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三个朝代的诗虽然比不上唐、宋,但也有不少佳作传世。
元、明、清3个朝代都有哪些好诗?哪个朝代的诗水平最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谜底,欣赏每个朝代具有代表性的3首诗。
元诗第1首 杨维桢的《题苏武牧羊图》
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
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这首诗是元代咏史怀古的典范。
诗人借苏武牧羊的历史典故,极力颂扬其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与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以旄节秃尽反衬其风骨愈坚,以日月喻其心志光明磊落,可谓字字千钧。尾联笔锋一转,以投降匈奴的李陵作对比,一个“涕泪满河梁”的复杂形象,更反衬出苏武精神的伟大与纯粹。
全诗语言凝练,情感磅礴,充满了浩然正气,是元代诗歌中儒家精神力量的集中体现。
![]()
元诗第2首 萨都剌的《上京即事五首·其一》
牛羊散漫落日下,
野草生香乳酪甜。
卷地朔风沙似雪,
家家行帐下毡帘。
这首诗宛如一幅生动粗犷的塞外风俗画。前两句描绘静景,落日、散牧的牛羊、芬芳的野草和甜美的乳酪,充满了宁静祥和的游牧生活气息。
后两句笔势陡转,动感十足,朔风卷地而来,黄沙漫天如雪,家家户户急忙放下毡帘抵御风寒。
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塞外气候的瞬息万变和蒙古族的生活习性,用白描手法将“甜”与“沙”、“静”与“动”巧妙对比,语言自然清新,充满了浓郁的异域情调,展现了元诗开阔多样的题材。
![]()
元诗第3首 王冕的《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流清气满乾坤。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名篇。诗人咏诵的是所画的墨梅,更是自己的人生志向。梅花不以绚丽的颜色吸引人,而只愿留下一股清正气弥漫于天地之间。这“清气”既是梅花的自然幽香,更是诗人不媚俗、不卑屈、清高自守的品格与操守的象征。
在异族统治的元代,这种不追求外在浮华、只注重内在精神修养的宣言,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人格力量,成为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崇高写照。
![]()
欣赏完元朝的诗,再来欣赏3首明朝之诗。
明诗第1首 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今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这首诗气势恢宏,堪称明代七古压卷之作。
诗人登高望远,以如椽巨笔描绘了金陵山河的雄伟壮丽,山势与江流仿佛有了生命,相互争雄。诗中融汇了深厚的历史兴亡之慨,从六朝旧事说到元末战乱。
最后笔锋收于明朝建国、天下一统的新气象,以“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作结,既是对新朝的赞颂,也寄寓了对民族统一、和平永驻的深切期望。
全诗波澜壮阔,情感奔放,完美展现了明初文人的豪迈胸怀与宏大视野。
![]()
明诗第2首 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绝佳的咏物言志诗,是于谦人格与一生的真实写照。
诗人以石灰自喻,描述了石灰石从深山开采,历经千锤万凿、烈火焚烧,最终粉身碎骨成为清白石灰的全过程。
“清白”属于双关,既指石灰的白色,更指诗人清廉忠贞、坚毅不屈的高尚品德。
整首诗语言质朴,气势坦荡,其所承载的浩然正气与牺牲精神,穿越时空,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
![]()
明诗第3首 李梦阳的《秋望》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輓,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作为明代“前七子”的领袖,李梦阳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此诗是其复古理论的优秀实践。
诗写秋日北望边塞之所见所感,意境苍凉悲壮,颇有盛唐边塞诗遗风。黄河、秋风、归雁、古渡、黄尘、冷月,一系列意象勾勒出辽阔而萧瑟的边关景象。
尾联“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借唐代名将郭子仪抒发现实感慨,在怀古中流露出对当时边备松弛、良将匮乏的深切忧虑,体现了明代士人的忧患意识。
![]()
最后再来欣赏清朝的3首诗。
清诗第1首 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首题画诗超越了传统咏物的范畴,闪耀着深刻的民本思想光辉。诗人由窗外竹声联想到百姓的啼饥号寒,将自然物象与民间疾苦直接关联,体现了儒家士大夫“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
后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虽然只是一个小县令,但百姓的点点滴滴都时刻牵动着他的心。“一枝一叶总关情”,既是写竹,更是写人,语言朴实无华,却力重千钧,是中国古代清廉官吏的为官箴言和精神宣言,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
清诗第2首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是龚自珍启蒙思想的诗意表达。前两句写他辞官离京时的满怀愁绪,后两句笔锋陡转,迸发出惊人的哲理光芒。凋零的落花并非无情之物,它甘愿融入泥土,滋养来年新的花朵。
诗人以“落红”自喻,表明自己虽辞官离京,但绝非逃避现实,而是以一种新的方式继续为国家、为未来贡献力量。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与对新生的渴望,打破了传统士大夫“穷达”的局限,充满了辩证的哲学思考,激励了晚清乃至近代无数追求变革的志士仁人。
![]()
清诗第3首 赵翼的《论诗五首其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是一首以诗论诗的经典之作,阐述了赵翼进步的历史观和文学发展观。他首先以惊人的胆识指出,即便是李白杜甫的诗篇,历经千年传诵也会让人感到“不新鲜”。
这并非贬低李杜,而是为了引出核心观点,每个时代都应有属于自己的天才诗人,开创属于自己的文学风尚,引领数百年的风骚。
这首诗打破了文学上崇古拟古的迷信,强调了创新与时代精神的重要性,其思想之解放、立论之大胆,在清代诗坛乃至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都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
![]()
朋友们,元明清3个朝代,每个朝代的3首诗分享完了,哪个朝代的诗水平最高?欢迎分享高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