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花地 | 陈桥生:道在途中

0
分享至


文/陈桥生

有很多地方,在自古而今的诗文曲赋中,不断被揣摹、想象,偶尔分明,又常令人恍若梦中。

夜郎,便是这样的所在。它的遥远,甚至超出了诗仙李白的想象,只能托寄于明月与清风。“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多年以后,他本来也要步好友后尘直到夜郎,只是流放半途,便获赦而返。夜郎,终究停留在诗人一生的脚步之外。

如今,远自五岭之南,我也只是用了短短四个小时的车程,便挟风携雨直抵夜郎故地湘西新晃。一路车行,念想着沈从文在《湘西》里对此地的描写:“小小的红色山头一个接连一个,一条河水弯弯曲曲的流去,山水相互环抱,气象格局小而美,读过历史的必以为传说中的古夜郎国,一定是在这里……”并不见红色的山头,反倒是青葱翠绿得很,蜿蜒的㵲水河,一路随行,曲折奔涌,在新晃画了一个巨大的“几”字,县城位于其中。

车辆在“几”字的右弯钩码头处停下,正是龙溪河与㵲水河的交汇处——龙溪口。龙溪口码头临水而市,因市而盛,自古以来为湘西、黔东重要物资集散地。

古镇街道皆青石铺就,行人稀少,步行其间,能听到鞋底发出清脆的笃笃声响,并无一般市街的喧嚣。高耸的封火墙围成的窨子屋、盐柜、油号、钱庄、客栈鳞次栉比,在慷慨倾洒的阳光中,仿佛一一苏醒,述说着昔日商贸繁荣的盛景。用沈从文的描述是,爱热闹必觉得太不热闹,爱孤僻又必觉得不够孤僻。

在沈从文离开家乡后没几年,这个“太不热闹”的龙溪口,却成了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史上的一个热点。

首先到来的,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一座“临阳公栈”的窨子屋门庭后,林徽因的汉白玉雕像端坐正中,手握书卷,若有所思。进门处正上方的横匾“你是人间四月天”几个大字,十分亮眼;两边是对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是林徽因逝世后,金岳霖、邓以蛰两教授共同题写的挽联。厅堂左右悬挂的,是梁、林一家在此居住生活的诗意图。这样的陈设可谓用心良苦,颇惹人伫足遐思。

1937年12月,梁思成携妻儿、岳母从长沙赶往昆明。途中,林徽因得了急性气管炎,又迅速恶化为肺炎,只得在龙溪口驻停治疗。当时,开往贵阳的客车,到晃县(后改名新晃)便无法再西进——中央航空学校西迁昆明,所有车辆都被征派去运送学员,所有客店也都人满为患。

遍寻客店不着,走投无路之际,据说,是一阵悠扬的小提琴声吸引了梁思成的脚步,他想这演奏者一定来自北京或上海,于是贸然敲开了当时名为大同旅社的这扇门。

房间里挤住的是八位小伙子,一问,全都来自广东,是中央航校的学员,也在等车前往昆明。拉小提琴的,正是来自梁启超故乡广东新会的黄栋权,刚满20岁。也许冥冥中自有天意。这群年轻人把他们迎进屋去,并且给病倒的林徽因辟出休息的空间,就这样,林徽因在这个小屋子里躺了两个星期。但他们由此结下的情谊,却延续了一辈子。

八位小伙子的肖像和事迹,陈列在临阳公栈的二楼。踏着他们曾上下过的楼梯,我走上阁楼,在略显昏暗的空间里,逐一瞻仰他们定格的笑容,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烽火年代。在那个年代,对于航校的学生来说,几乎是一开始就注定悲壮:他们一批批地毕业,一批批地冲入云霄,然后一批批地留在了那里。有人统计过,当时的中国飞行员从航校毕业到牺牲,平均只有六个月的时间。

后来,他们的遗物,一个一个都寄到了曾经身为“荣誉家长”的梁、林手中。每接到一次包裹,林徽因都要哭一场。1941年,林徽因的胞弟林恒,也是航校的学员,也牺牲在成都上空。三年之后,林徽因写下了那首《哭三弟恒》:“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这一年,她在晃县结识的最后一位“弟弟”林耀,也牺牲于衡阳保卫战中。

近读作家陈崇正小说《归潮》,主人公在抗战时从暹罗回潮州,选择走滇缅公路,过昆明一路向东,路上遇到一对有学问的教授,便是梁思成、林徽因。当时以为不过小说家言,待我站在临阳公栈门前,断了的线又被接上,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历史在眼前生动连贯了起来。

病愈后的林徽因,举家前往昆明。三个月后,1938年3月,龙溪口迎来了属于它的历史高光时刻。

猝不及防,在㵲水河畔的广场上,一块巨石映入眼帘,底座上标注着“湘黔滇旅行团云贵高原步行起点”,巨石上刻着“南渡记忆”四个红字,署签“吴大昌 2025、3、28”。吴大昌教授是当年旅行团唯一尚健在的老人,今年已经107岁高龄。他于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机械工程系,后为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教授。


㵲水始终蜿蜒,白云依旧飘动,所有的过往,都藏在这条碧绿的玉带里,在群山绵延的褶皱中。我想,八十年前旅行团的师生们,所见的景象也大抵如是吧。我顺着台阶,特意下到㵲水河边,掬起一捧溪水,清澈,明亮,浇在脸上,一股清凉弥漫全身。

逝者如斯,那段在字面在屏幕上无数次重温的场景岁月,此刻蓦然在眼前徐徐展开,在阳光下的水面跳跃闪烁,如此具象而亲切。直到此刻,恍惚神秘的夜郎古国,也因此而变得明晰可感。

这是八十年前一支特殊行军团的路线——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下湖南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2月,又分三路再迁云南,其中,由近300名男生和11位老师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历时68天,徒步1600公里,最终抵达昆明,与另两路师生会合,组成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

走进古镇的三益盐店,便走进了当年旅行团辅导团驻地,闻一多先生也曾住在这里,如今已改造为纪念馆。11位辅导团成员的群体雕像,格外引人注目。大家围看着一一辨认,闻一多、李继侗、袁复礼、曾昭抡、黄钰生、毛应斗、吴徵镒、许维遹、郭海峰、李嘉言、王钟山,他们神态各异,却清晰而强烈地传递出刚毅坚卓的精神气质。旁边一副对联书法:“勿问何来千秋兴义,经由此去万仞独高”,标举阐释着他们此行的价值与担当。

“勿问何来”,不要问,也不必问。这本是战火硝烟中的艰难转移,是一次被迫无奈之旅,然而,师生们却将其变成了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师生们一路走来,一路进行科学考察、采风,收集各种动植物标本和矿石。有同学还一路搜集民歌民谣,到昆明后出了书,闻一多先生作序盛赞,古代诗经就是这么搞出来的。

旅行团的团员们,后来都在自己的领域内成为卓有建树的大家,著名如任继愈、查良铮、郭世康、刘兆吉、许国璋等。查良铮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诗人穆旦,当时还是清华大学外文系大三学生。20岁的查良铮,在出发前购买了一本英文小词典,每日坚持背单词和例句,背完一页撕一页,等走到昆明,刚好把字典全部背完。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古而然!

“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穆旦创作于1941年的这首《赞美》,因为今年高考作文材料的选用,再度为世人所传诵。感受到民众与时代的大苦难,唱出最不屈的歌,一定是去往昆明的迢迢长路带给诗人的最深沉震撼。

这条跨越湘黔滇的路线,所经之地,多为少数民族聚居,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倘若不是这次旅行团的步行穿越,他们有多大的可能来到这里?他们来了,带着满腹的才华和热情,就像是流动的图书馆,穿越祖国最僻远的文化角落,愈行愈远。他们是文化的摆渡人,是燃灯者,把文化的点点星火散播于祖国大地,将文明的种子,播撒一路,从而在荒远的土地上也开出鲜丽的花来。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联大文化长征”又何尝不如是,它同样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旅行团的宗旨:“借以多习民情,考察风土,采集标本,锻炼体魄,务使迁移之举本身即是教育”,行走就是教育,师生们一路跋山涉水,淬炼了“刚毅坚卓”的联大校训精神。

重温这段文化长征史,愈加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与使命同行。使命是力量的源泉。生命,只有承载使命后,才会焕发无限的量能。在使命的感召下,生命越是艰难,灵魂越能演奏最昂扬的赞歌。

临时大学师生由湘入滇路途有三。主线是陆海并用,从长沙沿粤汉铁路至广州,到香港乘船至海防,再由滇越铁路到蒙自、昆明。大部分教师及其眷属,一部分体弱的男生及全体女生都走这条路线;另外一条是汽车团,包括陈岱孙、冯友兰、朱自清等教授,乘坐汽车由长沙沿湘桂公路经桂林、南宁、镇南关(今友谊关)到河内,再由滇越铁路进入昆明。

据说,得知长沙临时大学要继续迁移时,当时广西、云南方面都向临大发出了邀请。最后的选择是昆明。于是,经桂入滇的汽车团,便同时身兼一项重要使命,即向广西方面表示感谢,解释为何不选择迁入广西。不能不佩服主事者的考虑周全,虽处艰难危困之中,依然不废礼数周全。想到孔子周游列国时,即便“在陈绝粮”,弟子饥馑困顿,仍坚持“弦歌不衰”,这不正是教育的要义之所在吗?

行走即是教育,每一条线路的选择,都不是无缘由的。主力部队正面推进,精锐部队长途奔袭,游击分队灵活策应,正应了《孙子兵法》所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临大西迁亦如兵法之“奇正相生”,三路齐进,共同织就文化长征图卷。

伫立在临时大学师生由湘入滇的路线图前,看着一串串箭头和圆圈,想象着当年队伍行走的情形。大地无言,仿如一张满弦的弓箭,正拼尽全部的气力,在民族危亡之际,护卫文化弦歌不辍。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道在途中的永恒启示至今犹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高架“拉链式通行”名场面太丝滑

上海高架“拉链式通行”名场面太丝滑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5 09:00:01
“买得起,用不起”,如果不是很有钱,劝你别买这5种电器

“买得起,用不起”,如果不是很有钱,劝你别买这5种电器

巢客HOME
2025-11-13 08:35:03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若敢走错半步,将被万枚导弹轰炸成渣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若敢走错半步,将被万枚导弹轰炸成渣

不似少年游
2025-11-14 07:06:54
胜诉希望很大!狗咬人案律师两问直击要害问懵法官,真相藏不住了

胜诉希望很大!狗咬人案律师两问直击要害问懵法官,真相藏不住了

老琴才是我的外号
2025-11-15 10:45:58
湖南一女子因长得太漂亮,直到55岁没上过一天班,三婚三离,颜值曝光后网友唏嘘.....

湖南一女子因长得太漂亮,直到55岁没上过一天班,三婚三离,颜值曝光后网友唏嘘.....

脆皮先生
2025-10-29 20:37:04
打水漂!亚泰出走7大主力 大连引进最差一个!想薅太子先下手为强

打水漂!亚泰出走7大主力 大连引进最差一个!想薅太子先下手为强

刀锋体育
2025-11-15 18:55:34
李诞直播徐志胜私事,难堪话题引多人围观,徐志胜的回击很有水平

李诞直播徐志胜私事,难堪话题引多人围观,徐志胜的回击很有水平

娱乐独家内幕
2025-11-14 03:30:59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72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72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鬼菜生活
2025-11-12 12:22:53
1-0大冷门,世界第166掀翻世界第72,迎世预赛首胜,太刺激了

1-0大冷门,世界第166掀翻世界第72,迎世预赛首胜,太刺激了

凌空倒钩
2025-11-15 06:37:26
甲钴胺,可治13种病

甲钴胺,可治13种病

赛柏蓝
2025-11-15 18:08:33
官宣!003A型与004型核航母同步建造,2035年前中国实现“2核4常”!

官宣!003A型与004型核航母同步建造,2035年前中国实现“2核4常”!

纾瑶
2025-11-13 10:04:57
网友建议上海市域机场线延伸到苏州,市交通委答复

网友建议上海市域机场线延伸到苏州,市交通委答复

澎湃新闻
2025-11-15 14:36:26
全国首个!这一新机构,正式成立

全国首个!这一新机构,正式成立

政知新媒体
2025-11-14 22:22:44
华为、苹果首发!北京推出碰一下交通卡:手机没网没电照样能刷卡

华为、苹果首发!北京推出碰一下交通卡:手机没网没电照样能刷卡

牛锅巴小钒
2025-11-15 15:12:48
金山婚内爱上孙维世,张瑞芳果断离婚,后其三婚丈夫不嫌不能生育

金山婚内爱上孙维世,张瑞芳果断离婚,后其三婚丈夫不嫌不能生育

冰语历史
2025-11-07 20:34:15
古列波利也要丢了!俄军东部集群全线进攻,网友:俄乌冲突最精彩的部分即将上演?

古列波利也要丢了!俄军东部集群全线进攻,网友:俄乌冲突最精彩的部分即将上演?

军武速递
2025-11-15 18:18:45
11月15日俄乌:又一次最远的袭击

11月15日俄乌:又一次最远的袭击

山河路口
2025-11-15 17:58:55
调整!11月15日央视直播全运会乒乓球有变,樊振东+陈梦冲击决赛

调整!11月15日央视直播全运会乒乓球有变,樊振东+陈梦冲击决赛

侃球熊弟
2025-11-15 06:11:29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TVB的四小花
2025-10-22 02:25:03
2025-11-15 20:03:00
布拉旅游说
布拉旅游说
给你们带来快乐是我的荣幸
683文章数 192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浙江放大招!秋假 5 天连休 + 家长半价,亲子游热潮席卷 11 市!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时尚
艺术
房产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教育要闻

邹小兵郭延庆袁巧玲:孩子情绪行为问题频发,备好这个“救火”工具!

冬天的“销冠”,已被羽绒服预定

艺术要闻

侍卫官吐露:蒋介石的最后岁月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