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与林徽因,这两位民国才女,曾在异国他乡共度青春时光,本该是惺惺相惜的知己,却在回国后渐行渐远,甚至一度成为文坛的“死对头”。
而最令人意外的是,晚年的冰心用四个字评价林徽因,让所有人都跌破眼镜。
她们的恩怨究竟从何而起?这四个字又为何如此震撼?
故事要从1913年说起。
那一年,林徽因9岁,冰心8岁,她们的家族在福建福州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
林徽因的叔叔林觉民曾是福州三坊七巷的一位风云人物,而冰心的祖父谢銮恩,后来买下了林家的一处宅院,这里成了冰心童年的一部分。
只是,这段交集并未让她们成为朋友,反而更像是一场命运的伏笔。
真正的相识发生在1920年代。
冰心远赴美国留学,在途中遇到了未来的丈夫吴文藻。
巧合的是,吴文藻的好友梁思成也正好在美国求学,而他的未婚妻,正是林徽因。
![]()
四个人在异国他乡相识,甚至还曾一起拍摄野炊合影,彼时的她们,或许都以为这份友情会一直持续下去。
可惜,现实往往比小说更富戏剧性。
回国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文坛和建筑界如日中天,成为众人瞩目的文化夫妻。
他们的家变成了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被戏称为“太太的客厅”。
徐志摩、胡适、沈从文、萧乾等人,都是座上宾。
![]()
林徽因的才华、她的美貌、她的机智,让她成为许多文人心中的“女神”。
冰心却始终没有加入这个圈子。
她的文学风格与“新月派”不同,生活方式也更加低调,或许是性格使然,或许是理念不同,总之,她与林徽因的距离越来越远。
直到1933年,一篇文章彻底让她们决裂。
那一年,冰心在《天津大公报》上连载了一篇文章——《我们太太的客厅》。
![]()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文中的“太太”影射的正是林徽因。
文章中的这位“太太”,刁钻刻薄,喜欢拉拢男性,享受众人的吹捧,俨然是一个精于算计的女人。
这篇文章一出,文坛哗然,林徽因自然也看到了。
她没有正面回应,而是回赠了一坛山西老陈醋。
这个举动高明至极,既不撕破脸,又暗示冰心是在“吃醋”。
![]()
冰心收到这坛醋时是什么表情,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文人交锋”从此埋下了几十年的裂痕。
此后,两人再无交集,甚至到了1955年林徽因去世时,她们依然处于绝交状态。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32年后,冰心在一篇文章中评价林徽因时,竟然用了四个字——“文如其人”。
这四个字,是溢美之词,意味着林徽因的文章如她本人般美丽灵秀。
要知道,冰心当年可是撰文讽刺她的,为什么到晚年突然改口?是岁月冲淡了恩怨,还是出于某种忏悔?
![]()
有些人认为,冰心晚年对林徽因的态度转变,是因为她看透了文坛的纷争,觉得当年的争执不过是年轻气盛的结果。
也有人猜测,她是想借此化解两人之间的恩怨,为自己留下一个更加宽容的形象。
无论如何,这段民国才女之间的恩怨,终究成为了文坛的一段传奇。
有人说,若两人在泉下相见,或许还能再争论一番,毕竟,真正的对手,往往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