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建筑业那点事儿)
建造师中介,说白了,就是个资源整合的。他们手里攥着两边的资源:一边是考过证的建造师,另一边是需要这些证去升资质的企业。中介的工作,就是把这两头对上,让建造师以能接受的价格把证“卖”了,企业呢,用能接受的成本把资质搞定。
以前市场好的时候,这生意确实还行,但现在,情况是彻底反过来了!
问题出在哪?不是证书少了。现在市场上的建造师人才,说实话,一点都不少。前些年行业热火朝天,培训机构玩命忽悠,大家也都拼了命去考,觉得这玩意儿怎么着也是个“额外收入”。所以,证书的供给量是足足的。
问题出在买方,也就是企业这边。现在需要证书的企业,真是少得可怜。
为啥呢?你看看现在整个建筑行业的鬼样子就知道了。上游的施工单位都在喊难,项目少了,回款慢得要死,垫资压力山大。除了那些已经倒了的,活着的企业,绝大部分都在“苟着”。
企业一旦开始“苟着”,那首要任务肯定是保现金流,保住手里的盘子。至于主动去升级资质...这个念头,基本就没了。升资质是为了啥?不就是为了接更大更牛的项目吗。现在是连饭都快吃不饱了,谁还有心思去想那个。
所以,企业对证书的需求,直接从根上就被压死了。
除非,除非哪天行业突然来个全国性的“资质动态大核查”,把所有企业都过一遍筛子,逼着他们必须把人补齐。但这种事,可遇不可求啊,根本撑不起一个行业的日常运转。
上游的施工方都这样了,你还能指望下游的中介活得好?不可能的。
有个现象特别明显。你记得不?就几年前,每年考建造师,考场外面乌泱乌泱全是发资料、推销课程的培训机构的人,见人就喊“哥”、“姐”,免费送你一堆东西。
这两年呢?这些人几乎全消失了!
其实,建造师中介和这些培训机构,就是一回事。培训机构是“生产”证书的,中介是“流通”证书的。现在生产端和流通端都集体哑火了,这说明整个“证书经济”的链条,已经出了大问题。
说实话,如果市场需求萎缩,只是让中介生意难做。那政策的收紧,基本就是给这个行业判了死刑!
最狠的一招,就是“社保唯一”。
“社保唯一”这个要求,意味着建造师的证注册在哪个单位,他本人的社保也必须在同一个单位。这就彻底堵死了绝大部分“人证分离”的操作空间。以前中介还能靠着信息差,在不同地区、不同系统间倒腾倒腾。现在不行了,全国社保一联网,数据全共享,谁在裸奔,后台看得一清二楚。
这对中介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他们过去的业务,我估计九成以上都得靠“人证分离”活着。现在这条路一断,等于直接被釜底抽薪。
还有个更麻烦的事。现在对建造师的“注册轨迹”也盯得特别紧。
如果一个人,一年注册超过一次,或者频繁在不同单位跳来跳去,那他的“注册轨迹”就“不干净”了。
企业现在也学精了。用你之前,先上系统查一下你的记录。一看你这个人轨迹花里胡哨的,一年换好几个地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不就是个“职业挂证选手”吗?
这样的证书,企业敢用?万一哪天被查,这就是个现成的雷!企业宁愿资质降级,也不敢碰这种“不干净”的证。
这就让中介的工作雪上加霜。他们手里的“货”(证书),很多都成了买方不敢碰的“高风险库存”。
所以你看,市场需求萎缩,再加上政策高压(社保唯一 + 注册轨迹审查),等于是给建造师中介这个行当,从里到外上了两道锁。
现在还活着的那些中介,很多也只是在苟延残喘,能碰一个算一个,做成一单是一单,自己都不知道下个月还能不能开张。不少小机构,估计早就关门大吉了。这个曾经靠着信息差和制度漏洞风生水起的“中间商”,恐怕,是真的要集体失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