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12个铁帽子王,其中8个是清初的开国王爷,是靠战功获封的,含金量不是后面4个恩封能比的。
他们也被合称为清初八大功封铁帽子王。
而这8个珍贵无比的席位里,礼亲王代善以及他的儿子和孙子,就占了三个,包括一个亲王和两个郡王。
这是因为代善一家格外彪悍,战功傲视清初诸王吗?
其实我们细读他们的履历和清初的历史就会发现,礼亲王代善固然彪悍,他的子孙却未必是佼佼者。
有的王爷战功比他们还彪悍,都当不上铁帽子王。
他们在清朝能有这个地位,与其说是靠战功,不如说是靠站队的艺术。这子孙三代站队的能力都太强大了。
![]()
01、礼亲王代善:扶持两代帝王上位
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原配所生的第2子,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的过程中战功赫赫,更是萨尔浒之战的头号功臣。
不过代善对清朝和后金最大的贡献,还不是他打了多少胜仗,而是他拥立和扶持了两代帝王。
代善在清朝的地位非常特殊。他作为努尔哈赤的嫡次子,曾当过努尔哈赤的储君,却因为私通继母以及和儿子闹翻而被废。
但代善仅仅是被废储君之位,他依然是四大贝勒之首、正红旗旗主,是努尔哈赤所有儿子当中地位最高的。
再加上努尔哈赤的嫡长子褚英有私通明朝的嫌疑,被努尔哈赤赐死。
所以代善这一脉相当于爱新觉罗的长房。
![]()
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没有指定继承人,按照规定应该由几个贝勒一起推举新任汗王。
其中话语权最高的就是四大贝勒,他们每一个都是一旗之主。
而四大贝勒当中,二贝勒阿敏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子,三贝勒莽古尔泰因为弑母而失人心,唯有大贝勒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有希望继位。
就在这个时候,代善最倚重的两个儿子岳讬和萨哈廉对他说,他们愿意拥立皇太极。
代善当即敏锐地意识到,连自己的儿子都支持皇太极,可见皇太极在八旗内部得人心的程度之高。
以他的实力和地位,真想抢这个汗王之位也不是不可以。但他当机立断,在推举会议上第一个提出来让皇太极继位。
代善都发话了,其他人还有什么反对的理由?
皇太极就这样成为后金的新汗王。
![]()
没有代善的退让和拥立,皇太极就无法继位。
所以皇太极成为汗王之后,代善一直地位超然。
皇太极正式称帝并改国号为清之后,代善被封为和硕礼亲王。这是清朝宗室最高的爵位。
皇太极在位后期,代善年纪大了,不怎么干涉朝政。
然而谁也想不到皇太极去世得太突然,没有指定继承人。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十四弟多尔衮都对皇位虎视眈眈,双方剑拔弩张,内斗一触即发。
此时又是代善站出来稳住大局,主持推举新皇帝的会议。
在会议上,豪格和多尔衮为了避免八旗内斗,不得不各退一步,最终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6岁的福临被推举为帝,多尔衮成为摄政王。
然而事情远未结束。
![]()
代善的儿子硕讬和孙子阿达礼,是多尔衮的坚定支持者。他们劝说代善支持多尔衮,并在诸王间奔走拉票。
但此时代善深知,清朝需要的是稳定的传承,而不是他这一脉以拥立之功获取更大权力地位。
他当即告发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并把他们处死。
代善都这么决绝了,其他支持多尔衮的人也不敢再吭声,6岁福临顺利登基为帝,也就是顺治皇帝。
纵观代善的一生,他在女真和清朝的权力权力更替当中都起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因为他的拥立和支持,皇太极得以顺利即位。因为他及时杀鸡儆猴,顺治皇帝顺利登基。
如果没有他,八旗搞不好就在哪次走向内斗了。
所以代善对清朝最大的功劳不是什么战功,而是这两次成功而坚定的站位。
这也是他能成为铁帽子王的最重要原因。
![]()
02、克勤郡王岳讬:皇太极最早的支持者
前文说过代善作为努尔哈赤的储君,因为私通继母以及和儿子闹翻而被废。
这个和代善闹翻的儿子,就是岳讬。
岳讬是代善原配所生的嫡长子,但是生母早逝。
代善娶了继室之后,对原配所生的两个儿子岳讬和硕讬横竖看不顺眼,居然虐待他们。
岳讬的祖父努尔哈赤看不下去,把岳讬接到宫里抚养。当时抚养他的福晋,就是皇太极的母亲孟古哲哲。
所以岳讬从小就和八叔皇太极是铁杆。
岳讬长大之后,和代善的关系愈发恶劣。毕竟他长大了就意味着代善要分他财产让他自立,但代善一点都不想管他。
萨尔浒之战后,努尔哈赤带着后金人迁怒萨尔浒城,代善因为和岳讬抢房子,闹到了努尔哈赤面前。
后来岳讬的同母弟弟突然失踪,代善未加调查就一口咬定硕讬私通明朝,结果硕讬回来之后证明是诬陷。
![]()
代善和两个儿子闹得这么难堪,再加上他此前私通继母之事。
努尔哈赤对他彻底忍无可忍,认为他连自己的家都管不好,怎么管好后金呢?
代善由此被废黜储君之位。
同时努尔哈赤帮助代善和岳讬分家。代善原本是两红旗的旗主,被迫把镶红旗交给岳讬,他自己只剩下正红旗。
才20出头的岳讬就这样成为八旗之一的镶红旗旗主,并被努尔哈赤寄以厚望,开始上战场建功立业。
不过真正奠定他地位的,还是努尔哈赤去世之后,他拥立皇太极继位。
![]()
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没有指定继承人。而代善仅仅是被废储君之位,没有被剥夺继承权,又是四大贝勒之首,优势依然明显。
就在这个时候,岳讬以镶红旗旗主的身份,带着异母弟弟萨哈廉,明确向代善表态,他们都支持皇太极继位。
代善本就没有太大的争心,再看到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支持皇太极,料想自己胜算也不高,于是在推举会议上第一个提出让皇太极继位。
可以说皇太极能够成为后金的新汗王,离不开岳讬的鼎力支持。
所以皇太极继位之后,也大力重用岳讬。
皇太极称帝并改国号为清之后,规定从此清朝宗室的最高爵位是亲王。
第一批被封为亲王的宗室仅有6人,含金量极高,岳讬就是其中之一。
![]()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代善和岳讬这对当年闹得非常难堪的父子关系逐渐缓和。
这下子皇太极可就不舒坦了。代善虽然越来越不问世事,但是代善的地位实在是太特殊了。
他们父子两亲王,让皇太极怎么放心?
代善是皇太极的哥哥,皇太极不要太过分。他只能变着法子折腾岳讬。
就连岳讬的原配福晋扯了新福晋一根头发,都能成为皇太极惩罚岳讬的理由。
岳讬的爵位也一降再降,一度被圈禁在家。
直到崇德三年,代善已经基本隐退,皇太极对清朝的控制力也达到极点。
皇太极这才把岳讬升为备了,并重新重用他,派他出去打仗。
不料这一战岳讬居然染上了天花,死于军中。
![]()
岳讬去世之后,皇太极十分伤心。
岳讬毕竟对皇太极有拥立之功,而且多年来被问罪本质上还是皇太极在借题生事。
所以皇太极把他追封为了“克勤郡王”。
这一次追封,对岳讬一脉而言意义重大。
很多人可能以为,清朝的铁帽子王就是直接论功行赏,功劳最大的8个王爷就能当上铁帽子王。
但实际上,清朝乾隆之前是没有铁帽子王的说法的,大名鼎鼎的清初八大功封铁帽子王,是乾隆时期确立的。
而乾隆选定铁帽子王的时候,有一个基本原则:这些开国王爷的亲王或者郡王爵位,传到了乾隆时期。
要不然重新追封一个王爷,还要建府什么的,太麻烦了。
![]()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清初八大功封铁帽子王,其实并不是清朝战功最大的8个王爷。
像阿巴泰和岳乐父子,包括其他几个王爷,战功比一些铁帽子王都大。
但是他们或生前或死后失去了爵位,没能把爵位传到乾隆朝,所以连进决赛圈的资格都没有。
唯一的例外是多尔衮,但是多尔衮对清朝的功劳,岂是普通王爷能比的?
所以皇太极这一次追封岳讬为克勤郡王,其实是奠定了他将来能够成为铁帽子王的基础。
如果岳讬不是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后的汗王之争当中站位正确,坚决支持皇太极,他是不会有这个待遇的。
![]()
03、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父兄用生命铺路
代善而孙子,顺城君王勒克德浑,同样因为站队而获利。
不过他年纪太小,没有本人直道的机会。他的郡王之路,是父兄用生命铺成的。
他的父亲萨哈廉,是代善的第三子。
不过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后,萨哈廉和异母哥哥岳讬一起支持皇太极继位。
而且萨哈廉还是后金难得的文化人,深得皇太极重用,是皇太极早年最信任的左膀右臂。
然而在皇太极称帝并大封亲王的时候,考虑到萨哈廉是代善的儿子,为了搞平衡,没有给萨哈廉分封任何爵位。
不料没过多久,萨哈廉就因病去世了。
皇太极后悔莫及,这才追封他为颖亲王。他的儿子阿达礼降等继承郡王之位。
这一年的勒克德浑只有8岁,和哥哥阿达礼相依为命。
![]()
皇太极去世的时候,没有指定继承人。
皇太极长子豪格和弟弟多尔衮经过一番博弈之后,共同推举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也就是顺治皇帝。
多尔衮成为摄政王。
然而这时候岳讬的同母弟弟硕讬,以及萨哈廉的长子阿达礼,心思就活络开了。
当年岳讬和萨哈廉因为拥立皇太极而地位超群,他们为什么不搏一把,拥立多尔衮呢?
于是他们试图去劝说代善,改立多尔衮为新帝。
代善为了八旗稳定,转头就把他们交给了多尔衮。两人都被处死。
勒克德浑作为阿达礼的弟弟,也被牵连废为庶人。这一年的他,只有15岁。
![]()
然而多尔衮处死阿达礼,只是为了稳定人心。他始终忘不了阿达礼是为了自己而死的。
所以仅仅几个月后,多尔衮坐稳了摄政王之位,立刻恢复了阿达礼的弟弟勒克德浑的宗籍,并在勒克德浑没有任何功劳情况下就封他为贝勒。
随后多尔衮尽心尽力扶持勒克德浑。
勒克德浑年仅16岁就被多尔衮封为平南大将军,去南方立军功。
多尔衮知道勒克德浑没有经验,还安排了百战老将叶臣来辅佐他。
勒克德浑在战场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很快就因为战功被多尔衮晋升为顺承郡王。
不过多尔衮去世之后,年少成名的勒克德浑没能更进一步,反而很快也因病去世,年仅23岁。
不过他的郡王之位,也就此传承下去,直到乾隆年间成为铁帽子王。
![]()
所以纵观勒克德浑的一生,他的地位其实是靠父兄的站队得来的。
他的哥哥阿达礼当年站队多尔衮,在当时看来是站队错误,以至于丢了性命。
但却用命为勒克德浑换来了一个好前程。多尔衮感念阿达礼对自己的支持,尽心尽力扶持勒克德浑,让勒克德浑最终成为顺承郡王。
而更重要的,是他父亲萨哈廉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后站队皇太极,拥立皇太极继位。
其实看勒克德浑的战功,没打过什么独当一面的大仗。他能成为铁帽子王是有点勉强的,好几个战功比他强的王爷都没能成为铁帽子王。
但萨哈廉毕竟对皇太极有拥立之功,所以这顶铁帽子王本质是给他们父子二人的。
只不过他们这一脉的爵位以顺承郡王的名义传承了下去,所以这个铁帽子王是勒克德浑的顺承郡王,而不是萨哈廉的颖亲王。
![]()
04、写在最后
代善子孙三人的这三个铁帽子王,本质上都是因为他们这一脉在努尔哈赤去世后拥立皇太极而获得的。
毕竟当时的局势并不明朗,若不是代善父子三人坚持支持皇太极,而是代善本人也出来争夺汗王之位,那么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作为回报,皇太极给了他们父子极高的身份地位。
而代善的后代也争气,给了他们机会他们能抓住,在清朝一统天下的过程当中立下赫赫战功。
所以清初的铁帽子王仅仅有8个,他们这一家就占了3个,是帝系之外的最大赢家。
站队的艺术,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你觉得是不是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