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教学习方法的课程很多,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你知道的方法越多,其实越焦虑,越无所适从。如果你按照那些方法去对照孩子的学习习惯,会发现全是问题。
家长事无巨细,就会忽略重点,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家长真正应该做的是把方向、抓大局。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1、成长型心态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害怕犯错,害怕失败,害怕丢脸,不敢提问,那他不可能越学越好,也不会有学习后劲。
学习任何新东西,失败和犯错是常态。能否从失败中学习,决定了孩子能否成为学霸。
怎么培养孩子的成长型心态?第一,家长买一本《终身成长》,自己先做一个成长型父母;第二,孩子失败犯错的时候,你不打击嘲讽,给予鼓励支持。
2、独立自主
从小学开始就要独立完成作业。字写得不好看、有涂改、做错题等等,都是细枝末节, 独立完成才是主要矛盾。
你在细枝末节投入了过多精力,在重要的地方就会缺少关注。如果孩子从一开始,就需要你看着他才能完成作业,没有独立性。那么请问,他凭什么自己能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学校课堂才是学习的主阵地,孩子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越学越好。
3、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能力是自主学习的重要一环。怎样让孩子高效完成作业?只需要一招——先写后玩。
当孩子知道写完作业之后的时间都是自己的,能十分钟完成的作业都不会拖到十一分钟。因为多写了一分钟,就少玩了一分钟。
这种机制就是自驱力的开始,是他自我负责的开始。他写作业效率高,完成速度快,能力才会越来越强。这也间接促使他提高听课效率。
4、学习习惯
我说的学习习惯,不只是大家都知道的课前预习,考后复盘。更重要的是一些看不见的习惯,比如动笔的习惯,提问的习惯。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家长希望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不要一上来就什么都要求,一定要从一个习惯开始培养。什么都要求,就什么都做不到。
一次只聚焦一个习惯,一次只提升一项能力。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才是最科学的方法。
5、总结
家长最应该做的是抓大放小,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1、建立成长型心态,不怕犯错、不怕丢脸;
2、 自主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效率;
3、呵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如果你的精力都用来捡芝麻,就非常容易丢西瓜。
把方向,抓大局,分主次,才能事半功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