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组织人事报》2025年10月24日第3版
![]()
云南镇雄
“银龄医师”重返岗 一线问诊暖万家
“赵医生,您看看这降压药要不要调调?”“赵医生,上次您教我的穴位按摩让我老伴睡眠好多了!”每天早晨八点半,在云南省镇雄县南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门诊室里,赵兴全刚坐下,就会被围住,诊室外的等候椅上也坐满了拿着病历本的居民。这热闹又暖心的场景,正是镇雄县实施“银龄医师”计划,让退休医疗人才重返一线后发挥作用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为缓解全县医疗卫生领域人才短缺问题,镇雄大力实施“银龄医师”计划,从摸、选、搭、考四步发力,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县内外退休医疗卫生人才返岗再就业,助力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提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全面、专业的医疗服务。
精准摸底,建强人才储备库。由卫健部门牵头,联合组织、人社等部门,梳理出近5年退休的临床、护理、公共卫生人才信息,重点摸查副高以上职称、身体条件允许的医师,通过社区摸排、单位推荐、个人自荐三种方式,逐人登记专业特长、退休年限、服务意愿,形成“银龄医师”行动“三张表”,即人才资源摸底调查表、人才资源需求调查表、后备人才资源摸底调查表,最终建立起涵盖泌尿外科、肛肠科、妇科、产科等急需紧缺专业的“银龄医师”人才库,为后续选聘打下基础。
创新选聘,打通返岗“快车道”。通过“基层点单、卫健派单、专家接单”的模式,实现供需精准匹配,确保每一位“银龄医师”都能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发挥最大作用。同时,针对“银龄医师”的特殊性,打破传统选聘模式,推行弹性工作制、远程诊疗支援等灵活服务形式。弹性工作制充分考虑退休医师的身体状况和个人生活,让他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安排工作时间;远程诊疗支援则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打破地域限制,让退休医师能够为偏远地区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精心搭台,打造服务主阵地。为让“银龄医师”留得住、能干事,在县级医院设立“银龄专家工作室”,在乡镇卫生院开设“银龄医师特色门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银龄医师健康服务站”,配备齐全医疗设备和舒适办公环境,形成多层次服务平台。同时建立师带徒机制,每名“银龄医师”结对培养2—3名基层青年医生,通过日常坐诊、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手术示范等方式向年轻医生传授经验。
科学考核,激活服务源动力。不唯坐诊时长论英雄,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评价体系,重点考核门诊人次、带教成果、新技术开展和基层首诊率等指标,通过线上查看电子病历、处方规范性,线下组织居民满意度调查的考核方式,将考核结果与津贴发放、续聘挂钩。采取“医疗机构自主考核+县级卫健部门备案把关”的模式,支持鼓励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银龄医师”的工作履历、行业影响等因素,结合实际制定考核实施细则,激励其更好发挥作用。
“‘家门口’就有名医坐诊,咱心里踏实呀,看病都不用往大医院跑了。”患者申大娘高兴地说。如今,“银龄医师”计划让“家门口的名医”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暖心名片。自计划实施以来,全县受聘“银龄医师”16名,累计坐诊1421次,接诊患者26293人次,培训医务人员624人次,开展健康讲座11场,帮助基层机构新增慢性病管理、中医理疗、口腔科等服务项目。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通讯员 关梅 吴浪
终审/胡华玉 编审/保进 刘玉 校对/马思 编辑/何淑倩格
投稿/ ztsxwzx@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