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游戏里是“王者”,书桌前是逃兵?AI如何唤醒孩子的自主学习力

0
分享至



晚上八点,北京海淀万柳附近的某小区。

初二学生张睿(化名)正坐在书桌前,一手托着脑袋,一手转着笔。数学作业本上只写了两行字,就被他推到了桌角。“函数太抽象了,看不懂。”他说完,顺手拿起了手机。

门外,妈妈的脚步由轻到重,语气从“写完了吗?”的轻声试探,一步步滑向“你怎么就是不肯学!期末怎么考?”的疲惫质问,空气也一点点凝固。

这不是某个家庭的特例,而是一代父母共同的困局——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资源:清北名师在线授课、AI解题一秒出答案、平板电脑装下整个图书馆,可为什么,孩子的自学动力却像被按下了暂停键?更讽刺的是,技术越发达,家长越“卷”:陪读、打卡、监督、报班,仿佛只有不松手,学习才不会停止……

问题不在孩子懒,而是我们长期误解了“自学”,它并非一种靠“催”就能启动的品质,而是一套需要被构建的底层认知能力。当前,大多数教育AI仍在比拼“讲得更快”、“答得更准”,却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如何让孩子主动开始学、愿意坚持学、学会自己学。

洋葱学园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杨临风认为:“AI的真正潜力,不在于加速灌输,而在于唤醒内驱,去聚焦知识内化、素养培育与思维养成,让学习不再是一场苦役。”
“不催不学”的真相:同一个孩子,两种“人生”

张睿在游戏世界里,是全队的战术大脑。

他能盯着游戏直播回放研究三小时,复盘哪一步走位失误会导致团战崩盘,然后调整策略,一局接一局地打上去——越输越想赢。可当他面对那道函数应用题时,却连点开解析的勇气都没有。

“反正看不懂,错了也没人真帮我讲。”他说。

这不是懒,也不是笨。是同一个孩子,在两个世界里的命运分裂:一个世界,他掌控全局;另一个世界,他被动挨打。



图源:Unsplash

传统的学习模式,本就是一个高度依赖外部驱动的系统:老师布置任务,家长监督完成,学生照做,考试打分。在这个系统里,学生是执行者,不是决策者。一旦“催”和“管”撤掉,学习就很容易停摆,学习对他而言,不是探索的旅程,而是与父母、老师对抗的战场,充满了挫败感和无力感。

而这,常被简单归因为“不自觉”。

教育心理学家庞维国教授早就指出:真正的自主学习,是“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的完整闭环——它不是态度问题,而是一套需要被构建的复杂能力系统。

那些能够做好“自学”课题的学生,他们的优势并不仅仅在于掌握了更多知识,而在于他们内置了一套隐形的“自学操作系统”:懂得如何拆解目标、如何判断学习资源是否合适、如何从错误中复盘并获得正向的进步与反馈。

这不是天赋,而是一系列高效的认知策略在运作。

反观更多孩子,他们的学习没有反馈,没有掌控,只有“对错”和“分数”。知识像从天而降的指令,他们无法判断“我哪里不会”,更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久而久之,学习不再是探索,而是一场与父母、老师的拉锯战,充满挫败与逃避。

即便引入AI,如果只是更精准地“投喂答案”、更快地“刷题提分”,那也不过是升级版的题海战术——学生依然没有主导权,无法建立对知识的自主判断。

“自学不是一种态度”,杨临风强调,“对很多人来说,这套‘隐形操作系统’,其实从未被安装。”

成绩高低是显性差距,背后其实是自学能力的隐形系统差异。而真正的机会在于:能不能用技术,把“学霸思维”拆解出来,变成每一个普通孩子都能运行的“学习程序”?

AI的使命:是“秒出答案”,还是“守护自驱”?

毫无疑问,AI技术正在重塑学习模式。

但是当AI纷纷以“秒出答案”、“精准押题”为荣时,一个问题正在浮现:我们是不是正在用最先进的技术,鼓励最浅层的学习?

2025年,教育部等九部门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智能化,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北京等地也相继出台政策,推动AI进校园、数字素养进课程。

政策的东风已至,但行业的焦点却陷入同质化竞争:题库更大、解题更快、知识点覆盖更全。一些炫酷的功能,最后都退化为需要家长、老师反复催促、监督使用的“工具”,而非能主动吸引学生的“伙伴”。



图源:Unsplash

学生点开AI,不是为了“学会”,而是为了“快点交差”。最终,并未从根本上减轻教育的负担,只是转移了战场。最为宝贵、最富含教育价值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正在被以“效率”之名技术性消解。

事实上,一个完整且可持续的学习行为,应是一个包含动机启动、路径导航、即时反馈、成就闭环、习惯养成等关键环节的良性循环。可现实中,大多数AI只解决了“反馈”这一个点,却忽略了整个“过程”的设计。孩子得到了答案,却依然不知道:我为什么错、下一步该学什么、我该怎么调整?

这也正是杨临风所警惕的:“AI智能学伴是一个极易误入歧途的概念。”在他看来,真正的AI智能学伴,不是会聊天的机器人,也不是解题快枪手,而是能深入学习场景、解决真实困境、构建全流程支持体系的“自学系统”。

在AI时代,教育行业最需要精心守护和设计的,是 “从问题到答案的思维过程” ,教育的本质挑战,往往不是“认知效率”,而是 “学会学习”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这要求AI完成一次深刻的 “角色进化”——从解题工具,转变为学习过程的陪伴者与守护者。

当行业的主旋律仍然在于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快时,洋葱学园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让人爱上自学,成为“会学”的人。

从2013年用趣味动画课程降低学习认知门槛,到2017年探索AI自适应学习,再到2024年发布行业首个“AI智能学伴”标准,洋葱始终在做一件事:从“知识传递者”向“学习过程设计者”的转型。

2025年,洋葱学园进一步升级AI智能学伴系统,通过多个智能体协同运作,构建起覆盖预习、作业、复习、答疑、思考、规划与情感支持的全场景自学体系,帮助学生实现轻松专注的自主学习,并感受情感认同。

这也让洋葱学园的AI得以扮演“自学大师”、“私人助教”、“思维教练”、“规划导师”、“自律伙伴”与“情感树洞”等多重角色,完成从“过程守护”到“自主唤醒”的使命……

洋葱学园:给每个孩子装上“自学操作系统”

锚定“AI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这一目标,洋葱学园一直在创新求变,在技术、资源、教研与数据等方面积累了深厚基础,使AI智能学伴能够成为一套可生长、可连接、可迭代的自主学习操作系统。

“我们训练 AI 理解复杂知识,并能在洋葱学园底层海量的动画课程库中,实时精准抓取和推荐适合孩子的自学内容。”洋葱学园执行总裁、董事王斌曾介绍,经过训练的洋葱学园自有专用大模型,能深度理解动画课程内容,构建思维链,并通过前端呈现的多款 AI 智能体,增加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洋葱学园的根本理念在于,将学习视为一个需要被精心设计的 “行为系统” ,而非简单的知识传递。当AI被系统地嵌入到这个行为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时,其核心价值不再是替代人工,而是 “重塑体验” ,从而有机会破解“不催不学”的核心难题。

如何轻松地开启一个精准的学习过程?洋葱学园“AI定制班”负责将学习目标化繁为简,生成个性化、可执行的学习计划,避免不切实际的规划带来焦虑和懊悔,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AI拍题精学”则通过学生拍照,按需推送精准的预习、复习与作业内容,实现课前的知识梳理与课后的有效巩固,并解决自学场景中的作业难题,理解每一道难题背后的原理,帮助学生当场消化巩固知识。



当听课环节“卡壳”时,“AI私教”则随时现身提供1对1的答疑解惑,保证自学流程不被中断,快速打通学习障碍,并且支持“干货讲解”,聚焦课程的核心重点,提高自学的效率,避免精力不集中。





而在“会做”和“学会”之间,还有一道鸿沟——将知识内化,这往往是教育AI最易忽略的一环。为此,“AI智能学伴”部署了负责思考训练与核验“AI思维教练”,它以苏格拉底提问法和布鲁姆提问法,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组织和输出信息,学会提出好问题和独立思考。

面对学习这一“逆人性”的活动,“日常坚持”往往最难,畏难情绪和挫败感则是这个环节最大的敌人。AI智能学伴中的“AI自律伙伴”与“AI情感树洞”则直面学习的习惯养成与情感层面,前者通过正向激励和任务拆解来降低持续学习的阻力,后者则在学生有心事时,提供情绪疏导,成为随时在线的倾诉对象。




这套系统,本质上是在帮孩子内置一个“学习的自我监控官”和“行动的指挥官”。它不替代思考,而是训练思考,不直接给答案,而是教会如何找到答案的真相。

目前,洋葱学园对AI自主学习的探索,也已经延伸至课堂场景中,其面向学校教育的“AI课堂”解决方案,已经在海亮外国语学校、成都百悦成龙学校、阜阳市第二中学等2000多所学校落地。

在海亮外国语学校,实践AI课堂后,在“学生自学-集体纠错-小组讨论-当堂训练-AI互动”这样一套教学流程之下,教师机械劳动时间减少了47%,课堂重心从“知识灌输”转向“思维激发”。学生提前通过AI完成基础学习,课堂上则围绕高阶问题展开讨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理人”。




“学生接受度超预期,能快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一位海亮外国语学校的老师评价道,“AI释放了我们的时间,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

结语

AI时代,教育的最大挑战,从来不是“教得够不够多”,而是“孩子会不会自己学”。

我们曾以为,技术会让学习更轻松。但真正的轻松,不是跳过思考、直达答案,而是拥有掌控学习的底气与能力。

洋葱学园的终极目标,正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被安排的学习”走向“自我驱动的成长”。它不追求炫技,而是致力于重构学习的底层逻辑:把学习变成一场有目标、有路径、有反馈、有陪伴的良性循环。

未来教育的模样,或许不再是“孩子学,大人催”,而是“孩子主导,AI护航”。

当技术不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耐心守护那个“从问题到答案”的思维旅程时,自主学习这项曾经的“奢侈品”,终将成为每个孩子成长路上的“标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罗斯为啥不担心芯片制造光刻机问题?除中国,其他国家都不担心

俄罗斯为啥不担心芯片制造光刻机问题?除中国,其他国家都不担心

百态人间
2025-10-31 05:35:02
美媒:曼联等英超豪门在关注罗克,其转会估价约为5000万欧元

美媒:曼联等英超豪门在关注罗克,其转会估价约为5000万欧元

懂球帝
2025-11-03 19:22:49
老伴走后我搬去儿子家,幡然醒悟:在儿媳面前,有4件事不能开口

老伴走后我搬去儿子家,幡然醒悟:在儿媳面前,有4件事不能开口

白云故事
2025-11-03 14:15:03
享受退役生活!辽篮功勋外援身材发福 球迷调侃真像宋小宝

享受退役生活!辽篮功勋外援身材发福 球迷调侃真像宋小宝

胖子喷球
2025-11-03 18:58:32
黄金税出来之后,电商平台的金条出现大幅度涨价

黄金税出来之后,电商平台的金条出现大幅度涨价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02 18:32:57
罗慕洛:韩国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烤肉等至今仍让我怀念

罗慕洛:韩国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烤肉等至今仍让我怀念

懂球帝
2025-11-03 17:14:21
总统急了:再不生就要灭绝了!这个国家,真的已经生不出小孩了

总统急了:再不生就要灭绝了!这个国家,真的已经生不出小孩了

岁月有情1314
2025-10-06 23:17:59
10轮0胜!60岁前米兰主帅遭解雇:仅带队4个月 短短1年半3次下课

10轮0胜!60岁前米兰主帅遭解雇:仅带队4个月 短短1年半3次下课

风过乡
2025-11-03 07:15:34
网友过马路碰见孙俪 本人太美了 脸超小 皮肤很白 看着比电视上还要美

网友过马路碰见孙俪 本人太美了 脸超小 皮肤很白 看着比电视上还要美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2 14:59:44
1953年,叶剑英调任军委副主席,叶帅并不高兴:有人告了我的御状

1953年,叶剑英调任军委副主席,叶帅并不高兴:有人告了我的御状

大运河时空
2025-11-02 19:00:03
打捞一艘沉船花掉三亿人民币,打开船舱后所有人都呆了!

打捞一艘沉船花掉三亿人民币,打开船舱后所有人都呆了!

阿器谈史
2025-10-30 18:57:22
翁青雅向朱珠道歉:本应该从从容容,非要把自己搞得“连滚带爬”

翁青雅向朱珠道歉:本应该从从容容,非要把自己搞得“连滚带爬”

涵豆说娱
2025-11-03 18:25:18
退休后才发现:大多数退休老人不旅游,去旅游的往往是这3类人!

退休后才发现:大多数退休老人不旅游,去旅游的往往是这3类人!

双色球的方向舵
2025-11-03 12:21:19
拟重大资产重组!两只股早盘大涨

拟重大资产重组!两只股早盘大涨

数据宝
2025-11-03 11:02:27
和讯投顾李永熙:周二将会迎来爆发性赚钱效应!

和讯投顾李永熙:周二将会迎来爆发性赚钱效应!

和讯网
2025-11-03 16:53:06
毛主席为何一生不进故宫,终生再未回延安?周总理的谈话道出实情

毛主席为何一生不进故宫,终生再未回延安?周总理的谈话道出实情

历史龙元阁
2025-11-02 18:40:02
昆明“第四代住宅”狂上 ,真改善还是割韭菜你看懂了吗?

昆明“第四代住宅”狂上 ,真改善还是割韭菜你看懂了吗?

易观彩云之南
2025-11-03 18:01:18
高盛: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 AH股指数至2027年底潜在回报达30%

高盛: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 AH股指数至2027年底潜在回报达3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13:23:16
12星座11月4日运势

12星座11月4日运势

星座不求人
2025-11-03 19:28:36
歼-35、空警600打包买了?俄专家:找中国买新航母,还要电弹​​

歼-35、空警600打包买了?俄专家:找中国买新航母,还要电弹​​

近史谈
2025-11-01 19:31:35
2025-11-03 21:28:49
芥末堆看教育 incentive-icons
芥末堆看教育
面向教育行业的专业新媒体
28172文章数 781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手机
教育
公开课

盘点8款PS5上最棒的Xbox第一方游戏:你玩过哪些?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手机要闻

华为打通苹果生态!HarmonyOS 6.0预计12月支持iOS互传文件功能

教育要闻

李亚栋院士:要整体降低高考难度,尤其数学物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