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涵盖了天文、地理、人物等20类中国古代常识的类书,《夜航船》对古代各个方面的常识进行了系统整理,既有历史典故、科举礼乐、地方风物等实用常识,又包含坊间趣谈与民间轶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广阔的生活图景。
“天下之事,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明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张岱在《夜航船》序言的开篇,即有此论。这篇小品文般幽默风趣的序言背后,到底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考?而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又该从中获取怎样的启示?
陶庵老人在序言中勾勒出两种典型“知识持有者”形象——“村夫俗子”与“两脚书橱”。“村夫俗子”仅靠道听途说记下“口头数十个名氏”,实际上不过是借碎片化知识满足闲谈时的虚荣心;而“两脚书橱”虽饱读诗书,却不知灵活变通,实“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
在序言最后一段,张岱展示了一则小笑话——挤在夜航船上高谈阔论、唬得身边僧人不敢伸脚的士人,居然连“尧舜”实为两人都不知道,僧人好笑之余,也终于大胆地伸脚占了位置。陶庵老人以戏谑之言点名全书主旨:“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可已矣。”
书籍如镜,照见的从来都是读者自身。这篇序言,对当代社会仍具有警示意义,体现了两种普遍的“知识困境”——“知识获取表层化”和“知识运用僵化”。这在当代社会甚至因信息环境的变化愈发凸显。
在碎片化信息铺天盖地的今天,有多少人追赶潮流,学了几个网络热词,却对背后的知识体系浅尝辄止?又有多少人为应付现实需求,将知识死记硬背,却从未思考过其内在逻辑与实际价值?这与序言中提的“村夫俗子”“两脚书橱”又有何异?
也许有人会说,时间就是金钱,人们为了获得收益不得不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快节奏的生活已经越来越难以让人静下来与知识进行一场深度对话。
但《夜航船》本身便已给出了破局的可能。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类书,《夜航船》以简短的语段对古代常识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适合碎片化阅读。而这一版本的《夜航船》被设计为“碎时易读口袋书”,其轻巧的体积,为随时翻阅提供了便利。
也许也有人会说,《夜航船》是古代文化常识的整合,其中的一些知识已不再适应当代需要,阅读它又有何用?
实际上,这种“有用无用”的功利性衡量,早已偏离了读书的本质。一方面,了解古代文化离不开具体历史语境,《夜航船》中关于古代制度、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记载,是今人触摸历史的“活资料”;另一方面,如宋代陆九渊所言:“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读书从来不只是为了“有用”,还为了求内心之“真”、学习之“趣”,更为了建造自己的精神乌托邦——在书页间,我们能暂时脱离世俗的喧嚣,沉淀出对抗浮躁的哲思与智慧。
而张岱将此书以“夜航船”为名,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其历史渊源与张岱本人的经历。宋代文献《中吴纪闻》记载:“古乐府有夜航船之曲。”而作为浙江人的张岱,在其创作的散文集《陶庵梦忆》中,也多次提到自己乘船出游的经历。
此外,“夜航船”在张岱的笔下,还可引申为夜间乘船出行者彼此之间发生的交流活动。船上的“闲谈”对象往往来自天南海北,谈论的主题无所不包。张岱认为,这也是考察学识的方式,故才有了“天下之事,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一说。
在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我们每天都在接触不同的人群,感受各式各样信息的“轰炸”,我们也变得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浮躁,“知识获取表层化”和“知识运用僵化”的问题越发凸显。因此,我们需要在喧嚣中沉静,翻开一张张书页,守护自己心灵的一方净土,在自己的精神“水域”上平和自由地航行。
最后,愿你我都能在知识的“夜航船”上,静心而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航向。
(丁怡蕴)
![]()
《夜航船》
〔明〕张岱 著 杨力 整理
ISBN : 978-7-5166-8207-4
新华出版社 2025年10月
定价:49.80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