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小迷去夏令营的这些天,不只是迷爸迷妈日日惦记,远在东北的迷姥姥,更是把这份牵挂熬成了心头的一团火。
昨天孩子刚回家,还没来得及报平安,今天一早,迷姥姥的微信就追了过来。迷妈接起视频,那头是姥姥掩不住的焦急:“我外孙怎么样啦?瘦没瘦?”
迷妈赶紧把手机递给书小迷。屏幕那头,迷姥姥细细端详着他,一句句问着夏令营的种种。起初,书小迷还说得轻松,直到被问起睡得如何,他才轻声坦白:“第一晚没睡好……想家了。”
他说,那天夜里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心里酸酸的,就想爸爸和妈妈。于是悄悄爬起来,一个人走到宿舍走廊上,来来回回地走。待心情稍微平复些回到床上,眼泪还是忍不住掉下来。“我没哭出声,”他认真地补充,“怕吵到别的小朋友。”而且还走错宿舍,看到走过的宿舍没有空床,然后出来重新找到自己的宿舍、自己的床。
这句话刚落,屏幕那头的迷姥姥瞬间红了眼眶,眼泪直直地往下掉。“这爸妈也太狠心了,”她心疼得声音发颤,“把我宝贝外孙自己送去夏令营,让孩子遭这罪……”
迷姥姥的心疼,是隔代亲最本能的反应。可迷爸在一旁听着,心里却是另一番滋味。
迷爸想起,多少孩子六岁就读了寄宿学校,比八岁的书小迷更早学会面对长夜与思念。也想起自己的童年,在乡野间长大,直到很大才离开父母——对比之下,书小迷面对的,确实是他这个年纪不小的挑战。
然而,让迷爸心疼又欣慰的,是书小迷处理这份思念的方式:不是放声大哭,不是打扰他人,而是自己走进走廊,在独处中消化情绪;是即使流泪,也记得压低声音,守护同伴的安眠。
这两个小小的举动,比任何成绩都更能说明成长——它关乎体贴,关乎克制,关乎在脆弱中依然保有的那份周到。
那一刻,迷爸更加确信:送书小迷去夏令营,是值得的。
那些无声流下的眼泪,那条独自走过的走廊,终将成为他生命里重要的刻度,衡量着一个男孩如何一步步,走向更独立、也更温柔的明天。
迷爸相信,下一次,书小迷一定会做得更好。
---此亲子陪伴日记《书小迷记》第四三篇写于2019年7月21日
因为我们对孩子期许了美好,所以我们会产生困惑、焦虑甚至无可奈何。陪伴不仅仅是教育,更多的是能体会到快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