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空军技术论文爆出猛料,中国正在研发混合翼体战略运输机。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直接对标美国C-5银河的大家伙。航程6500公里载重120吨,比现役运-20航程多出2000公里,载重几乎翻倍,直接甩开美国现役最大运输机一截。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不得不说,中国军工真的敢想。混合翼体设计在民航领域都算前沿,现在要搬到军用运输机上,这是要弯道超车的节奏。把机身和机翼融为一体,不仅货舱容积更大,气动效率还更高。难怪敢定下这么激进的指标。
但仔细想想,这个时间点很微妙。美国C-5早就停产三十多年,俄罗斯安-124也停产快二十年,现在中美俄同时启动新一代运输机研发,这不是巧合。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特别是对中国这样要突破第二岛链的国家来说,没有全球到达的运输能力,远洋作战就是空谈。
![]()
有人会说中国海外基地少,造这么大运输机有什么用?这话说得太外行。当年苏联也没多少海外基地,但安-124照样全球飞。战略投送能力本身就是威慑,就像核武器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更何况这台运输机还能衍生出加油机、预警机,未来给轰-20和六代机保驾护航,这笔账怎么算都值。
更妙的是这飞机可能走军民融合路线。像安-124那样接民用订单,既摊薄研发成本,又能在全球刷存在感。现在"一带一路"沿线多少基建项目需要超大型设备运输,这块市场可不小。要是俄罗斯因为自家飞机老化也来采购,那就有意思了。
![]()
从运-20到这款新机型,中国航空工业正在完成从追赶到并跑的转变。以前我们总说战略空军,但没有战略投送能力都是空谈。现在这台运输机一旦问世,意味着中国空军真正具备了全球部署能力。这不只是换装备,而是整个作战体系的升级。
当然挑战也不小。混合翼体的飞控系统、大推力发动机都是硬骨头。但看看歼-20、运-20的突破,这些难题应该都在攻克中。中国军工现在最厉害的不是某个单项技术,而是整体研发体系的成熟,这点从海军下饺子的速度就能看出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