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期加勒比海局势尚未平息,美俄关系再度升温。
2. 8月1日,特朗普通过社交平台透露,已下令将两艘具备核打击能力的潜艇部署至“战略位置”,此举被明确指向回应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此前发表的“极具攻击性”言论。
3.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后,首次公开启用核威慑作为外交施压工具。
![]()
4. 回溯至7月,特朗普曾向俄乌双方提出为期50天的“谈判窗口期”,敦促其尽快开启和平进程,但该提议迅速遭到莫斯科方面的断然拒绝。
5. 梅德韦杰夫随即作出强硬回应,批评美方以“最后通牒”方式介入冲突极不恰当,并强调俄罗斯仍保有完整的苏联时代核武打击体系。
6. 此番言论立即引发美方高层震动,最终促使特朗普采取核潜艇调动这一高度象征性的军事动作予以回击。
![]()
7. 理论上,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反复承诺将“快速终结乌克兰战争”,并多次指出这场战事实质是美俄之间的一场间接对抗。
8. 然而执政之后其政策走向发生明显转变,10月22日,他单方面宣布取消原定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的俄美元首峰会,理由为“缺乏实质性进展,不愿空耗资源”。
9. 几乎同时,美国财政部发布重磅决定,对俄罗斯两大能源巨头——俄罗斯石油公司与卢克石油公司及其超过三十家附属机构实施全面经济封锁。
![]()
10. 此次制裁标志着特朗普任内首次针对俄核心能源产业发起系统性打击,强度前所未有。
11. 实际上,“先呼吁对话、再施加压力”的操作模式并不罕见。
12. 关键在于,特朗普所提解决方案主张以现有战线为基础实现“冻结冲突”,随后展开政治协商。
13. 对俄罗斯而言,这相当于要求其在未获得明确利益保障的前提下停止推进,显然难以接受。
![]()
14. 而对于乌克兰一方,特朗普在10月17日与泽连斯基会面时,明确敦促乌方考虑接受俄方提出的停火条件,并转述普京的严厉警告:若拒绝和谈,则可能面临“国家毁灭性后果”。
15. 这种双线施压的做法,使得俄乌两国均对其立场产生强烈质疑。
16. 制裁公布后,全球市场对俄原油出口中断的风险预期急剧上升,国际油价应声跳涨;10月23日,上海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涨幅突破4%。
![]()
17. 数据显示,遭制裁企业合计占俄罗斯原油海外销售总量近半壁江山,此举无疑对全球能源供应链构成重大冲击。
18. 讽刺的是,特朗普本人亦坦言“希望这些限制措施不必长期维持”,此言暴露出内在矛盾:既宣称追求和平,又采取极端手段切断合作路径。
19. 从国内政治角度看,特朗普正承受着日益加剧的压力。
![]()
20. 鉴于乌克兰危机未能如愿迅速化解,他在国内外的支持群体中正遭遇信任考验。
21. 国内鹰派势力持续施压,要求对莫斯科展现更强硬姿态;与此同时,他又试图借外交谈判彰显自己区别于拜登政府的“现实主义风格”。
22. 夹在这两种力量之间的困境,导致其对外政策呈现出明显的摇摆特征。
![]()
23. 梅德韦杰夫的“放开手脚论”背后藏着什么
24. 面对美方接连出手,梅德韦杰夫近日通过Telegram频道发表强硬声明,正式将美国界定为“俄罗斯的地缘对手”,并指控特朗普的相关行动已构成“事实上的战争行为”。
25. 作为前总统及现任联邦安全会议高层成员,他的发言通常反映克里姆林宫内部强硬阵营的核心观点。
26. 他在文中强调,俄方必须彻底放弃对特朗普政府可能带来缓和局面的幻想,直指这位曾被视为“潜在调停者”的美国总统已然“撕下伪装面具”。
![]()
27.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进一步分析称,特朗普反复无常的态度反而为俄罗斯创造了战略空间,今后可在乌克兰战场上“自由使用各类武器系统”,无需再受无效谈判牵制。
28. 他还发出明确警告:一旦美国向基辅移交“战斧”巡航导弹,莫斯科将不再自我设限,准备采取全面反制措施,即便这意味着与北约爆发全球性冲突也在所不惜。
29. 尽管措辞激烈,但其言论深层透露出俄方当前的战略判断:既然外交途径陷入停滞,那就转向以战场结果定义未来格局。
![]()
外媒报道截图
30.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重申,自2022年2月启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方在乌克兰的根本目标始终未变,即推动其实现“中立地位、脱离军事联盟、解除武装化”。
31. 她指责美方的新一轮制裁“严重适得其反”,强调唯有通过直接谈判解决根本矛盾,才能在欧亚大陆构建可持续的安全秩序。
32.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副主席科萨切夫指出,此类经济打击无助于推动谈判突破,反而会使特朗普逐渐滑向他曾极力否定的拜登式对俄路线。
33. 这一评论精准点明症结所在:特朗普本欲与前任划清界限,但现实政策却越来越趋同。
![]()
34. 对一位以“交易的艺术”标榜治国理念的领导人来说,这种结局无疑充满讽刺意味。
35. 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资深研究员德米特里·苏斯洛夫表示,特朗普取消峰会之举完全符合其一贯策略逻辑——通过对各方持续施压来争取主动权。
36. 但真正的疑问在于:这套高压战术是否真能奏效?目前来看,俄罗斯并未表现出任何退让迹象。
37. 相反,在战场态势胶着、双方立场固化的背景下,这场冲突或将延续更长时间。
![]()
38. 归根结底,美俄之间的角力早已超越乌克兰领土争端本身,牵涉到地缘格局重塑、能源主导权争夺以及全球军事平衡等多重维度。
39. 特朗普试图凭借“先威慑、后谈判”的路径破局,但在面对一个同样毫不妥协的对手时,这种策略的实际成效仍有待观察。
40. 而国际市场波动加剧、欧洲多国忧虑加深、以及双方军力对峙升级等一系列信号都在表明:这场大国博弈远未抵达终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