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粉丝妈妈留言说:既然孩子送到学校了,为啥老师还总找家长,一有事儿就打电话?难道家庭教育就这么重要吗?
作为二胎妈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我想从双视角分享下自己的感悟。其实,家庭教育的责任,一点都不比学校教育轻松。
01 家庭教育到底有多重要?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家庭生活中,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对未成年子女进行的价值观、行为习惯、情感态度以及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
2022年1月1日起,家庭教育立法并正式实施了,这充分说明,国家层面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有研究发现,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中占比高达70%,也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还记得斯坦福大学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吗?米歇尔教授给90名四岁左右的孩子每人一颗棉花糖,并告诉他们,如果不吃,等到15分钟以后,就可以得到两块棉花糖。
![]()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测试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知道现在付出,未来会收获更多以后,会不会放弃即时的享受而选择付出)。
之后米歇尔教授用30年的时间,对这90名孩子进行跟踪,最后证明那些幼儿期能抵抗棉花糖诱惑的孩子,比那些没能抵御诱惑的孩子,成年后获得的成就更大。
所以你看,人和人的差距,在小时候就拉开了。
咱们国家也有句俗语“三岁看老”,按照米歇尔教授的实验来看,也是有依据的。一个人小时候的性格,大概率决定了他未来的命运。
![]()
后来在2002年,纽约大学的几位教授重新做了实验,并引入更多的变量。比如宗教、种族、家庭背景、孩子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以及父母的教育程度等,颠覆了之前的实验结论。
新的结论认为,孩子能不能抵抗棉花糖的诱惑,跟他未来的成功并没有必然联系,而是跟生长的家庭环境,有直接关系。
新的实验中,那些家庭环境差的孩子,很难抵抗棉花糖的诱惑,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中,缺乏稳定感和满足感,更在意当下是否能被满足。
但那些成长环境稳定且得到足够多爱的孩子,表现得很淡定,因为他们相信,还会有第二颗棉花糖出现。
所以,真正能让孩子自控的,其实是家庭中传递给孩子的稳定感和内心的满足感,而这些,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课题。
老舍先生在回忆母亲时说,从私塾到中学,教过自己的有上百位老师,给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母亲。因为母亲虽然不识字,但给他的是生命的教育。
02 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三项能力
今天和朋友打电话,她说在教育孩子方面,已经摆烂了,反正以后中考也不分流了,随便上个大学就好了。顺着这个话题,我问她,那你觉得,我们在家庭教育上,还能给孩子提供什么帮助?
她说,学习可以不好,但学习能力要有;好朋友也许不多;但社交能力也要有;哪怕以后只是普通人,要有自我管理能力,不能太懒散,没有目标。
认真想了想,她说得很有道理。
首先是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包括感知观察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缺少学习能力的孩子,是很难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而学习能力是需要后天培养的。
在家庭教育中,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 引导孩子掌握学习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比如预习、复习、听课、阅读、记忆、独立思考等;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书写端正等;
√ 辅导孩子学习,针对性解决他的难点,帮助改善学习习惯。
![]()
学习能力是需要贯穿在家庭教育中的,儿童时期是培养学习能力的最佳机会。所以,常常会有老师告诫家长,小学别盯着成绩,重要的是培养习惯。这个习惯,其实就是学习能力的一种。
其次是社交能力。
也就是人际交往能力,有内在认知能力,也有外在表现能力。现在有些孩子可能会过度关注别人的评价,或者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这些都跟社交能力有关联。
孩子从开始上幼儿园,就已经从自然人切换到社会人,对他们来说,走向集体生活后,就要面临社交了。认识新同学,跟小伙伴相处,如果社交能力弱,可能很难融入集体。
![]()
记得二宝上幼儿园的时候,跟我说班上的xx总是自己玩,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他总是大喊大叫,没人喜欢跟他玩。
在家庭教育中,可以从让孩子学会倾听、尊重、道歉等基本礼仪开始引导,逐渐学会用语言表达感受,而不是用情绪发泄。
Tips:社交能力弱的孩子,在学校也容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最后,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思想、行为、情绪的主动管理和控制,用来达到个人的目的。放在孩子身上,拥有良好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坚持完成任务,并且能抵抗一些诱惑。这些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写道:研究表明,拥有高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在学习上往往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持久性,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不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也更容易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怎么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呢?下面的几点可以作为参考。
√ 跟孩子一起设定具体、可执行、可实现的目标(可以把长期目标拆解成短期目标,增强成就感。比如,想要提高英语成绩,每个月背诵100个单词,拆解成一周25个,每天只要背诵3~5个就能完成目标);
√ 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学会有效管理时间,做日程表,时间规划表(比如放学后先写作业还是先玩,让孩子懂得事情有优先级);
√ 培养韧劲儿,学会坚持(种植物、学习乐器等,让孩子理解坚持的价值);
√ 激发兴趣,找到内在动机(比如,通过实验、游戏等方式,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
枕边育儿寄语:
其实育儿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也不用逼着自己做完美父母。就像棉花糖实验最终告诉我们的,孩子的底气永远来自家庭的安全感。只要在日常点滴中慢慢引导,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友善待人、管好自己,就是给他们未来最好的礼物。毕竟,家庭教育的终极意义,是让孩子长大后能从容应对生活的挑战,拥有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