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你千万收藏!
首先,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读各种名字差不多的报告文件,光名字就能绕晕!请记住这个公式:《公报》是《建议》的缩略版,《建议》是《纲要》的缩略版。通常,在《建议》发布之前还会出一份会议的《侧记》,从侧面记录决议形成的过程,起到参考作用。《建议》发布后,一般还会发布一个对《建议》的《说明》,起到讲解的作用!
所以,解答国家的战略,千万不要添油加醋,自行理解!必须客观且理性的领悟未来5年的大政方针,并从中寻找机会!
![]()
从核心内容角度,我把这次报告缩略总结为9点:
(1)经济发展导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焦高质量发展,重 “质” 而非 “量”,是实现 2035 年目标的承上启下阶段,需取得 “决定性进展”。
(2)市场与政府关系:延续 “有效市场 + 有为政府” 的表述,强调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
(3)安全与斗争策略:对安全的强调显著加强,面对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环境,从过去偏被动的 “保持战略定力” 转变为主动的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4)科技创新定位:出于安全考量,将科技创新置于优先位置,重点推进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7)实体经济发展:强调高质量发展,方向为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不搞传统投资刺激、上项目扩产能的模式。
(8)消费策略调整:从 “全面促进消费” 转向 “大力提振消费”,核心是通过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同时注重消费兜底。
(9)市场建设方向: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
总结一句话从: “量的合理增长” 到 “质的有效提升”,不再追求相对的营收,而是要追求绝对的利润!
![]()
在上述的基础上,我再为大家简单分析六大领域的战略部署!
(1)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跃升,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建议》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位置,提出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目标直指当前 “卡脖子” 技术难题,例如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生物医药、量子科技、脑机接口等关键领域。为实现突破,规划提出三大路径:
强化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预计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将从 2024 年的 2.7% 提升至 2030 年的 3.2%,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进一步提高。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战略科技力量将承担更多原创性攻关任务!这将为脱离美国原创体系打下基础!
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分行业组织 AI 企业与重点企业合作开发垂类智能体,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同时,通过 “设备更新专项” 单列财政资金,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目标到 2030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13%。
优化创新生态:健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改革科研评价体系,破除 “唯论文” 倾向,鼓励颠覆性技术创新。
![]()
(2)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激活内需与开放协同效应
面对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建议》提出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体部署包括:
扩大内需战略升级: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如完善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优化社保(如提高养老金标准)、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等措施,夯实消费基础。目标到 2030 年居民消费占 GDP 比重从 39.9% 提升至 43-45%,消费总额新增 3-4 万亿美元。同时,加大对城市更新、公共服务、绿色基建等领域的投资,推动 “投资于人” 与 “投资于物” 协同。
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例如对接 CPTPP、DEPA 等国际经贸规则;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推动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产业园区合作。同时,健全开放型经济风险防范体系,应对供应链 “去风险化” 挑战!
![]()
(3)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针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建议》强调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提出三大重点:
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推动汽车、钢铁、化工等行业通过 AI 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培育: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例如规划建设 “绿电 + 氢能” 零碳产业园,推动光伏装机量年均增长 20% 以上。同时,超前布局低空经济、量子计算等未来赛道,抢占技术制高点。
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强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核心区域的科创引领作用,同时通过产业转移和基础设施升级(如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中西部与东部协同发展。
![]()
(4)深化绿色转型,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面对 “双碳” 目标压力,《建议》提出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化”,具体措施包括:
能源结构优化:加快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开发,目标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 50%。同时,完善碳交易市场,探索 “零碳标签” 外贸产品认证体系。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推进长江、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目标森林覆盖率提高至 24.5%,地表水劣 V 类水体比例控制在 5% 以内。
绿色消费与循环经济:推广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等绿色产品,完善垃圾分类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目标到 2030 年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 70% 以上。
![]()
(5)促进共同富裕,强化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
《建议》将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作为主要目标之一,部署三大任务: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通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完善税收调节等措施,缩小贫富差距,规划探索 “共富工坊” 模式,通过产业带动低收入群体增收。
公共服务提质扩面:推动教育、医疗、养老资源均衡配置,例如目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 60%,每千人口托位数达 4.5 个;优化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应对人口结构挑战: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政策,包括延长产假、提供托育补贴、探索 “租购同权” 等;同时,完善养老服务网络,发展银发经济,目标到 2030 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超 60%。
![]()
(6)统筹发展与安全,构建韧性体系
在国际环境动荡变革期,《建议》强调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重点包括: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建立关键技术和原材料备份清单,推动半导体、稀土等领域国产化替代;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保障油气、粮食等战略物资供应稳定!
金融风险防控: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加强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例如设立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基金。
国家安全体系建设:健全生物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领域法律法规,强化海外利益保护机制;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高战略威慑能力。
![]()
最后,6大部署之内可能直接受益的核心行业及代表个股
(1)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赛道:
<1>商业航天(低轨卫星组网 + 太空经济):规划明确 “支持民营资本参与航天产业链”,未来 5 年低轨卫星发射量预计超 2000 颗,市场规模超万亿。
代表个股:
中国卫通(卫星运营龙头,宽带卫星覆盖全国,下游通信 / 导航需求明确);
中国卫星(卫星制造主力,载荷技术领先,商业订单同比增长 40%);
航天科技(火箭发射服务提供商,民营商业航天合作项目密集落地)。
![]()
<2>量子科技(通信 + 计算):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纳入 “科技创新重点工程”,政务、金融领域刚需明确,技术商业化突破在即。
代表个股:
中科曙光(量子计算服务器研发龙头,算力基础设施市占率第一);
国盾量子(量子通信网络建设主力,政务领域订单占比超 60%);
神州信息(量子加密技术在金融领域落地项目多,银行客户覆盖广)。
![]()
<3>半导体国产替代(设备 + 材料 + 制造):“卡脖子” 技术攻关重点领域,政策推动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设备国产化率目标从 15% 提升至 30%。
代表个股:
北方华创(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龙头,12 英寸设备订单排产至 2027 年);
中芯国际(成熟制程产能全球领先,国产芯片制造核心载体);
沪硅产业(大尺寸硅片国产化主力,支撑半导体材料自主供应)。
![]()
(2)高端制造升级赛道
<1>工业母机(高端数控机床):制造业升级推动高端机床需求,政策提供专项补贴,国产替代率从 15% 向 30% 突破。
代表个股:
科德数控(五轴联动机床龙头,军工领域应用突破,进口替代空间大);
秦川机床(齿轮加工设备主力,新能源汽车领域订单增长,智能化改造领先);
合康新能(伺服系统国产替代先锋,下游工业机器人、光伏设备需求旺盛)。
![]()
<2>机器人核心部件(减速器 + 控制器 + 伺服电机):规划强调 “突破减速器、控制器技术”,人口老龄化 + 工业自动化双驱动,核心部件国产化是关键。
代表个股:
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国产市占率超 30%,人形机器人上游核心供应商);
埃斯顿(控制器自研,机器人整机出货量同比增 50%,国产替代标杆);
汇川技术(伺服电机龙头,新能源机器人领域布局早,下游客户覆盖广)。
![]()
<3>深地经济(资源勘探 + 地下工程):深地资源开发率不足 5%,规划要求 “突破深地钻探装备技术”,未来 5 年钻探装备需求增长 3 倍。
代表个股:
神开股份(深孔钻井设备龙头,175MPa 智能井口装备打破国际垄断,海外订单暴涨 40%);
石化机械(页岩气开采装备国产化率超 80%,深层油气开发核心供应商);
中铁工业(央企盾构机龙头,市占率国内 25%,适配深地地下工程全场景)。
![]()
(3)新能源革新赛道
<1>固态电池(技术迭代方向):规划明确 “加快固态电解质研发与产业化”,解决传统锂电安全痛点,2025 年小规模量产可期。
代表个股:
宁德时代(固态电池试点线投产,能量密度超 400Wh/kg,技术路线领先);
赣锋锂业(锂金属负极材料技术储备深厚,固态电池上游核心材料商);
先导智能(固态电池生产设备龙头,订单提前锁定,产能配套领先)。
![]()
<2>氢能产业链(绿氢 + 燃料电池):“双碳” 目标下氢能需求激增,规划期内加氢站预计超 1000 座,设备和运营企业迎来爆发期。
代表个股:
隆基绿能(光伏制氢设备龙头,绿氢成本降至 20 元 /kg 以下,技术经济性凸显);
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市占率第一,商用车领域装机量领先,政策补贴倾斜);
厚普股份(加氢站设备全国布局超 200 座,下游基建需求明确)。
![]()
<3>新型储能(液流电池 + 压缩空气):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倒逼储能需求,新型储能技术突破解决锂电瓶颈,市场空间超 5000 亿。
代表个股:
全钒液流储能(钒电池龙头,大型储能项目落地多,长时储能场景优势明显);
中国电建(压缩空气储能主力,参与多个示范项目,技术工程化经验丰富);
派能科技(户用储能出海龙头,海外市场拓展快,适配分布式能源场景)。
![]()
(4)消费升级与民生赛道
<1>服务消费(养老 + 文旅 + 医疗):消费政策从 “全面促进” 转向 “大力提振”,服务消费是扩容提质重点,老龄化与消费升级双驱动。
代表个股:
奥园美谷(养老地产 + 社区养老机构布局广,适老化改造政策受益);
鱼跃医疗(适老化医疗器械龙头,家用制氧机市占率第一,养老场景需求明确);
华大基因(基因测序龙头,无创产检市占率超 30%,消费医疗赛道扩容)。
![]()
<2>新型消费(智能家居 + 国货潮品):“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居住品质升级 + 文化自信推动新型消费场景爆发。
代表个股:
科沃斯(扫地机器人龙头,智能家居渗透率提升,技术迭代引领需求);
珀莱雅(国货美妆龙头,契合 “文化自信” 消费偏好,年轻化品牌策略成功);
宋城演艺(文旅复苏 + 沉浸式体验创新,后疫情时代消费场景扩容)。
![]()
(5)绿色经济与安全保障赛道
<1>智能电网(特高压 + 柔性直流):新能源消纳需求推动电网升级,投资规模年均增长 15%,智能化、低碳化是方向。
代表个股:
国电南瑞(特高压设备 + 电网信息化龙头,电力数字化转型核心供应商);
许继电气(柔性直流设备主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直接受益);
国网信通(电网信息化服务龙头,能源数字化订单增长明确)。
![]()
<2>央企战略赛道(军工 + 深海 + 数字经济):央企 “十五五” 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安全保障、全球布局领域发挥主导作用,此外要注意,政府事业单位、央企托管研究所的资产的改制!
代表个股:
成飞集成(无人机机身制造龙头,军工新势力核心标的,订单排产至 2026 年);
海油工程(全球最大 FPSO 运营商,深海油气开采技术突破,海外订单占比超 40%);
中科曙光(国产算力服务器龙头,政务云市占率第一,数字经济底座核心)。
中航机载(中航系38家核心研究所均在其托管之下,2026资产注入预期)
![]()
不过,请各位也要看看估值和价格,有很多标的可能已经是预期价格透支了,投资时需结合 “真订单、真业绩、真政策” 三大标准,筛选具备持续增长能力的标的。
当然,所有的利好,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推动,需要大量的债务投入,所以银行的钱会越来越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