险增加相关。相反,适量摄入豆类食品(每天≥24克)和十字花科蔬菜(每天≥70.8克),有助于预防脱发。
此外,研究还发现,某些特定营养成分,如海洋蛋白、绿茶提取物等,可改善头发密度、减少脱发。
![]()
30
肠道菌群与肾病患者的心力衰竭有关
《Cell 》子刊 Cell Host & Microbe发表来自南方医科大学联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研究(下图),发现大肠杆菌产生的尿毒症毒素物质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是促进慢性肾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发生的关键代谢物。慢性肾病患者肠道中的大肠杆菌通过色氨酸代谢生成 IS,IS 通过 AHR-CYP1B1 信号轴破坏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进而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推动心力衰竭的发生。
该研究还证实,大肠杆菌可作为慢性肾病患者心力衰竭的预警生物标志物,使用益生菌制剂 DM02 来抑制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可改善了慢性肾病患者的心脏结局。
![]()
《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截止到 2025 年 10 月 30 日上午 8:00 时,本平台关注人数为:404969 名。 更多信息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查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